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1例
2014-03-06赵玉红张莉耿洪刚
赵玉红,张莉,耿洪刚
罕少见病例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1例
赵玉红,张莉,耿洪刚
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脊髓病;肝硬化
患者,男,55岁。因进行性腹胀2年,双下肢无力、僵硬感5个月,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3月出现腹胀,伴双下肢轻度水肿。外院查肝功能:ALT 139 U/L,AST 76 U/L,血清TBil 56 μmol/L,DBil 25 μmol/L,IBil 31 μmol/L,Alb 23.8 g/L,A/G 0.59。腹部彩色超声示:肝硬化,脾大。诊断:肝硬化。予保肝、利尿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2011年10月患者出现双下肢僵硬感,行走困难,反应迟钝,遂来我院。查体:P 88次/min,R 20次/min,BP 110/72 mm Hg。神清,精神差,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腹膨隆,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 cm,腹水征(+)。双侧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III级,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铅管样增高,双膝腱、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入院后查腹部彩色超声示:肝内回声增粗,脾增大。查血WBC 2.69×109/L,Hb 131 g/L,PLT 80×109/L,血铜蓝蛋白36.9 mg/L,尿铜0.06 mmol/24 h,裂隙灯下发现角膜K-F环(+)。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颈胸段脊髓MR平扫未见异常。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治疗:低铜饮食,并给予青霉胺、硫酸锌、异甘草酸镁和美多巴等驱铜、保肝、降低肌张力等处理。住院1个月后,复查血 WBC 5.2×109/L,PLT 85×109/L,血铜蓝蛋白58.6 mg/L,尿铜 0.021 mmol/24 h。可以独立下床行走,双下肢肌力IV级。
讨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1],是由位于13q14.3基因的ATP7B基因突变,造成肝脏排铜障碍,导致铜沉积在体内各脏器,最常受累的为脑和肝脏等组织,因此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与肝脏症状[2]。神经精神方面表现为震颤、发音障碍、肌张力增高等椎体外系表现,以及性格改变;肝脏表现可有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急慢性肝炎等[3]。由于铜常沉积于角膜后弹力层,可出现角膜K-F环[4]。实验室检查有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以及尿铜排泄增多[5,6]。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肝性脊髓病临床分3期:(1)神经症状前期;(2)肝性脑病期;(3)痉挛截瘫期。初起时表现为双下肢乏力、沉重感或僵硬感,行走费力和肌肉发抖,逐渐发展为行走困难,但无肌萎缩。继续发展则双下肢完全瘫痪,卧床不起。本病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主要有以下诊断依据:(1)有急慢性肝病史及肝功能异常,可有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2)有门—体静脉分流;(3)有起病隐匿、发展缓慢、进行性的以双下肢为主的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双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4)脑脊液正常,肌电图呈上运动神经元损害;(5)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病变[7]。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1)驱铜治疗,用青霉胺及锌剂促进铜排泄。(2)降血氨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口服或灌肠不吸收双糖通便,或口服抑制肠道菌生长的抗生素减少产氨;血浆置换疗法清除有害毒素。(3)营养神经,大剂量B族维生素、辅酶A、甲钴胺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手术治疗,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脏切除术;肝移植可能会改善脑病症状,但是对肝性脊髓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8,9]。
在疾病诊断中,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应提倡一元化的诊断思维,尽早确诊及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1 Ala A,Walker AP,Ashkan K.Wilson’s disease[J].Lancet,2007,369(9559):397-408.
2 王华,汪涛,刘炼炼.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9,11(6):1133-1134.
3 王彦.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J].吉林医学,2008,29(23):2186-2187.
4 Suvarna JC. Kayser-Fleischer ring[J]. J Postgrad Med,2008,54(3): 238-240.
5 杨旭,童德军,梁骏,等.中国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13-14.
6 杨以超,赵翠丽,李素勇,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42例误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1,10(8):615.
7 陈贤,王媛媛,聂青和.肝性脊髓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4):366-368.
8 侯志峰,吴会晨,马守亮.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性脊髓病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解剖与临床,2012,17(5):412-414.
9 杨彬,吴扬. 肝性脊髓病临床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1):63-64.
071000 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消化内科
10.3969/j.issn.1671-6450.2014.06.031
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