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传播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分析
2014-03-10彭莹辉刘立成叶梦姝
彭莹辉,刘立成,叶梦姝,辛 源
(1.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2.湖北省气象局,武汉 430074)
传统气象是指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现代气象则可以理解为在大气圈、海洋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所组成的地球环境系统中,大气现象、大气行为和系统内部各成员间所达到的一种缓变平衡态及其变化的集合。
气象信息传播是根据公众和行业生产的需要,由气象部门主导,通过大众媒体等媒介对天气预报、天气预警、气候变化等实用性、服务性、指导性气象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气象信息传播可分为通过媒体进行的大众传播、通过社交活动进行的人际传播、在科学共同体或政府主管部门内部进行的专业或行业的组织传播。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之外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1]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用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引导社会事务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管理包括建立社会秩序,健全社会结构,调节社会利益,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等等一系列活动与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从广义上而言,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其主体是多元化的,其形式是多样化的。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下,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发展规律、理念和规范的指引下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形成更和谐的社会秩序,产生更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着重围绕气象信息传播中大众媒体传播参与气象社会管理的路径进行相关探索。
一、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与气象信息传播
作为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气象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气象相关公共事务、从事气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管理。从政府层面看,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在现行体制下,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的主体是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中国气象局和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管理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和社会化手段等,如执行法律和政策,制定规划和标准,发放行政许可,实施行政处罚,执行行政复议,采取行政监督检查和开展气象科普等;管理目的是维护气象活动秩序,统筹气象资源配置,使气象服务能够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2]
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政府利用各种公共资源,行使公共权力,向各级政府、生产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气象技术等,满足公众或某一群体的需求。相对于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强调对社会气象事务的治理与协调、对气象资源的统筹配置,以维护气象活动的正常秩序,提升气象活动的整体效率。
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对气象服务的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大背景下,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攀升,气象服务也在迅猛发展之中,可以预言,在未来,对气象服务相关市场主体及其活动的管理必将成为气象社会管理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均等化是气象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气象社会管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统筹配置气象资源,保障气象活动有序开展,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能力,以便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3]
因此,正确处理好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既要寓气象社会管理于有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之中,又要通过有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促进气象社会管理。
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党和政府对气象部门的第一要求,也是公众对气象部门的第一需求,更是气象部门的第一职责,是实施社会管理的“硬”支撑。气象信息传播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公共气象服务,除了需要保证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以外,还必须能让用户正确地接收、理解和相信气象信息,按照气象信息安排自己的活动。当前,气象社会管理的工作与成绩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在气象信息的源头监管、传播掌控、收集研判等方面有所欠缺。气象信息传播与气象社会管理创新密切相关,气象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至关重要。
二、气象信息传播参与气象社会管理
(一)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
