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观察

2014-03-06杨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屈曲中风肢体

杨丽

铜梁县中医院,重庆 402560

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观察

杨丽

铜梁县中医院,重庆 4025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确诊为初次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肢体护理、指导运动疗法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四个方面的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肢体改善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由(50.20±19.85)分升高至(68.19±20.92)分,对照组由(50.43±21.57)分升高至(58.99±22.43)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护理干预;中风;肢体功能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将近200万例,其中每年死于中风者高达150万例。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中风的致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较高,患者中风后偏瘫等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约有75%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丧失,15%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中风患者后遗症表现形式多样,如偏瘫、失语和知觉、认知、意识障碍等,其中以偏瘫、四肢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3]。中风患者恢复神志,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无继续恶性趋势时,即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供相关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中风患者共120例,纳入标准:(1)起病72小时内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初次中风患者。(2)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或脑出血。(3)有肢体功能障碍,但24~48小时后不再进展。(4)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8分。(5)未进行溶栓和手术治疗。(6)排除非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痴呆、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生命垂危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2.4±10.2)岁,病程(18.4±3.9)天。脑梗死(缺血性脑中风)96例,脑出血(出血性脑中风)24例,左侧偏瘫58例,右侧偏瘫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中风常规护理,如采取适宜体位、卧床休息,减少搬动;患侧肢体采用保暖防寒措施,保持功能体位;注意眼睛、口腔、皮肤和会阴处的护理;做好心理、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给予以下护理干预。

1.2.1 个体化健康教育。病区设置宣传栏,介绍中风相关知识,每周通过多媒体形式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子,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将初次确诊患者作为重点对象,采用个别谈话方式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生发展、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照组只采取传统床旁健康教育。

1.2.2 肢体护理。(1)良肢摆放,减少痉挛模式出现:仰卧位时,上肢置一枕使其稍外展、外旋,肘关节稍屈曲,腕稍背伸,肩胛垫起,使其向前上方向;下肢外侧垫枕头,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臀部垫软枕;膝关节下垫软枕,微屈曲;设法使踝关节成90°,防止足下垂;头部垫枕不宜太高。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及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要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略屈曲,伸腿屈曲向前放置于体前支撑枕上。健侧卧位时,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置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患腿屈曲向前放置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使髋关节自然屈曲,足尽量不要内翻。(2)经常变换体位:每1~2个小时变换1次体位,并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3)肢体按摩:最初按摩健侧穴位,稍好转后可按摩患侧穴位,着重刺激拮抗肌肉群对抗上肢屈肌优势和下肢伸肢优势,平衡肌群间肌张力。

1.2.3 指导运动疗法训练。(1)上肢关节及肩关节:屈曲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扶住患侧肘关节使其处于伸展位,另一只手扶住患侧腕关节使其处于中间位。将患侧肩关节上举到正常的180°,达到最大屈曲状态时停止。外展运动:患侧关节被动外展至90°。内外旋运动:患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护理人员两手分别握住患者肘关节和腕关节,使肩关节被动内外旋运动。(2)肘关节:伸展180°,屈曲40°,其活动幅度为140°,用两骨轴夹成的角度表示。(3)尺桡关节:五指伸开,拇指中立向上,旋前90°,旋后110°。(4)腕关节:掌骨和前臂成一条直线为中立位0°,背屈70°,掌屈80°,尺侧偏斜45°,桡侧偏斜30°。(5)掌指关节:屈曲约80°,五指掌指关节屈曲度依次略增。

1.2.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刷牙洗漱、进食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3 评定标准

肢体功能改善评定:显效:肢体活动自如,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症状有所好转,肢体功能有所恢复。无效:症状及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恶化。显效和有效均为有效。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标涉及进食、小便、大便、修饰、穿衣、转移、步行、上下楼及洗澡。得分>60分为“良”;41~60分为“中”,表示患者稍微依赖,存在一定功能障碍;<40分为“差”,表示患者明显或完全依赖[5]。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月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为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肢体功能明显得到了改善,60例中仅9例患者肢体功能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60例中有21例患者肢体功能无任何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在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由(50.20±19.85)分升高至(68.19±20.92)分,对照组由(50.43±21.57)分升高至(58.99±22.43)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能力。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中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6-7],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风患者起病后伴发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9]。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工作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其有效的护理干预直接关系到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预后。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生活及精神等多个方面提供指导和关怀,可以使患者得到安全感和舒适感,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积极促进疾病的治疗和恢复[10-12],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本研究中,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肢体护理、指导运动疗法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有效护理干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0%,仅9例患者无任何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65.0%的总有效率。1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由(50.20±19.85)分升高至(68.19±20.92)分,对照组由(50.43±21.57)分升高至(58.99±22.43)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在以后的实践中,更要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护理干预方案,进一步更好地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

[1]马君美, 李方莲. 中风护理常规的临床护理实施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8): 1289-1292.

[2]廖明明, 郭玉青, 吴松. 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2): 352-353.

[3]陈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32): 4226-4227.

[4]江尚群. 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10): 376-377.

[5]杨冬梅. 手臂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22): 2052-2053.

[6]褚瑰翔, 易小琴. 电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09(8): 13-14.

[7]张淑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J]. 现代医学, 2014(1): 99-101.

[8]黄萍. 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J]. 上海护理, 2007(5): 25-27.

[9]曾丽吟, 黄仕青, 杨衬, 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J]. 吉林医学, 2005(7): 679-680.

[10] 任俊莲, 赵勇军.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中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1): 35-36.

[11] 董文军. 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J]. 甘肃中医, 2007(6): 62-63.

[12] 崔美莲, 莫华梅, 李凯凤. 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06(6): 674-675.

R473.74

B

1674-9308(2014)03-0046-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3.030

猜你喜欢

屈曲中风肢体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加筋板屈曲和极限强度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术前因素对骨关节炎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