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LISA、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
2014-03-06景彩霞庞秋霞
景彩霞,庞秋霞
(1.延安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2.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陕西 延安716000)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此病病程长,人体感染后几乎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加上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使部分患者表现为隐性感染。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等地,在我国也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其中以潜伏期梅毒占多数。
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梅毒血清学试验对梅毒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2-01-01~2012-12-30采集西安市中心医院4000例血清标本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诊断梅毒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血清标本来源于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皮肤科、内分泌科、感染科的4000例检查者,年龄分布于0~76岁之间,其中男性2113例,女性1887例。
1.2 试剂与仪器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试剂盒(日本富士株式会社)。RT-3900型全自动洗板机(深圳雷杜有限公司),RT-2100C型酶标仪(深圳雷杜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4000例血清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以样本OD≥2.1阴性对照平均OD为阳性)、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以出现凝集颗粒为阳性)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TP-ELISA法,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结果
通过对4000例住院及门诊血清标本分别进行TP-ELISA法、TPPA法检测。TP-ELISA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44例,感染率为3.60%(144/4000);TPPA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38例,感染率为3.45%(138/4000)。两种方法阳性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
2.2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符合率
TP-ELISA法检出144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法检出138例,两种方法均是阳性者共133例,均是阴性者3851例。TP-ELISA阳性TPPA阴性结果11例,TP-ELISA阴性TPPA阳性结果5例,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2.36%(133/144),阴性符合率为99.87%(3851/3856)。
3 讨论
梅毒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亦可经过胎盘,输血传播[1],极少数患者通过其他传播途径,如哺乳、接触梅毒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传染。近年来我国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梅毒检查、筛查也日渐增多[2]。人类对梅毒无先天免疫力,梅毒螺旋体感染2周后即可产生IgM抗体,部分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IgM可转阴。IgG型梅毒螺旋体抗体出现在感染四周左右,即使通过治疗IgG抗体仍可通过记忆细胞的作用继续产生,甚至终生在血清中存在。TP-ELISA法利用重组梅毒螺旋体TP47、TP17抗原包被微孔板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TP47、TP17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TP特异性IgM、IgG抗体,利用酶放大效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TPPA法是用超声裂解的梅毒螺旋体为抗原,以人工合成的惰性明胶颗粒为载体,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观察的凝集反应。
本实验结果显示:TP-ELISA法阳性144例,感染率为3.60%。TPPA法阳性138例,感染率为3.45%。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2.3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均可以用于梅毒的检测。本次TP-ELISA阳性率较TPPA的高,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①有的病人体内易产生白蛋白抗体或异常蛋白质[3],这些物质可干扰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②某些疾病中由于感染或免疫紊乱等会使机体产生与梅毒相交叉的抗体反应,造成生物性假阳性;③标本处理不当,抽血后标本凝集不完全即离心分离,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粘附在板孔堵塞洗板机针头,造成洗板时清洗不彻底,造成假阳性结果;④标本溶血,Hb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溶血后反应孔非特异性吸附Hb,洗涤时不易洗去,使本底吸光度值升高而造成假阳性。本实验中TPPA法阳性率高于杨惠元报道的0.91%[4],这可能与标本量大小和地区差异有关。
虽然TPPA法已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为确诊方法,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梅毒血清确证试验[5,6],但由于试剂昂贵,需将标本作系列稀释后肉眼判断结果,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较难实现自动化,不利于大批量标本检测。TP-ELISA法操作简单,价格较低,对梅毒各期的检出率都较高,可实现操作的自动化,适用对大量样本的筛查试验。吴劲松[7]研究显示TPPA对一、二、三期梅毒的检查率高达到了100%。唐满玲等在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中也证实TPPA法的特异性[8]。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通过TP-ELISA作为梅毒的筛查试验,对于TP-ELISA法阳性者再进一步作TPPA法确诊,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避免对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1]李珍瑶,龙华泉,陈银仲.3种临床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科大学,2011,19(1):140.
[2]韩晓峰,刘蔚,李素君,等.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2013,34(8):1491.
[3]彭明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结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18(2):127-128.
[4]杨惠元.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7):1716.
[5]夏映凤.临床常见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4(8):3042-3043.
[6]王长海,吕长坤.梅毒螺旋体感染筛选方法的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609-610.
[7]吴劲松.RPR与TPPA检测对梅毒诊断及疗效的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16-417.
[8]唐满玲,顾敏,将最明,等.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及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0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