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

2014-03-06吴国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内七科都江堰611830

陕西中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滴丸银杏稳定型

吴国祥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内七科 (都江堰61183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ility Angina pectoris,UA)作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冠脉综合征,其发病病情及为复杂,且有着极大的不稳定型[1]。其病理学成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破裂后血小板在血管处黏附、聚集、释放导致人体凝血系统激活产生的局部堵塞性血栓,而P-选择因素作为参与炎症与血栓形成反应一种标志物,在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2]。银杏酮酯是银杏叶的一类主要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等作用[3]。研究通过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从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诊断标准:依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标准,通过常规,动态及运动心电图检查;心血淤阻证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最终入组病例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3±7.2)岁。纳入组别患者中,出发性劳力心绞痛39例,恶化性劳力心绞痛15例,静息性心绞痛5例,梗死心绞痛4例,变异心绞痛5例。68例不稳定型心血管病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2±7.1)岁,治疗组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4±7.3)岁。两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发作次数、类型及合并症等因素通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栓、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国药准字Z20060461,主要成分为银杏酮酯)50mg/次,3次/d,有心绞痛发作者,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两组患者疗程12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定期复查并进行随访,检测记录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与控制目标 观察指标: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绞痛每日平均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用量;依据症状轻重程度以主证0,2,4,6分,次证0,1,2,3记录心血淤阻评分;血清P选择素采用ELISA法检测。

疗效标准 相同劳力强度下无心绞痛发作或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超过80%,心电图恢复常态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至50%至80%之间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证侯疗效: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证候积分减少超过30%,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为有效;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显效,证候积分减少小于0,临床体征恶化为加重。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均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通过在SPSS18.0软件包完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检测,各组间数据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79.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34)

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心绞痛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周发作次数为(2.45±0.61)次,硝酸甘油周用量为(2.04±0.55)mg;而对照组分别为(2.88±0.73)次与(2.53±0.61)mg,其治疗组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P选择素与心血淤阻证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心血淤阻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因素比较(±s,n=3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因素比较(±s,n=3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心血淤阻证积分治疗组 治疗前组别 时间 P选择素ng/L 42.4±12.1 17.2±2.1治疗后 27.5±9.7△ 3.7±1.5△对照组 治疗前 42.6±12.01 17.3±2.2治疗后33.8±10.2 7.4±1.7

讨 论 美国心脏学会在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中指出,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固定性狭窄、栓塞、低血压、血液粘滞度增高或者血流缓慢都是心绞痛的重要的血脂病变要素[6]。P-选择素作为一种标记素在血小板中被记录,其存在水平反映了血液中血小板的激活状态,在临床中被定义为测定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指标[7]。在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后,其血管内皮应对P-选择素表现增加感应,使得炎性细胞在血管局部浸润并释放出高量级活性物质,导致斑块破裂。可以看出UAP患者其凝血系统的激活程度与冠状动脉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可以通过血液中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反应。数据可以作为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病情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中医指出其冠心病相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心肺气虚、胸阳不振,血淤、气滞,并以血淤多见[8]。而银杏酮酯滴丸作为国内新一代银杏叶制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有着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避免首过效应的特点。结果显示银杏酮酯滴丸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淤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银杏酮酯滴丸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有着良好的临床干预效果,并能同步降低P选择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与炎症反应,可以在临床应用。

[1] 刘 杰,潘雪兰,李 敏,等.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9,7(7):704-705,711.

[2] 徐媛媛,徐康康.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288-293.

[3] 何长街,洪长江.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5):718-719.

[4] 缪 玲,胡咏华.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8-80.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6] 聂晓璐,申 浩,谢雁鸣,等.灯盏细辛注射液联用西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 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68-2773.

[7] 桂 春,堵 芳,农勤玲,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生成因子质量浓度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712-715.

[8] 冯占斌,袁 博,成蕊宁,等.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29例病因探讨与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72-973.

猜你喜欢

滴丸银杏稳定型
活化石——银杏
银杏
穿心莲内酯滴丸
论银杏的栽植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银杏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