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03-03刘勇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治疗

刘勇等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12例,均给予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一次性矫正成功,且治疗总有效率达95.54%;所有患者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经过鼻内镜下分离处置后治愈,无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 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内镜;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5.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55-03

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是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疾病,较易导致鼻腔及鼻窦通气引流功能障碍,可以诱发慢性鼻窦炎[1-2],且两种疾病通常共同出现。因此临床对此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矫正鼻中隔偏曲,再行鼻窦开放手术,这样可避免鼻窦炎反复发作,利于提高手术疗效。本院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流脓涕等症状,且患者在手术前均经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其中,女39例,男73例,年龄15~63岁,平均(35.9±0.4)岁,病程为2~18年,平均(5.0±0.2)年。按照海口标准对慢性鼻窦炎进行分期分型,主要包括Ⅲ型5例、Ⅱ型3期8例、Ⅱ型2期16例、Ⅱ型1期27例、Ⅰ型3期12例、Ⅰ型2期25例,Ⅰ型1期19例。鼻中隔偏曲主要包括嵴突或棘突21例、后段偏曲42例、高位偏曲49例。所有患者皆首次施行鼻窦鼻腔手术治疗。

1.2 方法

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取平卧位,采用1%的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鼻中隔黏膜下浸润麻醉。在0°广角鼻内镜下施行手术,首先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按照患者鼻内不同偏曲部位进行矫正手术[3]。采用Killian切口切开并分离黏软骨膜,将偏曲部分在内镜下完整暴露,用同样的方法将对侧黏软骨膜分离,再将棘状突咬除或将偏曲软骨切除;对棘状突起与高位偏曲,完整切除偏曲部分中的软骨后方可施行修整措施,将其浸入生理盐水备用,等彻底矫正鼻中隔后再回填至原部位。

然后进行鼻窦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吸切器清除鼻腔息肉,切除钩突,根据影像学诊断和患者病情需要将前组筛窦、额窦、后组筛窦以及蝶窦开放,且将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中尽量保留中鼻甲。手术中要注意对鼻中隔黏膜进行有效保护[4-6]。手术完成后要检查患者鼻腔通气功能,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填塞双侧鼻腔1.5~2.0 d。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7 d,必要时加用止血药物。术后每天鼻腔冲洗1次,连续1周,每周鼻内镜下随诊,并清理鼻腔1次,发现鼻腔粘连应及时分离,连续4周后改为每隔2周1次,直到患者术腔上皮化才可停止。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良好,没有脓性分泌物,同时术腔黏膜出现上皮化现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鼻内镜检查显示黏膜水肿或有肉芽组织,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存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显示窦口较为狭窄或阻塞或出现术腔粘连,存在明显脓性分泌物[7-9]。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皆一次性矫正成功,其中显效9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

2.2 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患者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经过鼻内镜分离后均治愈,无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发病机制,通常是由鼻腔通气引流功能障碍导致,同时与变应性疾病以及空气污染所引起的一些炎性反应有关,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嗅觉功能障碍、脓涕、头痛以及鼻塞等[10]。而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在临床也较为常见,由于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偏曲导致受压后的中鼻甲出现外移现象,而这又导致同侧中鼻道更为狭窄,进而增加鼻气道阻力。鼻中偏曲对侧有可能出现代偿性改变,对窦口鼻道中复合体部位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与鼻窦通气造成直接影响[11-12]。一旦鼻窦正常引流出现障碍将导致患者出现鼻窦炎现象。相关研究表明,鼻中隔偏曲及慢性鼻窦炎在解剖位置及病因学方面关系较为密切,前者对鼻窦手术操作有阻碍作用,在术后亦会对鼻窦及中鼻道的引流、术腔清理造成直接影响。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适宜方式为手术。

