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德育效力反思与重构
2014-03-04杨光暐陈晓云
杨光暐,陈晓云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1)
一、德育的繁荣与荒凉并存
我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德育在教育话语体系中居于首位,但目前对德育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操作,其进展和成效与其“盛名”却相去甚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对德育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德育是一种被束缚了的“诸育之首”[1]。知识才子道德瘸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上的“两面人”等这些道德之怪现象频频出现,让处于“围墙”之内的德育认识到自己的无奈甚至暂时性的失语。尤其是在高等学校,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和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大学德育日益显得乏力,许多德育工作者发出了“天才的教育敌不过两天的反教育”的慨叹,他们感到无辜甚至无奈。大学有批判社会,引领社会的神圣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未来的主宰,难道居于诸育之首的大学德育就对此听之任之吗?反思大学德育的效力,使大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重构高效的大学德育体系,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诉求。许多德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对目前大学德育失效进行了归因分析,也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改进大学德育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刘献君教授的德育研究要从基本概念出发,为大学德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需要是人类实践的动力和源泉,从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出发,对大学德育的效力进行批判性反思,将能找出大学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和出路。
二、非理性需要:大学生道德危机之源
人的道德危机源于道德冲突,道德冲突又是由人的各种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实践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不同需要的冲突构成了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对物质文明的需要使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向繁荣的现代文明,也使人类从社会大同走向战争和分裂。由此看来,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需要在大学生的成长中也起着双重作用。为此,刘献君教授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需要的培养,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需要素质。需要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 涉及本能与文化、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低级与高级、合理与不合理、先进与落后等。 需要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外在活动表现[2]。笔者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理性需要和非理性需要。理性需要指人合理的需要及其实现方式,非理性的需要指超出现实的需要及不正当的实现手段,非理性的需要是人类罪恶的源泉,因此,一个理智的人应该学会驾御和控制自己的非理性需要。大学生处于人生转型期,如果不能控制和驾驭自己的非理性需要,就会出现道德危机。
人的需要也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部分,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但目前一些大学生中却在对物质需要的追求中逐渐丧失了自我,正如鲁洁教授所言,现代人“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人为物化的人,被自然情欲所操纵的、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对精神需求的弱化使人的理性功能逐渐丧失”[3]199。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人能驾驭自己的需要,用正当的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目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倾向和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不择手段的现象。有的同学为了和别人攀比,不顾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再加重家长负担,使家长负债累累;有同学为了获取困难补助,谎报家里经济收入,得到补助后却大肆挥霍;有的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甚至以代考为手段,以诚信为代价,获得经济报酬;还有同学为了得到奖学金,考试作弊,论文请人代写;甚至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物质利益竟然不惜出卖自己的青春去歌厅伴舞。虽然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出于经济动因和物质享受的目的,这些道德沦丧行为发生在大学校园这片神圣的土壤,对社会的潜在威胁无异于“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拿起一把子弹上了膛的手枪”。非理性需要的膨胀,使大学生逐渐突破了道德底线,坠入道德深渊,在物质需要暂时获得满足的同时,却丧失了神圣的精神家园,背离了我们希望培养的“身体内流淌着人们活生生生命血液,富有人性魅力的人,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三、需要的错位:大学德育的顽症
(一)德育目标忽略了人的主体需要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担负着完善人、提升人、赋予人以人性本质的长远责任。德育就是成人教育,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出自于人性的追求和需要[4]。道德实现是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生命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人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充实、彰显、确证自身,实现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然而,长期以来大学德育却失缺于功利主义大潮、屈服于政治压力、迷失于科学主义惯性,与生活相疏理,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5]。正如陆有铨教授所言:现代德育把重点放在发现、纠正学生思想中所谓的消极因素、不正当行为上,成为了一种畸形的、病态的教育,并不是真正地去帮助学生理解,通过理解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而几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教育者总是企图通过德育去说服学生去相信某种主义,遵守纪律,以方便自己的管理,重政治教育而轻道德养成。其实质是为了社会需要,个人的自由与个人需求受到严酷压抑。这种德育是社会统治的工具,为了把教育对象培养为社会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了人的生命需求,违背了教育育人而非制器的目的。整个德育过程忽略了人性, 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生命交往,忽略了人的情感需要, 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在德育实践中,一直强调维持社会正常的道德秩序而往往忽略了个体在道德上的自主,因此常常造成道德规则和个体自主发展性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为此,罗伯特·霍尔认为,年轻人有权利知道道德观点的多样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有权利知道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统一性的程度。他们也需要他人的鼓励来做出自己的决定,获得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虽然90年代以后,也有学者提出了德育要关注学生需要的观点,但是在实践上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正如张楚廷教授所言:“中国大学沉浸在‘社会本位’之中很久很久了,它对‘以人为本’的反应并不是那么强烈的”[6]。大学德充分彰显着教育者统治者的意志,而忽略了人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对德育几乎持一种排斥的态度。
