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

2014-03-06彭雪芳

关键词:台江银饰姊妹

彭雪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根据各自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学科范式对“非遗”开展研究。“非遗”研究领域涉及面的广泛性也需要从不同学科视域对其进行多维视角的研究,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起源及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现阶段“非遗”研究缺少理论支持的背景下,人类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和方法论为构建“非遗”研究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苗族人口大约有430万,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8%。随着全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的频繁流动、外来文化的影响,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迅速发生变化,苗族一些传统文化已出现断层现象,有的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解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笔者于2013年4~7月在台江县台拱镇、施洞镇、老屯乡、排羊乡、反排乡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在此期间,亲历了官方与民间主办的苗族姊妹节活动,拜访了多名“非遗”传承人及其他民众。

台江县位于黔东南中部,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人口15.9万,其中苗族人口占97%,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在这块史称“苗疆腹地”的土地上,苗族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台江县级以上的“非遗”保护项目有52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4项。苗族古歌、多声部情歌、反排木鼓舞、苗族服饰技艺、苗族刺绣、苗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姊妹节与独木龙舟节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姊妹节”苗语称为“Nongx Gad Liangl”(弄嘎良,意译为“吃了却心愿的饭”)。“姊妹节”是现代意译。它有其特定对象及活动过程,以青年女性为主体,是集苗族的婚姻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社交性节日。过程包括采摘姊妹花、蒸煮姊妹饭、捕鱼捞虾、游方①游方是黔东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游方的方式交结朋友,选择伴侣。、集体踩鼓等环节。

姊妹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流行于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村寨,具体时间因地而异,过法大同小异。以台江县老屯、施洞为中心的姊妹节于每年农历3月15~17日举行,其规模最大、文化积淀最深厚、活动内容最丰富。

一、姊妹节的参与观察

台江苗族姊妹节的大型集体活动分别在台拱镇、老屯乡与施洞镇举行。官方主办的节日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城所在地台拱镇。在老屯乡与施洞镇举行的活动多为民间主办,笔者于2013年姊妹节期间分别对官方与民间主办的姊妹节进行参与观察。

(一)台拱镇拉开了姊妹节的序幕

2013年农历3月15日上午8点左右,在台江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汇集了各支游行队伍。象征着国家权力机构的县直属机关代表队排在前面,各乡镇的代表队、少儿代表队依次跟随其后沿街进行苗族盛装巡游。游行队伍中绚丽多彩的方你、方秀、方白、方南、方纠等九种苗族服饰配上精美绝伦的银饰令人眼花缭乱、爽心悦目。游行队伍一路载歌载舞来到3公里外的秀眉中心广场。十点钟开幕式如期举行,受邀嘉宾与县领导发表讲话,四名主持人分别用苗语、普通话、英语主持节目。绝大部分文艺表演节目都是文化底蕴厚重,地方色彩浓烈的苗族歌舞。文艺表演充分展示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反排木鼓舞、苗族多声部情歌、苗族古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反排木鼓舞作为台江县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多次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表演与比赛活动。舞台化的反排木鼓舞与传统的反排木鼓舞已有一些区别,大部分表演者都是台江学校的在校生,这也是一个展现台江县“苗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成果的平台。

姊妹节期间在县城还举行牛王争霸赛、民间斗鸡、斗鸟、斗狗比赛和武术散打等活动。斗牛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在苗族重要的节日都有斗牛比赛,老百姓观看斗牛的热情十分高涨。牛王争霸赛的获胜者以不同的级别获得不同的奖金。斗鸡、斗鸟、斗狗比赛满足了不同的人群对节日活动的不同需求。此外,还举行摄影作品展、篝火晚会以及苗族文化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等活动。民族民间工艺品在新修建的姊妹街上展销,河边的地摊上也摆满了苗族服饰、银饰、手工艺品及日常用品。此时的台江县城到处人流涌动,宾馆爆满,假日经济的影响力充分显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政府操办姊妹节的目的之一。

(二)老屯乡捕鱼捞虾的民俗展演

农历3月16日上午我们前往老屯乡。老屯乡总人口15851人,98%为苗族。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古朴,举办的姊妹节活动内容更富有传统色彩。尽管县城的斗牛、斗狗、武术比赛等活动还在继续,但许多游客迫不及待地转移到老屯乡观看捕鱼捞虾的民俗展演,近距离感受姊妹节传统文化的魅力。

