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整洁度持续改善分析构建基层人民币流通管理的长效机制
——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

2014-03-07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抚松县面额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山 134300)

从整洁度持续改善分析构建基层人民币流通管理的长效机制
——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山 134300)

近年来,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了市场上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较好地维护了人民币的形象。近期,笔者以抚松县为例,对县域人民币整洁度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随着人民币净投放量及回笼量的持续放大,县域流通市场人民币残损率逐年降低,人民币整洁度逐年提高。但是受公众保护意识、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以及人民币流通管理力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县域人民币流通市场仍存在小面额整洁度较低,残损券回笼渠道不畅等一些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抚松县域人民币流通状况

(一)人民币整洁度提高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白山中支精心组织下,抚松县支行立足区域实际,提出了短期内实现“总量满足、结构合理、票面整洁、持有者放心”的货币金银工作目标,通过在区域推进人民币“网格化”管理净化工程,逐步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广大居民自主参与的人民币净化工程长效机制。目前,从抚松县2008-2013年货币流通情况来看(见下图),抚松县人民币流通市场市场现金供应逐年放大,资金充足,满足了社会基本需求,随着现金净投放量的逐年放大,抚松县人民币综合残损率呈线性下降,人民币整洁度逐年提高。

一是县域实现了人民币投放回笼“双增长”,实现了流通领域的“零投诉”。自人民币净化工程推行以来,抚松县人民币投放、回笼量均实现大幅增长。以2013年为例,抚松县全年发行基金投放同比增加4.09亿元,增长13.09%;回笼同比增加3.36亿元,增长21.84%;净投放同比增加1.14亿元,增长7.39%。净投放的增加使得市场流通中人民币残损率同比下降了1.81个百分点,流通中小面额人民币破旧的状况也得到较大改观。同时,抚松县实现了近五年来人民币流通领域的“零投诉”。

图1 抚松县2008-2013年货币流通情况

二是实现全辖各银行营业网点残损人民币兑换窗口的“全覆盖”。经过人民银行统一标识、统一规范服务范围,全县现有63个营业网点全部实现了兑换专用窗口“落户”,为全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就近办理大、小票兑换调剂业务提供便利。据统计,自“小面额现金主办银行制度”实施以来,抚松县15家小面额现金主办网点共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6,874笔,金额132.9万元。按照人民银行白山中支的统一部署,截至2013年末,抚松县所有银行网点全部实现“人民币调剂兑换业务”“全覆盖”的业务目标。

三是实现了人民币调剂兑换业务“零等待”。全县各金融机构根据营业网点周边客户群体用现结构,不断加大各营业网点的小面额人民币备付数量,着力做好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商场等的小面额供应、兑换工作。由于设定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同时在人民币调剂兑换场所采取适当的业务监督,商业银行开展客户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和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实现了“零等待”。

四是实现人民币兑换服务“零盲区”。在人民银行的督导、检查下,辖内各机构自觉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有益探索,目前,抚松县上门开展零钞回收、电话预约兑换零钞、重点单位与市场零钞定点直投回笼工作等已经在全辖各机构间常态化开展。同时,利用业务宣传之机现场开展零钞兑换、专门组建成立小面额兑换小组等活动也已在县域多个机构推广开展。目前,全县人民币兑换服务实现了“零盲区”。

(二)县域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仍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低于大面额人民币整洁度。从随机抽取的居民流通人民币调查样本看,100元券中有7.1%达不到流通标准;50元券中有8.4%达不到流通标准;20元券中有9.6%达不到流通标准;10元券中有10.3%达不到流通标准;5元券中有15.3%达不到流通标准;1元券中有26.6%达不到流通标准。从抽样情况看,流通中的小面额纸币整洁度差,且币种越小整洁度越差。二是不同的区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农村流通人民币整洁度明显低于城镇,抚松县市场经济活跃的松江河镇明显低于县城,特别是10元及以下小额纸币残损率明显偏高。三是人民币的整洁度在不同行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零售行业残损券所占比例高出服务行业,集贸市场残损券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行业。四是从小面额残损币的回笼情况看,发行基金投放量逐年增加,但小面额残损币的回笼数量不增反降。以抚松县为例,截至2013年末,抚松县回笼小面额残损币为3,860万元,同比减少846万元,减少17.97%。

二、当前基层人民币整洁度持续提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居民缺乏一个良好的人民币保护意识

提高人民币整洁度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少数公众对爱护人民币认识不够,也是制约基层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由于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交易往往都需要小面额人民币,从而造成小面额人民币使用频繁,损耗严重。公众对残损人民币标准心中并无概念,只要拿到手上的钞票不缺、不残,都能坦然接受,大部分居民抱着“大面额存入银行、小面额留用找零”的想法,不能及时将残损的小面额纸币存入银行,也影响了流通中小面额人民币的整洁度。提高人民币整洁度作为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爱护人民币的宣传、打击故意损坏人民币的行为,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效难度相当大。

