改良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6例体会
2014-03-10孙喜山房玉轩李建明
孙喜山,房玉轩,李建明,侯 勇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骨科,河北秦皇岛 066100)
改良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6例体会
孙喜山,房玉轩,李建明,侯 勇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骨科,河北秦皇岛 066100)
皮肤缺损;浅动脉皮瓣;手部
自2005年3月-2011年3月,我们对传统旋髂浅动脉皮瓣进行改进,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9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8岁。皮肤缺损原因:电刨伤13例,烧伤疤痕5例,砸伤3例,车祸伤2例,皮肤结核2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皮肤缺损部位:手掌11例,手背7例,虎口3例,手背加虎口5例。皮肤缺损7.0cm×10cm-11.5cm×14cm大小。
1.2 手术方法 术前彩超检查供区血运情况,全麻下手术。先依据测量受区皮肤缺损部位、大小、形状设计传统旋髂浅动脉皮瓣为主要供给皮瓣,在主要供给皮瓣蒂部两侧各设计一梯形的辅助皮瓣,蒂部与主要供给皮瓣相对,用以修复虎口缺损、封闭皮瓣蒂部或供区缺损,使皮瓣外观平整,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用于手掌或手背创面,修复辅助皮瓣远端与受区近侧缝合。如图1-2,切口经M点行至G1、G2之间,再行至F1、F2之间,再行至A1、A2之间,再行至B1、B2之间,再行至C1、C2之间,再行至N点,于适当层次分离,掀起以C2G2之间软组织为蒂的主要皮瓣和分别以M F1、N B1之间软组织为蒂的辅助皮瓣,切除辅助皮瓣边缘的猫耳朵。M点与G2点缝合,N点与C2点缝合,C1与G1缝合,B1与F1缝合,这样掀起主要皮瓣后遗留的创面便得以封闭。
图1 黑三角示切除的猫耳朵
图2 黑色长方形代表掀起的主要皮瓣
2 结果
本组26例中,受区局部伤口裂开1例、皮瓣供区局部伤口裂开3例,其中皮瓣边缘坏死1例,经早期扩创缝合后愈合,其余22例供受区均顺利愈合。
3 讨论
不满和纠纷。因此,有必要对皮瓣成形手术进行适当改进,以减少反复换药带给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工作量,降低感染和坏死的发生率,获得平整的外观,以免再次手术整形。
笔者依据术前彩超检查所见供区血运,在主要供给皮瓣两侧各设计一个梯形的辅助皮瓣,用以修复虎口缺损供区缺损;其蒂部与主要供给皮瓣相对,长宽比例为1:1,血运有可靠的保证;无虎口缺损时,两个辅助皮瓣远端宽度之和约等于主要供给皮瓣蒂部,封闭皮瓣蒂部或使皮瓣外观平整。在上述皮瓣周围进行广泛的皮下分离,一般中型皮瓣可以在无张力下直接缝合。
改良皮瓣的优点:(1)修复手掌、手背伴有虎口缺损时,血运较传统皮瓣更可靠。(2)术后渗出少,人均换药次数由8.5次减少到4.3次;由于供受区之间有较长且封闭的“蒂”,换药时病人痛苦少,医生操作便捷。(3)创面一次性封闭,局部无感染。(4)皮瓣设计和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取皮、植皮,封闭蒂部,因此,可缩短手术时间。(5)通过辅助皮瓣将张力分散,供区平整,晚期疤痕较小。(6)患肢有较大的自由度,术后肩、肘关节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肩、肘关节疼痛、僵硬。
本组1例术后7天皮瓣受区局部2cm伤口裂开1cm,原因为清创未达到受区健康皮肤,并与功能锻炼牵扯皮瓣有关;3例术后6-9天皮瓣供区局部2-3cm伤口裂开1-1.5cm,均发生于初期经验不足,为皮下游离减张不够和1号缝合线较细所致,后经广泛皮下游离减张和采用4号线缝合未发生裂开,上述4例经扩创缝合顺利愈合。
[1]黎洪棉,高建华,梁自乾.应用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设计腹部轴型皮瓣修复手腕部深度创面[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6):353-354.
R622
B
1004-6879(2014)01-0074-02
201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