当前,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传播媒介多样化。从单一传统媒介即报纸、广播、电视等向新媒介即手机、网络融合转化。第二,传播内容广泛化。当代新闻事业日益发达,气象信息在新闻媒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广泛,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景观、气象科普、气象保健养生等内容层出不穷。第三,传播主体专业化。气象信息的处理和发布,主要依托各级气象部门,因此具有一定的官方性和权威性。第四,传播客体主动化。目前,气象信息传播既有大众传播的特性,又有向小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气象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监管难度加大。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高度自由的时代,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谓“瞬息万变”。网络时代,传播的特征之一是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共存,其中,自媒体的传播大多是无过滤传播,或者是“后置过滤”式传播,这样的传播难免会产生误传和谣传。第二,对气象服务要求提高。公众希望增加沟通渠道,实现多元化、人性化的沟通,但气象部门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各种要求。第三,微博挑战性增强。气象信息传播早已进入微博时代,导致气象信息的传播时效性更强,发布权威性更高,信息内容更精简,信息之间的交互关系更深,传播范围拓展至全球。在主观上,要求提高气象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在客观上,要求促进气象信息与社会媒介的强强联合。
(二)气象信息传播在参与气象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认识问题。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新兴的自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导致气象信息传播媒介多样化,传播客体主动化。这些挑战会使气象信息的传播理念产生深刻变革,对此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2. 目标问题。气象信息传播参与气象社会管理,其核心是运用气象信息的传播主动影响气象机构或组织的外部环境,引导公众、竞争者、协作者的行动,从而实现气象机构或组织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将气象信息传播视为一种服务技巧或服务方式,而应当把气象信息的科学传播与气象事业发展的大目标结合起来,进而影响公众、竞争者、协作者对于气象机构或组织的行动。
3. 科学性问题。气象信息的核心价值在于气象信息的科学性,如何科学、准确、完整地传播气象信息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传播者不能肢解、歪曲、篡改权威气象部门的意见,这是树立气象信息传播者的权威形象的根本所在。但是另一方面,这并不等于说不能对气象信息加以解释。恰恰相反,气象信息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产品,它的效用价值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决策者(或使用者)对信息可能采取的决策措施。因此,传播者在传播气象信息的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气象信息提出对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合理化建议,使气象信息产生更大的效用和价值。只有科学地把握好上述两个方面,才能妥善处理好气象信息科学性的问题。
4. 方法问题。气象信息传播应跳出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代之以全新的传播引导方法;跳出习惯的行政干预形式,代之以先进的理念渗透方法;跳出传统的说教形式,代之以现代的科学普及方法。只有不断创新传播方法,才能大大提高气象信息传播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
5. 手段问题。新媒体、新技术更新了传播手段,利用微博、微信传播气象信息等新技术已经广泛参与社会管理。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海洋、偏远山区、牧区、农村等地区存在服务盲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气象信息、灾害信息的发布时效有待提高,3G等新媒体技术在气象信息传播中尚未得到应用推广,等等。
三、优化气象信息传播参与气象社会管理的路径
(一)创新理念:把气象信息传播作为气象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气象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1. 重视网络媒体,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探索气象信息的实时传播。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与日俱增,信息传播与接收将会越来越快捷。[4]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指气象信息从产生到告知公众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实践证明,气象信息一经制作完成,向公众提供的时间越早,速度越快,其现实价值就越大。当前,公众对气象信息尤其是气象灾害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气象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气象信息的实时传播方法。
2. 重视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消除气象信息传播的盲区。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到2015年,能够提前15—30分钟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超过90%。力争“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创新目标:通过气象信息传播影响公众、竞争者和协作者,实现气象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气象信息传播参与社会管理要实现目标创新,就要正确引导气象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平衡气象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与互动性,进而影响公众、竞争者和协作者的态度,使他们成为重要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广度和速度完全不同,政府部门如果在信息提供方面不作为,公众还有更多其他的信息渠道,特别是网络渠道。但是,网络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极易引发社会混乱。
1.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保证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等部门媒体的权威性,促进我国网络气象信息传播的法制化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然而,在微博、博客、论坛等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想要完全规范自媒体的气象信息发布行为,难度很大。因此,建议引导具有舆论影响力的气象人物(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气象播报员、高校与科研院所大气科学方面的专业学者、关注气象的公众人物等),使其成为气象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2. 发挥气象信息传播的功能与作用,做好非常态情况下特别是突发气象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这将直接体现气象部门信息公开的能力与水平。传统的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遵循“黄金24小时”法则,即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态的关键,否则政府将失去主动权,负面消息或失控言论就会呈指数式地扩散。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不断涌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进一步提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要求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给出权威性的信息。对于气象信息的传播而言,亦是如此。
