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2014-03-06展淑琴吴海琴张桂莲刘璟洁王虎清李燕玲范清雨翟跃芬
展淑琴,吴海琴,张桂莲,张 茹,卜 宁,孙 宏,刘璟洁,杜 赟,姚 丽,王虎清,李燕玲,范清雨,翟跃芬
(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4)
神经病学课程的特点是:①涉及基础课程多。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学等基础上的学科,它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种神经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神经解剖通路,才有助于神经病学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理解,因所涉及基础课程多,学生普遍认为学时非常困难,教师也觉得教学不容易[1-2],因此神经病学一直都是医学生学习的难点;②教学内容多、抽象、难以理解。神经病学由于涉及神经科学的众多基础理论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疾病、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出现,使需要教学的内容增多;③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神经病学诊断建立在完整的病史询问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它要求操作规范、准确,因此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以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使用固定的教材,突出了教师和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3]。但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知识学习与临床脱节、学习者缺乏主动性、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等。单纯采用LBL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是神经病学教学领域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及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式的出现,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多媒体授课运用于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将PBL教学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见习课教学中,这种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的应用,将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效果。
1 将多媒体授课运用于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中
1.1 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内容,尤其是抽象内容
神经病学理论课中的许多内容如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各种异常步态、颅神经麻痹及病理征等阳性体征、癫痫发作的各种类型、脑血管病及脊髓病的异常影像学检查,如果单纯以文字、语言的形式来授课,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教学效果差,但将多媒体授课运用于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将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于一体,既可以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又能够显示临床的实际情况,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了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且使学生记忆深刻,尤其对于抽象的、语言不易表达清楚及不易演示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因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而无法展示的问题,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提高了教学效果。
1.2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教学,借助于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易,学生易于跟上教师的教学进程,因此教师可以用更简单地语言、更直接准确地表达授课内容,教师的板书相对减少,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可为学生讲授更多临床实例及教学内容相关前沿动态等,有助于教学紧密结合实践,同时也扩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授课教师能更加从容、流畅地完成授课,学生也可集中精力听讲、思考和记忆,从而优化了讲授和学习过程。
2 将PBL教学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见习课教学中
PBL教学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实际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首创,80年代后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90年代,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实验[4]。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内PBL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这一教学模式在国内逐渐被尝试和推广,并收到良好效果。
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主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学科综合的知识和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个阶段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5]。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2011--2012年处于实习医师培养阶段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9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将PBL教学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见习课的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编写典型教学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自主学习,见习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病房查看具体病人,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论证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直接参与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了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PBL教学对见习课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需充分备课,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搜集适合学生的临床病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编写恰当的案例,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因此通过PBL教学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体会
3.1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和补充,也是未来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将多媒体授课运用于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师生缺乏互动、授课技巧不高、信息量大、授课速度快使学生难于消化等问题,还应注意防止过度的多媒体背景以及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教学发展、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合理结合,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2 PBL教学应充分备课
将PBL教学运用到神经病学见习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了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感性认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神经病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但是与具有“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四大特点的传统教学法相比,PBL 教学打破了基础理论的完整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的学习重心有可能偏离教学大纲,因此在将PBL教学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见习课教学中,要注意课前认真设计病案,巧妙设计问题(不能简单也不能复杂),并选择合格的教师,控制讨论的节奏,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回顾总结。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观念日新月异,前沿知识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及时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
我们意识到,高质量的神经病学课堂讲授和具有充足教学病例来源的、学生积极参与的见习是保证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始终以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为目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将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效果,是一种适合中国医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孟 健,尉杰忠,纪 宁,等. 多媒体案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2):182-184.
[2]闫振文,朱凤英,彭 英,等. 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58-59.
[3]张海涛,钟秋玲. PBL与LBL教学法结合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尝试[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616-618.
[4]O’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ation,2000,34(8):608-613.
[5]刘穗玲,张 宇,万 璟,等.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尝试[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1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