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昌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撷粹

2014-03-09赵龙波文明昌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虫类凉血顽固性

赵龙波,文明昌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黔南州中医院,贵州 黔南 558000)



文明昌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撷粹

赵龙波1,文明昌2*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黔南州中医院,贵州 黔南 558000)

虫类药物为临床常用药物,贵州省名中医文明昌教授认为虫类药物应用于皮肤科疾病具有搜风剔络、脱敏止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等独特作用,将其应用于银屑病、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性湿疹疾病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对文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经验作简要探讨。

虫类药;皮肤病;文明昌

虫类药特指昆虫类药物,多为节肢动物种和环节动物种昆虫纲中某些具有治疗作用的动物加工炮制而成,是祖国传统医药学中动物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昌教授是贵州省首届名中医,从医近三十余年,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其运用虫类药治疗皮肤顽症,常获佳效。现将其使用虫类药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1 善用虫药,搜风通络

古人早有“虫类搜风”之说。虫类药物或善疏土、或善游水、或善爬行,对风邪致病经久不愈者,唯虫类能达病所。叶天士曰“风邪留于经络,须以虫蚁搜剔”,虫性善行走攻窜、通达经络、搜风剔骨,远胜草木之性,故临床每多用之。熊晓刚以乌梢蛇、露蜂房、全蝎治疗白疕,取虫药祛风止痒、善行之性入络解毒,直捣病所,常获佳效[1]。文教授擅长应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皮肤病,对虫类药有深入的研究。如治疗银屑病,症见瘙痒难忍,皮损色淡,皮疹部分消退,鳞屑较多,伴口干,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辨证:血虚风燥。素体热毒内蕴,热久灼伤阴血,阴血伤则内风自起。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治则:凉血补血,搜风通络。予外洗方:虎杖40g、千里光30g、地肤子20g、蛇床子20g、苦参20g、乌梢蛇15g、僵蚕15g、野菊花15g、公英15g、地丁15g。内服处方:生地黄15g、当归10g、赤芍15g、槐花15g、紫草15g、白术20g、半枝莲15g、全蝎3g、乌梢蛇10g、白茅根15g、甘草10g、牡丹皮10g、连翘10g。日1剂,水煎服。守方加减治疗2月余,皮损全消,临床治愈。

2 脱敏止痒、凉血祛风

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虫类药物性善走窜,多具有良好脱敏止痒功能,文师常用乌梢蛇、地龙、白僵蚕、蝉蜕等药治疗因风邪而致的皮肤瘙痒。如治疗顽固性荨麻疹,证属内有湿热,外感风邪者,常于凉血消风散(赤芍15g、生地15g、丹皮10g、当归10g、生石膏20g、知母15g、荆芥10g、白蒺藜10g、甘草6g)中加用乌梢蛇15g、刺猬皮6g、地龙10g、白僵蚕10g、蝉蜕10g。方中用乌梢蛇、地龙、白僵蚕清热祛风、通络止痒,刺猬皮凉血活血、解毒止痒,两药合用有祛外风,熄内风,外透皮毛,内达脏腑之功;赤芍、生地、丹皮、当归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苦参清热解毒燥湿;荆芥、白蒺藜疏风清热、透疹止痒;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便热得清,风得散,疹消而痒止。此外本方对皮肤过敏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均有较好疗效。

3 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对于顽固性疼痛,则往往需要配用虫类药物。临床上,文师对顽固性皮肤病的辨证认为痰、瘀二大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动物试验证实全蝎、蜈蚣、蝉蜕、僵蚕、土鳖虫均有镇痛作用。有学者[2]报道全蝎对中枢镇痛作用强于吗啡。文教授认为,凡疼痛日久的顽固疼痛多有痰瘀互结之势,仅用花草有时难以见效,常需虫蚁搜剔之品以穿透筋骨,通达经络,破瘀消坚。如带状疱疹经治疗后虽然疱疹消失,火毒湿邪被折,但“瘀”和“虚”尚存,气虚血瘀,是蕴成后遗疼痛症的主要病因。针对本虚标实的病机确立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解痉缓急镇痛法。文教授治一张姓老妇,于外院曾用干扰素、阿昔洛韦、加巴喷丁、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后疱疹消失,但后遗疼痛症,呈阵发性疼痛,痛则掣痛难忍,病来坐卧不安,纳食不香,神疲乏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查舌淡紫,有瘀点,苔淡白,脉沉弦而细。诊为气虚血瘀、脉络阻滞不通而发为疼痛。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化痰。予中药研末外敷方:豨莶草15g、地龙10g、细辛6g、虎杖15g、大黄10g、乌梢蛇10g、蜈蚣1条、冰片6g。3剂,上药研末,取适量温开水调涂患处,每天2次,每次1h。内服处方:黄芪60g,当归20g,赤芍20g,桃仁、红花、僵蚕各10g,乳香、没药各15g,胆南星、瓜蒌根、地龙、甘草、蝉衣各10g、全蝎5g。内服、外涂上方3日后疼痛大减,原内服方再进5剂而获痊愈。

4 蠲除顽疾,解毒为要

顽固性湿疹,中医名“湿疮”,在《杨氏家藏方》一书的治疗方剂中,常选用白花蛇、地龙、白僵蚕等药加减,对后世有较大影响。陈建宏等[3]在治疗上多从湿毒立论,认为湿毒内蕴、缠绵纠结是顽固性湿疹原因,认为草木之品对此等顽疾每有药不胜毒之虞。文教授认为顽固性湿疹一般发病时间较长,且易反复,久病化毒,毒邪蕴结不解,故毒邪宜分解,让邪有去路,最终使经毒内消外散。对于顽固性湿疹,予自拟湿疹方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内服药方组成:土大黄15g、土茯苓15g、地龙10g、乌梢蛇10g、蜈蚣1条、蝉蜕10g、苦参1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生地10g、丹皮10g、生甘草10g。方中土大黄、土茯苓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文教授在临床多年运用中,发现其为治疗顽固性湿疹妙药;乌梢蛇、蜈蚣以祛风通络解毒为主,本病顽毒深遏肌腠,为害甚烈,非此二药难以奏效;地龙通络利尿、引热毒从小便出;蝉蜕散风清热;白鲜皮及地肤子性味苦寒,为利湿止痒要药;生地、赤芍、丹皮则为凉血活血解毒;苦参苦寒,为燥湿止痒之品;甘草调和诸药,兼能解毒。外洗方:乌梢蛇20g、露蜂房30g、虎杖40g、千里光30g、地肤子20g、蛇床子20g、苦参20g、僵蚕15g、野菊花15g、公英15g、地丁15g、生甘草10g。此外文教授注重预防,对于过敏体质患者,少用或慎用虫类药物,或使用时加用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如:徐长卿、地肤子、白鲜皮、蝉衣等,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5 结语

文教授在使用虫类药时,认为虫类药物外用可直达病所、副作用少。重视药物外用治疗顽固性皮肤病,虫类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历史悠久,用之得当,疗效显著。因此,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以便为临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熊晓刚.虫类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1,32(1):47.

[2] 张乔,赵文静,旺建伟.蝎毒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23(2):26-28.

[3] 陈建宏,王欣,禤国维.禤国维教授运用皮肤解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经验撷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131-13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8-14

赵龙波(1987-),男,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皮肤性病。

文明昌(1954-),男,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皮肤性病。

R751

A

1673-2197(2014)23-0037-01

猜你喜欢

虫类凉血顽固性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虫类药在腰痛宁胶囊中的应用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