(二)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整洁度提高的积极性不高

一是人力、资金压力较大。近年来,商业银行现金清分的压力一年比一年重。加之人民币现金回笼成本逐年加大,商业银行调拨资金压力倍增。以抚松中行为例,距离抚松中行最远的白河营业网点,每次上缴残损币都要花费高达3,000元的押运成本,过高的成本使商业银行人为减少了上缴次数。二是商业银行临柜人员挑残压力也越来越大。以抚松县为例,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人民币“网格化”管理分解到本系统各营业网点,再将残损人民币兑换及反假任务下达给每个临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任务到点,责任到人。目前,现在各金融机构都实行柜员制,柜员日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现金收付业务,对收入的大量现金不能及时挑剔和整点,由于残损币兑换量的逐年加大,为完成任务,个别网点甚至出现了柜员人为做旧人民币上缴的现象。

(三)人民币流通净化渠道不畅

一是小面额残损币回笼少。调查发现,各商业银行小面额人民币回笼情况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客户前来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基本上是大面额人民币,除了从事经营的商户外,导致小面额人民币无法通过银行得以更新,群众使用的小面额人民币很少有人拿来银行存入或兑换。二是残损纸币入库标准高,减缓了回笼进度。由于残损纸币破损度高,在回笼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按央行破损币入库的标准执行,难度较大,也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致使残损币整理回笼进度不及时。三是为了能及时清分、整点现金,不超库存限额,商业银行临柜人员工作人员刻意不动用库存的完整券而以当天的回笼券对外支付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未经挑剔的残损券又重新流入市场。四是存在金融机构小面额现金压库现象。近年来,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小面额人民币的投放力度,但是在实际投放支付过程,客户基本上不接受小面额人民币,这必然导致各家商业银行由于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困难而增加的库存,以抚松联社营业部为例,仅拾元票面人民币日均库存就达到35万元。为减少库存压力,经常出现委托客户将小面额人民币存入其他银行的现象,以致小面额人民币在金融机构之间流通较多,反之市场上流通较少。

三、对构建人民币流通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1.强化群众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爱护人民币的社会意识。人民银行要联合辖内金融机构,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普及公众人民币知识,增强群众爱护人民币的公众意识,使社会公众了解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法定职责,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风气。基层央行要大力推广银行卡、网上银行等非现金支付业务;商业银行要提供各种简便结算工具,方便不同的企业和个人使用,积极改善支付流通环节和方式,不断提高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现金流通量下降,以此来不断的提高人民币的整洁度。

2.建立人民币券别结构与整洁度监测调控的长效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回笼比例。一是基层央行应建立科学的货币投放监测调控机制, 及时掌握辖区人民币市场流通结构需求,主动调整不同券别的发行投放力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市场现钞流通和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货币投放、回笼计划,做到投放有序,分布均衡,灵活调剂,确保各券别人民币都能合理及时的投放到社会。二是创新人民币流通机制,规定各券别投放回笼比例。在发行库办理业务时,以制度性要求科学合理搭配券别,使流通中各券别人民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形成新旧人民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小面额新币投放和残币回笼比例,基层央行定期检查其小面额货币的库存情况,审核其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回笼比例是否符合规定,逐步实现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信息合理搭配券别,增强基层央行对人民币券别结构和整洁度的调控能力。

3.建立人民币流通管理长效机制,突破传统意识层面的业务约束。一是督促金融机构围绕客户的需求创新现金流通服务,推动金融业自律规则的建设,认真做好小面额票币和残损币的兑换、回收工作,净化货币流通市场。二是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管理两种手段,督促商业银行履行人民币流通服务中的净化作用,解决商业银行人民币流通服务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基层央行定期检查其小面额的库存情况,保证投放于商业银行的小面额新钞真正进入市场,加快旧钞的回笼,对拒收残损币的营业网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厉处罚。三是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发智能设备,提高残损券回笼机械速度。增加营业网点验钞机的功能,增添清分机性能,在验钞清点的同时将完整券和残币自动分开,实现清分整点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营业网点通过自助设备向客户提供小面额人民币自助兑换和存取业务,这既可以减轻商业银行临柜人员工作压力,又可以方便群众节约时间。

4.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切实解决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问题。一是加大残损币回笼力度,创建科学可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纳入绩效考核,对在残损人民币兑换方面成绩突出的商业银行,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二是健全商业银行有关净化流通人民币工作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定期举办人民币挑剔、兑换标准知识培训班,使临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提高操作技能。三是聘请人民币管理义务监督员,将非现场监管延伸到社会监督。对发现对外支付残缺污损人民币或群众举报有对外支付残缺污损人民币情况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切实把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何昆烨)

课题主持人:杨 屹

课题组成员:邢立新,仲明武

执 笔 人:仲明武

猜你喜欢

抚松县面额流通
抚松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抚松县书法家协会作品展示
歌颂盛世 舞动参乡
——抚松县元旦文艺晚会激情开演
2016年10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农发行抚松县支行5亿元贷款支持棚改
2016年9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8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6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