捕鱼捞虾是姊妹节活动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环节。鱼是姊妹节必不可少的祭品与食物,反映了苗族子孙不忘先民生活在江河湖畔的经历。在当地苗族的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鱼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用鱼特别是用雌性鱼作为祭物表达了苗族祈盼多子多福的愿望。姊妹节作为提供给苗族男女青年相识、相恋、缔结姻缘的一个平台,其观念及行为活动与繁衍人类密切相关。

我们到达老屯乡岩脚村时,捕鱼捞虾的民俗活动正在进行中。只见包括姑娘、小伙子、中年妇女与小男孩在内的二、三十人正拿着鱼罩虾拔在田间捕鱼捞虾,还不时在水田里相互戏水作乐。田里的水有些浑浊,好几个人脸上、身上挂着泥团。

捕鱼捞虾民俗活动结束后,水田旁边的踩鼓场传来“咚咚咚“的击鼓声。人们又转移到踩鼓场。场上有两面鼓,有几个穿着蓝色便装、头上插着花的苗族女学生开始踩鼓。接着身着苗族盛装的年轻女子陆陆续续来到场上踩鼓,两名男子系着的图案鲜艳的苗族织锦围裙十分显眼,天真幼稚的小女孩也满身童装银饰跟随家长出现在现场。傍晚,夕阳西下,天气逐渐凉快下来,到踩鼓场的人越来越多,活动渐入高潮。这时,我们得知巴拉河村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姊妹节活动,于是急忙赶往巴拉河村。

(三)巴拉河村的狂欢之夜

巴拉河村位于清水江畔,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苗族村寨。全村有140多户,600多人。巴拉河村隶属于施洞镇,有三个村民组。这次是五十来户的下寨村民组平均每户出资一百元集体购买食物款待来自平兆村的100多位村民。原来,一个月前即农历二月十五,平兆村过姊妹节时邀请巴拉河村的一部分村民去游玩。这次巴拉河村下寨组集体做东,邀请平兆村100多位村民前来欢聚一堂。姊妹节已成为不同村寨之间人们联络感情的时机。

我们到达巴拉河村时晚宴已经开始。活动地点是村支书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上空拉了几根线,用许多小三角彩旗装饰。地面上散落着鞭炮燃烧后留下的碎片,现场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80多位村民正围坐在八张桌子用餐,食物有鱼、鸡、肉等。一群已用餐完毕的妇女坐在另一边愉快地交谈。从装束来看,70~80%参与者是已婚妇女。她们身着镶花边的浅蓝色上衣,头戴织锦头帕,头上插着银簪和头花。笔者与几位妇女聊天,她们虽然年少时上学读书不多,由于曾经外出打工几年,都能说普通话。据了解,村里不少村民都有打工的经历。热情好客的村民邀请我们一起享受丰盛的晚宴。

姊妹饭是姊妹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和标志。每当节日临近之时,苗寨的姑娘们就上山采集黄花与绿叶,把它们作为染料浸泡糯米,使之变成黄色与黑色,加上米饭的白色,所以常见的姊妹饭是三色。由于食用色素的传入,增加了红与绿两种颜色,变成了五色姊妹饭。

我们一边品尝姊妹饭的美味,一边听村民谈起姊妹饭里暗藏的玄机:节日期间,当小伙子与姑娘相处几天后,离别时姑娘们用新竹篮或新手帕盛好姊妹饭作为礼物送给男子。有时会在饭篮里藏一些表达心思的标记物,称之为“无文字的情书”。标记物的意义:放一双筷子表示愿意与男子成双成对;放玉米须或松针则表示要男子以后用绣花钱回谢;放一个竹钩表示要男子用伞回谢;若放两个竹钩则表示愿意与男子进一步交往;放棉花表示思念对方;放香椿示意男子快来接亲;放辣椒、大蒜或树叉则表示今生没有缘份,委婉地拒绝对方。通常来说,即使苗家姑娘不满意某个小伙子,她还是笑脸相对,并赠送姊妹饭。

