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好教师”多重角色的质性分析——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

2014-03-10杨旭华仇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年21期
关键词:公民大学研究

● 杨旭华 仇勇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如是说。反观当下,大学高楼叠起,硬件鳞次栉比,但大师之身影却愈难寻觅。神圣高洁的大学殿堂上的种种景象令人扼腕叹息:教授不上讲台,评价非升即走,师霸充斥校园,科研就是王道,学生留洋过海,青教倍感迷惘……凡此种种,无不在拷问着大众越来越敏感的神经。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称职的乃至优秀和卓越的大学教师,到底需要具备何种要件,呈现怎样面貌,值得我们深思。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健康型组织与和谐型社会”的显著标志,为我们提供了透视大学教师行为的新视角,也让我们在审视大学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多重角色和身份有了更为深刻的洞悉。

一、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发展脉络

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Barnard(1938)关于“组织是合作意愿的联合体”中来,在其理论中强调了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的合作意愿,发掘员工的角色外行为,从而使得组织更好的运作。随后,Katz(1964)又提出了组织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员工的三类行为,分别是:员工必须致力于参与并留在组织中、员工以可靠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与职责、员工主动完成创新及超越工作要求而自发工作。其中的第三类行为,经过学者的不断研究变演化成了组织公民行为理论。Organ 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1988 年他正式将其表述为“在组织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但整体而言又能提升组织效能的行为”。此后,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被引入了教育领域的研究中。

在国外,Dipaola & Tschannen(2001)首先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后又将其表述为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即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表现的一种超越角色外的自愿帮助学生或同事的行为,进而其又探索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单维结构,并发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学校的组织氛围存在强相关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Somech(2000,2002, 2004,2007)、Oliver Christ(2003)、Rego(2007)又分别借鉴了不同的量表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开展了多次有意义的研究。在国内,谢佩鸳 (2000)、郑耀男(2003)、龙君伟(2006)、苏红(2007)、周国华(2009)、杨旭华(2011)等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层面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证检验。已有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周国华(2009)和杨旭华(2011)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两者评价视角和研究方法不甚相同。周国华(2009)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师自我评价的视角,得出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杨旭华(2011)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学生评价教师的视角,得出大学教师面向学生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八维结构。

综合分析,当前教育领域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多聚焦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此类分析可谓凤毛麟角。然而不同层面的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任务特征和胜任力要求相距甚远,大学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对象的宽泛化,使得对其的绩效评价一直众说纷纭。但无论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的工作属性探讨,我们都无法回避大学教师工作职责之外的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方式和表征特点,这个独特的视角将有利于我们探寻教师本体的价值所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和谐持久的内生发展。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均率先向受访者介绍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渊源和基本概念;然后结合工作实践,为受访教师呈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实际表现和具体表征;最后重点提示本研究只针对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不包括学校行政岗位的教师。在三个方面的解释之后,请受访者对其心目中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以往的具体工作介绍自身在组织公民行为方面的实际做法。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受访者反馈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具体表征和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受访对象

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济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51 所高校。共计有69 位大学教师给予了我们有效的反馈,其中男教师32 人,女教师37 人;职称分布上,讲师16 人,副教授22 人,教授31 人;年龄分布上,35岁及以下的教师15 人,36-40 岁11 人,41-45 岁12 人,46-50 岁18 人,51 岁及以上的教师13 人;最高学历分布上,拥有博士学位的48 人,硕士学位的17 人,学士学位的4 人。

三、研究结论

对回收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并删除完全重复项,共计回收248 条关键行为事件。研究首先将248 条关键行为事件平均分给3 名博士研究生(其中2 人83 条,1 人82 条),要求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初步的筛选:首先,项目无歧义,内容清晰;其次,当一个关键事件中可能包涵两个事件时,将其进行拆解;第三,项目应不带有感情色彩,客观表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按照如上标准进行筛选和分析后,请3 位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对这些条目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了213 条描述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随后再将213 条目再次分给3 名博士研究生,各自对条目进行归类合并,最终汇总讨论,共计得到35 类大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

这35 类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复杂,并且部分条目出现频率较低,因此研究将频率出现较低或每个类别包含条目在2 个以下的类别进行了删除。最终,保留了14个维度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事件,并且借鉴樊景立研究所得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同心圆模型,按照指向个体、指向他人(进一步拆解成了指向学生和指向其它教师)、指向组织、指向社会的组织公民行为五类指向进行了二次归类,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和事件

