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4-03-08程桂华许小龙吴浙君
程桂华,许小龙,吴浙君
(1余杭区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1100;2兰溪市人民医院 设备动力科,浙江 兰溪 3211003;3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设备科,浙江 杭州 311100)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参数监护仪已成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必备手段。作为一种医用电子产品,多参数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也必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快速解决或提前防备问题的发生,这样才不会影响到临床科室的正常使用,使诊疗工作有序地进行。
1 心电监护部分的问题
1.1 无心电波形
该问题常由于是心电导联线断、监护仪的导联选择和波形设置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引起。对于心电导联线断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使用前仔细检查心电导联线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更换导联线。导联选择和波形设置不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给患者上心电监护时仔细查看仪器内部设置,看是否符合该患者的监护要求,以确保监护值的准确性。同时建议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化培训,熟悉操作方法。
1.2 心电干扰大
这些干扰常由接触性、外部干扰及屏蔽接地等原因引起。对于接触性的问题,首先要检查导联线的质量,导联线长期使用导致屏蔽层损伤,屏蔽效果下降,造成干扰;电极片是否变质过期;电极片安放在患者身上的位置是否正确;对皮肤是否进行过清洁处理,当病人皮肤干燥、角化层较厚、油脂和汗毛等异物较多、一次性电极的耦台剂变干、重复使用的电极的极化电压改变使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电阻增大,使心电图出现干扰;对于外部干扰问题,首先要排除其他医疗仪器对监护仪的干扰(如高频电刀、吸引器等),它们的使用有时会对心电信号产生较大影响;其次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对监护仪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扰,要求这些东西远离监护仪;还有就是电源的影响,对于屏蔽接地的问题,要确认医院的电源必须接真正的地线,由于监护仪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差,为减少或消除干扰,可为监护仪单独安装地线。
1.3 心率不稳定
常由电极片性能不好、在与人体接触部位未清洁或处理不彻底、电极接触不良、心电板产生故障等原因引起。建议更换使用性能质量好的电极片、重新清洁电极片与患者人体的接触面。对心电板故障,速联系维修部门维修。
2 部分血压测量的问题
2.1 无血压值
袖带过松或袖带与体表有厚物阻隔、血压管道长而且软容易打结或被别的物体夹住卡死、袖带漏气都可以引起测不出血压值。建议使用质量保证的袖带,挤出袖带中所有空气;袖带包扎应松紧合适;确保软管不扭结或卡死;对漏气的袖带可以直接更换乳胶橡皮袋。启动血压测量功能后,气泵能正常工作,但放气失败导致测不出血压,可以打开机器外壳,在血压板上有两根硅胶管各接一只阀,其中一只是快放阀,一只慢放阀。由于慢放阀管径很细,很容易堵塞,建议用细的针灸针疏通,或更换慢放阀。
2.2 测量血压值不准
袖带与心脏水平位置有高度差、袖带大小不合适、袖带漏气、与袖带连接的管道接头漏气都会引起血压测量值不准。建议患者测量时袖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成人和儿童),防止外部作用力影响;经常检查气囊软管及连接头等防止漏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设置报警上、下限,以防止测不到患者实际血压值,而促使仪器经常性报警。
3 部分血氧饱和度测量时的问题
3.1 无血氧值或波形不稳定
血氧饱和度的测试原理是由设备驱动血氧传感器的发光二极管LED发光,通过人体组织,再由血氧传感器的光敏二极管PD接收光信号传输到设备中。探头传感器由发射和接受两部分组成。
测量时无血氧值或波形不稳定的问题常因患者过于躁动、血氧传感器位置不正确、肢体温度过低或末稍循环太差、指甲涂有指甲油、在同侧手臂测量血压、周围光线太强等原因引起。建议让病人保持稳定;把血氧传感器放在病人手指的适当位置,探头线应置手背 (指甲面朝上);注意肢体保温;去除指甲油;不要将血氧传感器放在缚有血压袖带的肢体上,以免在测血压时袖带充气压迫手臂影响血氧测量;应在非强光下使用,如果不可避免时,可用不透光的布料遮住血氧接头。
3.2 应正确维护血氧传感器
血氧传感器不可以进行高压消毒,也不可以浸泡在消毒液中,可以用医用酒精棉球或软布擦拭其外表、发光管和接收器件;对传感器和电缆要轻拿轻放,保护传感器及电缆不被尖锐的物体损伤。当传感器安装到监护仪上时,应仔细对准血氧插头的定位槽,避免电缆插头内的插针变形或损坏。合理选用指套传感器,注意保证血氧探头质量。
4 结语
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如能注意这些问题,提前将存在的不利因素去除,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仪器,同时也避免了故障的发生。
[1]黄德生,王宏春.迈瑞PM9000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8):92-93.
[2]张江波.多参数监护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1,7(3):31-36.
[3]程自峰,韦哲.医用多参数监护仪的基本原理及使用[J].常规医疗装备,2005,4(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