大约晚上8点左右,我们吃完晚饭。一场乡村姊妹节即兴晚会拉开了序幕。场地中央摆放着一面鼓与四张桌子。桌上摆放着肉类、水果、酒等。未切开的猪头、鸡肉上插着小三角彩旗,以示隆重。几个中年妇女用竹扁担挑着仿真的香蕉、葡萄等水果模型步入会场,绕场一圈,象征着节日期间乡亲们走亲串戚的过程。接着,踩鼓环节开始。两个老年妇女敲击一个圆形鼓,年轻的妇女换上漂亮的服装随着鼓点跳舞。坐在旁边的几个老年妇女与男子情不自禁地唱起苗歌。两对中年男女提着酒壶不时给人们敬酒祝福。有三个中年男子不甘寂寞,男扮女装学妇女挑担的样子十分滑稽,惹人发笑,大家尽情地欢乐。他们先唱苗歌,再唱汉语流行歌曲。歌声、笑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随着巴拉河河水流飘向远方……在场的人们都从这大众性的狂欢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与交流。村民们在姊妹节期间互相拜访与问候,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及精神享受。

(四)踩鼓场上靓丽的苗家女性

踩鼓是姊妹节最引人入胜的重要活动,是姊妹节的高潮。从农历3月17日开始,姊妹节的活动现场转移到施洞镇。在通往踩鼓场的路上,成群结队的妇女穿着精美绝伦的盛装,戴有闪闪发光的银饰在骄阳的照射下十分壮观。几个中年男子满头大汗,挑着装满服装与银饰的竹篮到踩鼓场,等待女儿放学后穿戴好参与踩鼓。因天太热,有的妇女先穿便装,用汽车运送服饰到踩鼓场后再穿戴。踩鼓场中央有一面木鼓,精心打扮的苗家女披锦着绣,头戴银角、银钗、银帽;颈戴银项圈、银项链、银锁;身披银泡、银片、银铃;还戴有银耳环、银手圈、手镯等。全身银器装饰,少则五六斤,多则二十多斤。由于她们穿着盛装、戴着较重的银饰,因此踩鼓时手的摆动、脚的步伐、身子旋转的幅度都不大,只是轻轻地随着鼓点跳四方舞步或六方舞步。

踩鼓是男女青年向公众展示才智的一项活动。青年人通过这项活动获得社会的认可,那些能歌善舞与心灵手巧者赢得大家的赞赏与尊重。踩鼓不仅是传统的娱乐活动,还是展现女孩自身及家庭实力的机会。苗家人以女孩的美为骄傲,有女孩的家庭,父母从她的幼年时期就开始为她积累银饰、刺绣盛装。等到女孩豆蔻年华之时,家长就精心打扮她去参加姊妹节。当女孩在踩鼓之时,她的容貌、舞姿、举止、服饰与银饰展现在公众面前,站在一边观看小伙子或家长若对哪个女孩感兴趣,就去了解她的情况及家庭背景。因此,许多人家十分重视要去姊妹节亮相的女孩的盛装打扮。笔者在偏寨村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熟练地为她的孙女戴银饰的情形,这不仅是一种亲情的传递,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些盛装打扮完毕的故娘来到踩鼓场,她的母亲也会提着篮子跟随前来。家长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女儿在跳舞的过程中有可能穿戴歪了,母亲就及时帮她整理;二是女儿穿戴的银饰价值不菲,有家人在场看管,以免丢失。一些已婚女性即使不找对象,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精美的盛装打扮。在施洞,没有穿盛装戴银饰的女性不好意思加入踩鼓人群。改革开放之前,村民的经济收入低,能备齐全套银饰的村民不多。这些年来,许多村民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收入增加了,购买力也增强,穿盛装、戴全套银饰来踩鼓的人越来越多。

农历3月17日是姊妹节的最后一天。在两天大规模的踩鼓活动结束后还有人在踩鼓场上继续踩鼓。离开施洞至今,苗家姑娘身着盛装,伴随着悦耳的银饰摇摆声、清脆的木鼓声和悠扬的苗族飞歌翩翩起舞的画面不断浮现在笔者的脑海中。