(续)表1 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和事件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以上针对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事件分析,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探寻和回答“大学好教师的标准”这一命题,研究认为一个大学好教师在做好自身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还应当充分有效地诠释以下六种角色:

其一,与时俱进的知识传授者。大学教师是一个高知群体,同时又肩负着未来精英的教育重任。知识传授属于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好”的知识传授的标准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研究发现,“好”的标准之一就是需要“与时俱进,渠道多元”。除了自身不断完成的知识更新和创造之外,在知识传授的方法、渠道上需要和青年学子保持同步。根据研究结果,部分教师已走在这一前列,利用新兴媒介(微博、学生论坛)等多元渠道,通过更为快捷和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情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

其二,循循善诱的职业规划者。大学生活需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身份转化,大学教师自然也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成为一名循循善诱的职业规划师责无旁贷。研究发现,在众多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表征中,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条目最多,足见这一角色的分量之重,而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与全面发展也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追求的终极所在。

其三,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者。传统意义上认为,与中小学教师“父母式”的教育相比,大学教师“放羊式”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弱,其实不然。研究发现,在大学这个强调“多元化学习”的场所,大学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依然非常重要,只是影响方式逐渐从“口头表达”转为“言传身教”。大学教师的潜移默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教师的自身修为、学术道德、公益行动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可谓悠远流长,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公民意识。

其四,多元开放的经验分享者。古人言“文人相轻”,意在表达知识分子之间互相轻视,难以合作。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真诚开放的经验分享者。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希望老师可以提供助其就业、考研、出国以及生活方面的经验,同事之间也希望彼此可以分享研究心得和教学体会。经验分享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出更多灵感,碰撞出更多火花,也会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层次心灵沟通和多方位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彼此知识、思想、情感和境界的更好融合,这也是实现教育质量改善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

其五,豁达开朗的组织维护者。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差异,大学教师岗位可以划分为教学科研序列和行政管理序列两大类。通常情况下,本次研究的对象,即教学科研序列的教师没有硬性的坐班要求,组织融合性和归属感也相对较弱,相对而言,更忠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而非组织和学校。研究显示,一个大学好教师的标准之一就是既需要对组织进行正向传播,提升组织形象,也需要积极维护组织的和谐氛围,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更需要响应组织号召,参与组织活动,发表建设意见,提升组织效能,进而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和互为促进。

其六,热心公益的社会领航者。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大学教师的工作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多的衔接与融合,既要做好在校学生教育的本职工作,还要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社会辐射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金融市场与职业修炼、古典文化与经典传播等众多领域,大学教师的身影比比皆是,他们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发表观点、进言献策,身体力行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与此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社会慈善和社会互助,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不言而喻。研究显示,公众心目中的“大学好教师”不仅要心系学生,也要胸怀民众;既要熏陶在书斋里,也要修炼于社会中。

综上,大学之大,大师尤为重要。“大学好教师”的评价需要从多面视角、多个主体、多种维度和多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认为大学教师需要有效诠释的六种角色为:与时俱进的知识传授者、循循善诱的职业规划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者、多元开放的经验分享者、豁达开朗的组织维护者、热心公益的社会领航者,相信这将有助于教师素质的完善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进步。

1. Dipaola M, Hoy W K.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of faculty and achieve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 High School Journal, 2005, 88(3): 35–44.

2. Somech A, Ron I.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7, 43(1): 38–66.

3. Christ O, van Dick R, Wagner U, Stellmacher J. When teachers go the extra mile: foci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mong school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73(3): 329–341.

4. Rego, A, Pereira, H, Fernandes, C, & Heredia, M. Comportamientos de ciuadanía docente, motivacíon ydesempeno academico. RevistaLatinoamericana de Psicología, 2007, 39(2): 253–268.

5. 谢佩鸳:校长领导作风、上下关系品质及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 年。

6. 郑耀男:《国民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之影响模式》,载《台湾师大学报》,2003 年第49 卷,第59 页。

7. 龙君伟、曹科岩:《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载《心理科学》,2006 年第4 期,第874–877 页。

8. 苏红:《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内涵与结构》,载《教育科学》,2007 年第5 期,第38–42 页。

9. 周国华等:《“谁是大学好教师”——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特点的实证研究》,载《教师教育研究》,2009 年第4 期,第71–75 页。

10. 杨旭华:《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与特点探析——基于学生评价的视角》,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 年第6 期,第35–42 页。

猜你喜欢

公民大学研究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