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状况的再思考※
2014-03-07白亮亮张媛媛王丽丹
白亮亮 张媛媛 王丽丹 王 陶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0032)
高校学风建设状况的再思考※
白亮亮 张媛媛 王丽丹 王 陶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0032)
学风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1]。可以说,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习之风,教学之风、学术之风,说到底就是学校的办学之风。它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升华出来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全体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学术思想、办学理念和思想方法。笔者通过对某高校部分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了该校学风概况,对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思考剖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高校;学风;建设
笔者长期关注某高校学风建设状况[2],对部分学生分别在大学三年级和毕业前夕做了学风状况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见表1。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对比的基础上,认为某高校学风状况比较稳定、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
1 总体情况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的态度。从表2可见,学生中绝大多数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有过半的学生明确表示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且数据呈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了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对自身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中发现,对自己努力程度满意的学生占57.14%,说明日常学习主动性一般,从毕业前上升的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自认为应该更努力一些,但为时已晚,如何增加在校期间的学习自主性值得思考。
表1 调查基本情况(n,%)
表2 学习目标及态度情况(%)
在看到以上较为乐观的情况的同时,对学风建设中显现的突出问题不能忽视。本文着重讨论数据中反映的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在时间利用上不尽合理在对自己掌握空闲时间的分配上,三年级的调查显示,有29%的同学坦言自己仅在考试前上自习或从不上自习,有高达44.75%的学生选择“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看书”。课余时间多用来娱乐,从网络利用上来看,娱乐也是占了主要的,18.98%的学生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或者是聊天。
毕业班的调查显示,空闲时间分配有4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某一工作时能用上的专业技能”,显著高于三年级数据,虽然稍显功利,但显然是在为走向社会做着准备,值得肯定。
2.2课堂学习动力不足表3显示,学生上课缺勤的情况比较普遍,有52.38%的学生承认在调查学期内有不同程度的缺课情况,一方面因为学生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压力相对减轻,人一旦缺乏压力就容易失去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因近些年来娱乐场所的大大增加,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使得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沉溺于此。此外,仅有近6成的学生对听课效果满意,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动力不足,课堂效率不尽人意。
超过四成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准备考试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有近两成的同学认为有考试作弊现象。由于平时没有很好的复习,又怕考试过不了关而影响学业的完成,部分学生不得不在考场上铤而走险。显然,学生对待考试不严肃的态度急需得到积极引导,而考场纪律的加强必须依靠考试制度建设的长抓不懈。
表3 课堂学习及考试准备情况(%)
2.3学生对就业前景乐观但不看好专业前景三年级同学在回答“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看法”问题时,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学生占到55.10%,毕业班同学的回答则显得较谨慎,数据为51.75,总体来看学生对就业前景仍较乐观。
毕业班同学在回答对发展方向的想法时,高达36%的学生选择了“向外专业发展”,这样情况的出现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国家卫生部出台政策,禁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此项政策导致了部分小专业毕业生就业面更加狭窄,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是不可避免的。
3 对策和建议
3.1专业思想教育常抓不懈要教育学生,就业面相对狭窄,跟无法就业完全是两个概念。要破除“上了医科院校就必须上临床一线当医生”的传统错误观念,事实上,随着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网络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医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个专业都有用武之地,就业机会有很多,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同学继续在专业上发展下去。我们正处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的口号早已喊了出来,在本专业上发展绝不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学生端正认识,认识到不同专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避免陷入急功近利的思想,仅仅为了好工作、好待遇而学习[3]。
3.2继续提升教学水平我们身处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在快速发展,进而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4],某高校也在持续的探索,引导教师尝试开展“PBL教学”“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但尚未跟上学生的要求。
在师资力量上,10.51%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差或较差”,认为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缺少热情,与学生交流少,理论水平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都有待提高,授课质量不高,对学生学术上和学习方法上指导不足。要实现教学相长,必须保证授课质量。在教学这一环节上,通过教师在心理、道德、文化专业上的教育以及学校在学术、人文氛围上的营造,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才能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并在主流道德观的熏陶下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3.3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归属感团队精神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与组织成员的统一性和必须性,自觉以组织利益和目标为重,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
团队精神是所有成员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的整合,在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通过不同方式体现出来。其精神内涵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所形成的共识,良好的团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5]。社会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人员使用的重要指标。
4 小结
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大学校园精神的最生动的体现。社会风气对校园的浸染无处不在。现实中名利的刺激,学门外机会的呼唤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安坐象牙塔,难以以“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为目标规范自己[6]。学风其实是社会风气在校园中的一种反映,学风建设不仅是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同时也是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学风建设须着力于主体,并最终由主体表现出来,如果主体的观念不回到正确的标准上,学生作为主体不发挥主动性,提高自制力,那么,学风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难以进行下去。
除了靠学生的自我修正和调整外,校方肩负的责任重之又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和远大的理想,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良好学风的建立,需要充分发挥校方的管理和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拉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需,改变不良的学习风气。除了提升教学、生活设施等硬件条件,校方也应同样重视校园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把学风建设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1]付爱敏.论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华章,2011,(23):132.
[2]白亮亮.安徽医科大学学风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07,(24):62-63.
[3]王丽.C大学学风状况及分析[J].学习月刊,2010,(11):97,112.
[4]谭华玉.关于目前大学生学风研究的思考[J].学理论,2011,(7):186-187.
[5]杨康.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33-34.
[6]李兵帅,李国强,夏小华.关于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6-1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102
:1672-2779(2014)-07-0145-02
苏 玲 本文校对:肖圣龙
2013-12-12)
安徽医科大学党建和思政教育课题[No:2011xsz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