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导的野外实践科研训练的实践与体会

2014-03-06吴邦烨黄宝康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崇明岛课题植物

吴邦烨,杨 鸟,竺 凌,高 越,黄宝康

(第二军医大学 药学院,上海 200433)

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学教育要注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其重要内容。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通过将学生放在首位,拓宽专业知识面,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强化能力储备,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开拓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SRTP的实施中,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科研训练计划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1-3]。

第二军医大学较早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校一直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SRTP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性人才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备科学思维、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科研实践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下,本科学员能够较早地独立开展科研训练。得益于学校的安排,在此前课题小组成员曾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教学训练。在天目山实践教学基地,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教员指导下,调查药用植物并分类鉴定,认识掌握100多种药用植物,并掌握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开展了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小组提出了崇明岛东滩入侵植物的调查课题,以探究崇明入侵植物种类与分布规律,申请的项目获得批准为年度重点项目。本文主要介绍此次以学生为主导的野外实践科研训练的实践与体会。

1 以学生为主导,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的药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工作连续开展多年,是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也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从知识层面,更注重从能力层面培养,提高学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在学校大学生创新课题的支持下,课题小组成员自主申请获得一项重点课题。对崇明岛入侵植物进行分类调查,明确上海市崇明岛地区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保护崇明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并为崇明岛地区入侵植物防御与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为主导,通过调查实践课题,团队精神、军事素质、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在本次野外实践中,以学生为主导,训练中指导教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参与学员交流,必要时给予指导。采用PBL学习法,以崇明岛区域的入侵植物资源调查为主线,设计方案,制定调查日程与路线,全体成员自主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在训练中提高了学生野外工作适应性,增强了军事素质。

2 优化科研实践环节,注重过程体验

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学生主导的野外实践调查,重点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思考更贴近其自身对于探索的渴求和其自身薄弱的补充。野外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各环节的优化组织,注重过程体验,通过实践体验有助于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创新素质。

2.1 课题的选题与立项

崇明岛对于上海大都市具有特别的生态意义,我们前期已有过相关的调查研究,适合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区域调查,近来外来入侵物种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对于崇明岛生态区域这方面的调查资料较为缺少。如果对其进行调查,不仅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得出的结果也可供有关部门提出生物防护措施参考,具有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经过搜索资料,查阅档案,咨询相关人员,选择相对合适的考查范围:东滩、西沙两处的湿地区域成为了主要调查区域。对崇明岛区域进行入侵植物的调查,该课题被学校认可并立项为重点课题。

2.2 课题方案制定与前期准备

为制订科学可行的方案,小组成员利用深入调查相关背景资料,提出预方案,明确各自任务分工。小组查找《中国植物志》、《上海植物志》以及中国入侵植物数据库等,对入侵植物基本资料进行整理,整理入侵植物300余种,并对路线及植物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制订崇明入侵植物调查方案,包括采样数量,采样方法,鉴定方法,数据的处理等内容,同时对可能涉及的方法技术进行事先熟悉培训,为课题调查提供依据。

2.3 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在正式实施考察之前,课题组成员先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了预考察,采集标本,根据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入侵植物的生境也有基本的了解,不断完善路线调查的方法,点面结合。

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崇明岛进行了实地考察,选择不同的季节进行,重点对东滩湿地等具有代表性地点考察,通过线路调查,群落样方调查,结合文献,标本馆馆藏标本,由点到面循序渐进,所有调查均由学员自行组织独立完成。

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鉴定,查阅文献,修订调查方案,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多次调查,根据前次调查经验,扩大了样地面积,增加了调查路线,全面调查种类,兼顾资源分布。通过调查,获得了相关的关键数据,以及若干重要标本与数码影像资料,为下一步的资料整理提供了重要材料。

2.4 总结与思考

崇明岛东滩及西沙入侵植物调查,包括线路调查,地形调查,群落样方调查,拍摄了大量的生境照片与植物形态照片,为制作数据库存积累了素材,并压制了一些重要标本。通过调查基本确定了崇明岛东滩区域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并按科属分类编写《崇明岛地区入侵植物名录》。通过自主性课题实践,从中体会到PBL教学法效果良好,由于一开始就明确了问题,主题明确,基于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在科研方法,科研思路、科研经验上均得到极大提高。虽然初期也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一些挫折,但是经历过失败以后最终取得成功的这种体验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学生将来的科研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实施过程中,由于崇明岛远离市区,调查区域人烟稀少,学生均为第一次到该区域,为了完成任务,克服了各种困难,包括地形方位的判断,路线的选择,通过训练提高了野外工作能力和相应的军事素质。

3 野外实践训练中学生主导作用的思考

在实践教学环节,通常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在SRTP训练计划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具体到某个课题或某个课题小组,教师可能不再起主导作用。学校或教师只是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只需在关键的时刻纠措即可。全程放手让学员自主进行课题的设计、探索,即使遇到困难,也是学生想办法找出解决的方案,而不是马上就想到找指导教师帮助解决。整个过程不仅鼓励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积极性,也在学生群体中创造了鼓励自由探索的氛围,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早期发现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

在本次的野外实践课题训练过程中,小组收获良多,从开始准备,教学演练,预考察,到正式调查,小组成员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了一个将研究与学习相互交织通融的平台,以所学辅助研究,以研究促进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使小组成员在实践中感觉到研究即学习,学习即研究的氛围。当今高校教育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学生作为本科教育的主体,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各相关教学领域,通过学生为主导的研究型学习或科研实践训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雨,张文娟,马舒婷,等. 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体会 [J]. 西北医学教育, 2012,20(6):1184-1185.

[2]冲 蕾. 浅谈当代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57-59.

[3]刘碧强,叶 勇. 基于SRTP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3):48-53.

猜你喜欢

崇明岛课题植物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崇明岛河流中氮营养盐分布特征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崇明岛村镇级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