(二)德育内容脱离了社会现实需要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精神活动,它是要受一定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的。大学的道德教育,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3]89。马克思也曾指出,精神生活不能脱离现实世界,它必须现实化。德育的现实化就是从现实出发,适应现实,在面对的可能世界中选择一个目标,并把个人与社会推向这个目标。现实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但是,大学德育的内容和目标却在很长时期内脱离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德育工作轰轰烈烈,理想价值教育完美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大学生从考试作弊到学术腐败,从追求高消费到女大学生校外伴舞,从伤害他人到自杀率的提高,无不显示着大学德育的乏力。导致大学德育乏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口号式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目标,脱离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而曲高和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费用个人承担的实行,后勤社会化的推广,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也对大学德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成长中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如何正确面对挫折、批评,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些伴随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出现的贫困生,面对市场经济的巨大诱惑和生活的窘迫,他们往往会处在道德选择的两难境地。此外,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群体是八十年代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惟我独尊的共同特点和集体生活的矛盾等都需要大学德育的关注,但是,与事实相反,大学德育对这一现实需要似乎视而不见,还停留在过去的政治思想教育阶段,导致遥远的目标可望不可及,而现实面临的问题又不能正确解决,一大批学生心理失衡。如果大学德育不能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将会徒劳无功,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是与时俱进,走入生活世界的。
四、回归理性需要:提升德育效力之根基
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认为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两者的辩证统一,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群体,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通过发展人的活动去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教育培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所培养的人去实现,因而满足社会发展和满足个人的发展是统一的,教育应该把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满足人自身多种多样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7]。因此,大学德育应该尊重生命个体的需要,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德育,使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满足个人需要来适应社会需要。
(一)从个人需要出发开展大学德育
分析大学生的需要特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春转型期,需要层次尚未固定,仍处于可塑、变化状态。我们如果能及时掌握其需要层次及其理论,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措施,就可以引导大学生为满足需要而采取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身成才的实践活动。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师通过1981-2001年二十年的追踪调查,总结出了大学生的需要特征和规律。大学生的需要基本分为三类:成才需要,包括专业学习、追求真理、荣誉与自尊和道德修养等。成长需要,包括充裕物质、艺术欣赏与娱乐、爱情、锻炼身体和友谊等。服从需要,包括遵守纪律、劳动与卫生和师生感情。这三类需要的相对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成长需要、成才需要和服从需要。把握好大学生需要层次的规律,掌握大学生需要理论,必将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8]。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应时刻抓主大学生的需要特征,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来开展德育动作。
理解大学生合理需要。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是人的动力和目的。“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9]。1961-1967年英国道德教育学家麦克非尔对800多名英国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举一个成人对他好的实例,调查结果表明:待人好表现出关心一个人的需要、情感和兴趣,因此,他认为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视为对规范与律令的分析,应该重点放在人与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联上。大学生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未来社会的主宰者,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合法的和正当的。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除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外,大学生的需要更明显地表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这是人对外部和谐环境的依赖要求,是需要主体对外部客体的心理需要之一。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很难忍受与世隔绝,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使人产生突然的恐惧和类似忧虑症发作的情感[10]。人极度需要在他人或群体的有效交往中寻求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和互爱。因此,在保证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并不能否认合理的个人需要,不能因为强调社会需要的重要而忽视和不管个人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相互理解,理解其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大学德育要从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成长需要和服从需要出发,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需要素质,提升生命个体的价值。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提升生命价值。生命承载着人的需要,实现着人的需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和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成长和发展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可是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型期,遇到挫折,或其它刺激有时会出现轻生的念头,也有伤害别人的冲动,或产生伤害动物的邪念。如果缺乏对生命尊重,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依附在生命上体现的,因此关注大学生成长,首先要开展生态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注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珍惜生命,谋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对生命存在的尊重仅是德育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德育应当更多地激励生命,提升生命,让个体生命在有限的时空里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人生实践,使自己的人生之旅更充实、更有意义,不辜负人之为人的本质存在。