二、姊妹节的内涵及性别角色分析

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反映了某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心理。关于姊妹节的来历有不同的版本,金丹与阿姣的故事比较流行。

相传有一对苗族青年,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他们是姨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金丹非阿姣不娶,阿姣非金丹不嫁。后来,阿姣被迫嫁到舅家。金丹知后,伤心极了,经常到山上唱忧伤的歌。阿姣听到后,心都要碎了,偷偷包着糯米饭到山上给金丹吃。担心被别人发现,就用树叶花朵挤汁染糯米饭,以便收藏于菜篮子里。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阿姣的父母及舅舅终于被阿姣的真情所感动,同意解除这桩婚事,金丹和阿姣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相伴终身。①熊克武:《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沈阳:沈阳出版社,2012年版。

这个传说折射出苗族传统的婚俗:(1)同宗、姨表之间严禁通婚;(2)流行“还娘头”。“还娘头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苗族的一种婚俗。其内容为:舅舅家的儿子可优先娶姑妈家的女儿为妻。如舅家无儿子,外甥女才能外嫁,但必须征得舅父同意。姊妹节传说中的主人公阿姣、金丹是姨表兄妹,按习俗他们不能结婚。阿姣被迫“还娘头”嫁给舅舅的儿子。经过一番波折,男女主人公终于结为夫妻。苗族女性通过这个传统节日来表达她们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以及追求婚姻自主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她们渴望拥有话语权的诉求。

姊妹节活动反映出苗族婚姻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研究苗族婚姻发展史乃至人类婚姻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作为人类婚姻从“从妻居”到“从夫居”转变的“活化石”,姊妹节活动以男方到女方家去走访的行动展示了人类婚姻史上“从妻居”的实证。已婚少妇们要回到娘家与未婚的姐妹们一同欢度节日,在节日期间与自己过去游方场上的情人叙旧以“了却心愿”这一举动,揭示了“对偶婚”被“一夫一妻制”替代以后的反复和斗争。②雷秀武:《苗族姊妹节》,载颜勇主编《民族传统节日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条件分析》,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在姊妹节中,操办节日活动、邀请男性来做客、游方、选择意中人、确定婚恋关系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女性手中,这与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所处的被动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性以征服者、支配者的姿态呈现在男性面前,这是对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传统习俗的挑战,是女权意识的觉醒。

姊妹节中自由择偶的游方习俗使得姊妹节成为苗族男女青年都十分向往的节日。苗族之所以重视男女性别角色的地位,是与维护苗族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意识紧密相关的。

三、姊妹节的社会功能及文化变迁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都会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民族内部自身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文化变异。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二是由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非物质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积淀,也有不断的变异。苗族姊妹节也不例外。姊妹节的变化也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传播、碰撞、不断融合的过程。正如笔者在参与观察中所描述的那样,随着社会的变迁,姊妹节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以及社会功能都不断发生变化。

(一)参与对象扩大化。

传统的姊妹节是两个通婚集团的男女青年集体婚恋的社交节日。最初,参加者是本村寨未婚女子和已婚但“不落夫家”的年轻女性,后来逐步发展到整个村寨所有的未婚与已婚女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活动逐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活动。活动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特定对象,已经覆盖到了所有的社会成员。正如上述在田野调查中所观察到的那样:它是以女性为主体,包括男女老幼参与的全民活动。现在,由于族际婚的频繁发生,参与对象不再局限于苗族,而是多民族成员共同参与。

(二)部分传统习俗消失。

社会变迁导致了姊妹节一些传统习俗的消失。游方是传统姊妹节的重要活动,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社交的主要方式。苗族的游方活动中,严格遵循“同宗不游方”和“姨表兄妹不游方”的原则。过去,每个村寨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场一般是村旁的井边、河边、小山坡等处。在游方场上男子与姑娘们对唱情歌。对歌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苗族古歌盘问和情歌对唱等。节日期间,一些中老年男子也相约到外村与年龄相仿的妇女对歌,情景与年轻人对唱相似。