3. 建立并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播的联动机制。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后,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层层贯彻落实,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长效机制日臻完善。鉴于各地气象灾害具有局地性、脆弱性和敏感性,气象防灾减灾要切实做到“报得准”“发得出”“看得懂”“用得上”,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三)创新手段:把握媒介融合趋势,整合气象信息传播的渠道
21世纪以来,各路媒体趋于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官方媒体平台与社会媒体平台的融合。
1.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在传统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是电视节目中的天气预报、报纸上的天气专栏以及广播中的天气播报。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通讯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使报刊等传统媒体摆脱了空间与介质的束缚。网络的整合功能使得以传统媒体为单一终点的传播链继续延伸,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实现实时互动,例如在电视或网络直播中,受众可以利用网络或手机实时发表评论,完成意见交流。此外,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如 “墨迹天气”,用户还可以随时上传天气图片,直观地传递实时天气情况。
2. 新媒体之间的结合。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有利于气象信息的传播。特别是3G甚至4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手机上网更加方便快捷,真正摆脱时空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目前,手机媒体不断整合其他媒体,更加凸显其互动性和便携性,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曾经是一个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整合其他媒体而形成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值得深度思考,该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3. 官方媒体平台与社会媒体平台的融合。对于气象信息传播来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融合是官方媒体平台与社会媒体平台的融合,如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就是成功范例之一。官方媒体平台是气象部门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虽然没有其他社会媒体的传播力大、覆盖面广,但是官方媒体平台由气象部门管理,主动性强。因此,要针对用户需求,统筹发布官方信息,系统总结重大天气服务中的经验。[5]同时,还应理性看待用户生产内容中的信息冗余、垃圾信息等,充分认识和挖掘其潜在价值,寻找合理的方式创建互动平台。
(四)创新方法:使用更加丰富的气象信息符号,提供亲民气象信息服务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气象信息传播需要充分了解大众的需求,适度、巧妙地引导大众的关注点,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生活信息,及时传递给大众。同时,了解大众的需求,发现大众的兴趣点,解答大众关心的气象问题,使大众与气象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气象信息传播的语言也应从单纯的官方语言向活泼的、多样的受众语言转变。
“分众效应”意味着在大众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不是一个毫无区别的整体,随着社会层次分化的进一步加快,受众群体更加多元化,社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应考虑受众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以需求为导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智能手机中的天气类应用软件如“Weatherwise”,已经将诸如“零下20℃,多云,偏北风2—3级”这样的气象数据转化成了可视的直观信息,在其界面上,有蓝天白云、风吹动风铃、电闪雷鸣或滴水成冰等各种图像作为传播气象信息的主要方式,数字等反而成为辅助说明。国内的天气类应用软件“墨迹天气”引入了相同的方法,用一个穿着羽绒服或T恤的卡通人物来形象地表达天气指数,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语言的使用上,含有人情味的提示比直接命令式、向下传达的口气好,更容易令人接受。例如,传播寒潮信息时,应提醒北方农村居民在室内烧煤取暖时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醒在外地的儿女给年老的父母打电话问候;提醒邻里之间关照独居的老人,以免天气剧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独居老人因无人关注出现意外,等等。
“换位思维”源自西方国家新闻发布策略中最惯用的“常人法”(Common man或plain folks)。其关键在于信息发布者使用老百姓的语言和面对面的日常说话方式(Everyday terms),大量采取“我们”的口气,让受众觉得宣传者和受众是一体的——宣传者的立场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立场和利益,主持人不是保持精英姿态而是大众姿态。目前国内很多气象节目也开始进行这些方面的尝试,如湖北荆州《气象垄上行》就说着地方方言,用独特的拉家常的亲切方式,将相关气象信息讲述给老百姓,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微博时代,传者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受者可随时“跟帖”,对信息发表意见,传者再进行回复,不同的受者也可相互交流意见,从而实现了微博关系的交互性,做到了真正的换位,也使得气象信息传播语言成为大众生活语言。
参考文献:
[1][2] 肖芳.气象社会管理内涵之我见[EB/OL]..
[3] 高学浩,姜海如.加强气象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研究[J].气象软科学,2011,(2):4-28.
[4] 矫梅燕.气象服务的新发展与新挑战[EB/OL]. http://news.163.com/10/0711/15/6BAQDLL5000146BC.html.
[5] 何孟洁.公共气象服务进入“微博”时代[N].中国气象报,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