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通过了高考,终于来到了自己的理想国,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成才动机和需要,他们对四年的学习寄于厚望,最关注的是自己学业的进步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相对物质需要,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指导和鼓励。根据刘献君教授的《大学德育论》: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从青少年到成人,正处在心理断乳期,面临目标失落与确立的抉择[11]。他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进入理想的大学,一旦这个目标达到了,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又发现大学生活不过如此,再加上新生活的不适应,许多同学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失落感,这时往往也是他们人生的分水岭,他们强烈地需要长者的指点,来使他们尽快进入人生下一个目标的冲刺。因此,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大学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好入学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新的目标,使他们走好人生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一定一帆风顺,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一些挫折,也需要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给以及时的疏导,使他们明白挫折在所难免,要学会从容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作为成长中人,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也要面对同学、朋友、老师、家长的批评,通过德育要使学生达达到悦纳批评的境界,使他们明白,拒绝批评源于年少时的无知,直面批评来自成年后的勇气,而悦纳批评则是一种豁达的境界,别人诚挚的批评往往是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人正是在接受批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
(二)降低德育目标,从现实需要出发开展德育
正确对待物质需要。鲁洁教授认为,物质主义是时代的顽症。她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曾经有过道德的失落,道德教育的遗弃。人们曾因迷惘、沉醉于现实世界而进入不了道德的可能世界。在当代,这种情况显得由为突出,集中表现为科技至上、经济至上、消费止上[3]19。这一社会通病也波及了大学校园,在大学生中也出现了高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非理性行为。消费要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可是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为了满足自己非理性的物质需求,他们或者是不断向家长伸手,甚至用不正当手段寻求物质刺激,在对物质的追寻中突破了道德底线。为此,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这一点,从现实生活出发,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明白“当代的实践越来越说明,人们在无尽的物质追求下,因丧失其精神而深感痛苦、悲哀、孤独与失落。人们怀着深深的精神饥渴。越来越趋向于从各种善念、善行,从各种理想、信念中,乃至从宗教、神坛中摆脱物质的枷锁,找回失去的精神”[3]34。大学生作为一个已经走向独立之路的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素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家庭贫困,则积极乐观地面对,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快乐,用双手改变贫困,则可以从艰难的求索中体验成果的喜悦,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相信人改变不了环境,但却可以改变自己。如洪占辉等同学不但通过积极进取改变了贫困,还帮助了别人,学会自强不息。家庭富裕的同学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通过在生活中开展说服教育,发挥榜样的力量,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使大学生从不断提高自己的需要层次入手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脱离低级趣味。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动机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可是目前企业改制、机关减员增效和高校扩招的矛盾使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稳定情绪,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准备,或者是改变传统的就业思路,自己去创业,或到基层单位,到农村去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大学德育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涉及大学生择业观问题,而择业观的实质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传统就业观的改变,都需要德育工作者做出长期的努力,使大学生不要一味地追求享受,应该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在就业选择上,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到真正需要自己,能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的地方去。使他们认识到我国是农业大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去参与,更多大学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不但可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而且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农村条件相对艰苦一些,但是如果在农村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则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精神需要,达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协调统一。通过大学德育,也应重显我国传统哲学的价值,使学生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结语
目前大学德育乏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德育的繁荣与荒凉并存,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非理性的需要是大学生道德危机的主要原因,需要的错位则是大学德育失效的顽症。因此,只有回归理性需要,通过德育提升大学生的需要素质,关注大学生的特殊需要,使德育目标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才有可能使大学生走出道德危机,充分显示德育的魅力。
[1]刘雪苏.走出“围墙的德育”——从“三位一体”说开去[J].教育科学研究,2006(8):46-49.
[2]刘献君.德育研究要回到基本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4(1):63.
[3]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5]钞秋玲.浅议心育与德育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5(10):72-74.
[6]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382.
[7]杨李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J].现代教育科学,2006(3):83.
[8]孙宝志,景汇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年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1(5):97-98.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6.
[10]范海鹰.论高校教师的需要特点及其激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385.
[11]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