现在,随着游方场的衰落,传统的游方场上谈情说爱的方式,已被电话、网络、书信等现代通讯方式所代替;过去用送姊妹饭中的信物标记含蓄地传递情感的“无文字的情书”已消失了。如今,姊妹节活动中民俗文化展演的成份占了相当的比重。例如,我们在老屯乡看到的捕鱼捞虾的民俗就带有展演的性质。近年来,苗族村寨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参加姊妹节活动的青年人大大减少了。

(三)节日活动内容呈多样化。

传统的姊妹节活动包括采摘姊妹花、蒸煮姊妹饭、捕鱼捞虾、游方、集体踩鼓等环节。随着苗族地区的社会转型以及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姊妹节活动被注入了许多时代的新元素和新内容,出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和加强文化交流,官方在姊妹节期间举办各种物资交流会、民族传统商品展销会、苗族文化论坛、摄影展览、篮球比赛等活动。民间也增加了斗牛、斗鸟、斗鸡等内容,这些活动和内容逐渐成为姊妹节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不同的社会成员对节日活动的不同需求。

(四)节日的社会功能多样化。

姊妹节作为为苗族男女青年社交联谊搭建的一个平台,最初的目的是单一的,功能也是单一的。随着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姊妹节活动成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姊妹节期间,政府招商引资,苗族村民开办农家乐,能工巧匠出售手工品,获得了一定的的经济收益。姊妹节促进了台江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时代的变迁,姊妹节的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发生了变化。姊妹节经文化重构、功能整合后,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元素。姊妹节是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的最佳载体,为年青一代习得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最佳场所。姊妹节也是苗族地区人们走亲访友的大好时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向心力的纽带,同时已成为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四、姊妹节保护与传承的整体观

中国农村的发展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台江苗族社区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冲击,姊妹节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正逐渐弱化。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日益增多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许多年轻人被现代时尚所吸引,不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全县会唱苗族古歌的人为数不多,能完整传唱古歌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且年龄偏大;青少年中会唱“游方”歌的人极少;绝大多数年轻的苗族妇女基本上不会刺绣。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姊妹节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姊妹节作为台江民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台江县官方对姊妹节文化给予极大的重视。自从1998年以来,台江县每年都举办姊妹节活动,积极挖掘和宣传姊妹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苗族姊妹节的连续举办,提高了台江县的知名度,苗族文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每年姊妹节期间,大批海内外游客来到台江,旅游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姊妹节作为一个旅游品牌的推出,进一步唤醒了苗族同胞的文化自信,体现了苗族传统文化新的价值与意义。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非物质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合理利用姊妹节这项珍贵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整体观对姊妹节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为此,要做好对姊妹节科学的整体规划,深入研究姊妹节各项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性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可适当介入行政干预措施。如果这种“干预”运用得当,有利于姊妹节的保护与传承。苗族是姊妹节的创造者与拥有者,在合理利用这项资源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权利,获得文化主人的认可。姊妹节活动要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实惠,才有利于激发民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

姊妹节是充分展现苗族服饰文化的最佳时机,姊妹节为苗族刺绣银饰实现其经济功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姊妹节中苗族妇女盛装踩鼓活动的发扬光大,有利于促进台江独具特色的刺绣银饰文化产业的开发。既能传承苗族内涵丰富的服饰银饰文化,也能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台江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据台江县产业办2012年统计:全县银饰刺绣企业有50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当年全县银饰和刺绣产业实现产值1.3亿元以上。银饰刺绣工艺品远销中国的许多城市、东南亚及欧美各国。2012年12月份,台江县苗族工艺品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国际旅游商品展览会,在9天的时间里,台江县苗族工艺品销售收入达20多万元人民币,获得100多万元人民币的苗族刺绣服饰和苗绣工艺品订单。①资料来源于台江县文产办简报,2012年12月28日。苗族刺绣银饰生产和经营成了当地村民重要的致富门路之一,许多村民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外出打工挣钱了。

台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然而,在苗族文化的商业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保留民族文化内涵的意识。

结束语

台江苗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台江的“非遗”项目中,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苗绣、苗族服饰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存续状态良好,传承人及传承群体较多,项目核心内容得到较完整的保留和继承。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台江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有的已处于濒危状态。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顺利应对全球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挑战,发挥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卫战的关注点。

猜你喜欢

台江银饰姊妹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上海诗叶》征稿启事(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姊妹集)
银饰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