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时,因为筛窦与其附近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术野不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无法仔细辨别蝶窦以及筛窦等解剖结构,鼻中隔后部黏骨膜剥离时较易误伤正常组织,且无法彻底矫正,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在该类疾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内镜下术野清晰,可清晰分辨白色骨质和黏骨膜,进行分离操作时较少出现黏膜损伤现象,可有效降低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3-15]。特别是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首先矫正鼻中隔偏曲,之后再施行鼻窦手术,将病变组织清除,解除阻碍引流与通气、导致鼻气道阻塞的因素,同时把鼻腔手术的操作空间及操作视野扩大,便于鼻窦手术操作及术后换药,避免鼻腔出现粘连现象,改善嗅觉及鼻腔通气状况的同时,大大降低鼻窦炎复发率。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发现,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皆一次性矫正成功,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联合手术对临床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更高,需要熟悉鼻腔解剖结构。且施行鼻窦手术时一定要有效保护中隔黏膜,以免出现黏膜擦伤现象,术后清理术腔力度要适当,以免误伤鼻中隔。术中要按照鼻内镜检查结果及鼻部CT检查结果将患者偏曲部位完全暴露,要准确无误地将偏曲结构切除。还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骨性结构与鼻中隔软骨,避免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现象。本研究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原因可能为该3例患者鼻腔较为狭窄,提示手术时应注意仔细操作,视野不明时不可盲目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汉林.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联合鼻内镜手术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3,26(7):480-481.

[2] 赵路强.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62-163.

[3] 黄宾.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70.

[4] 刘亚南,范崇盛,薛柯凡,等.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或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76-78.

[5] 梁建平,袁弘,何宁,等.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的联合鼻内镜手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6] 李株坚,木丽阳,牟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64例[J].人民军医,2003,46(10):596-598.

[7] 刘建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4):432-433.

[8] 陈发健.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76-177.

[9] 许代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38-3340.

[10] 何清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3-5.

[11] 陈远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94-2895.

[12] 黄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37-38.

[13] 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

[14]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5] 李清波.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113-114.

(收稿日期:2013-12-09 本文编辑:魏玉坡)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联合手术对临床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更高,需要熟悉鼻腔解剖结构。且施行鼻窦手术时一定要有效保护中隔黏膜,以免出现黏膜擦伤现象,术后清理术腔力度要适当,以免误伤鼻中隔。术中要按照鼻内镜检查结果及鼻部CT检查结果将患者偏曲部位完全暴露,要准确无误地将偏曲结构切除。还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骨性结构与鼻中隔软骨,避免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现象。本研究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原因可能为该3例患者鼻腔较为狭窄,提示手术时应注意仔细操作,视野不明时不可盲目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汉林.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联合鼻内镜手术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3,26(7):480-481.

[2] 赵路强.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62-163.

[3] 黄宾.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70.

[4] 刘亚南,范崇盛,薛柯凡,等.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或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76-78.

[5] 梁建平,袁弘,何宁,等.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的联合鼻内镜手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6] 李株坚,木丽阳,牟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64例[J].人民军医,2003,46(10):596-598.

[7] 刘建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4):432-433.

[8] 陈发健.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76-177.

[9] 许代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38-3340.

[10] 何清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3-5.

[11] 陈远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94-2895.

[12] 黄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37-38.

[13] 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

[14]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5] 李清波.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113-114.

(收稿日期:2013-12-09 本文编辑:魏玉坡)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联合手术对临床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更高,需要熟悉鼻腔解剖结构。且施行鼻窦手术时一定要有效保护中隔黏膜,以免出现黏膜擦伤现象,术后清理术腔力度要适当,以免误伤鼻中隔。术中要按照鼻内镜检查结果及鼻部CT检查结果将患者偏曲部位完全暴露,要准确无误地将偏曲结构切除。还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骨性结构与鼻中隔软骨,避免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现象。本研究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原因可能为该3例患者鼻腔较为狭窄,提示手术时应注意仔细操作,视野不明时不可盲目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汉林.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联合鼻内镜手术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3,26(7):480-481.

[2] 赵路强.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62-163.

[3] 黄宾.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70.

[4] 刘亚南,范崇盛,薛柯凡,等.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或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76-78.

[5] 梁建平,袁弘,何宁,等.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的联合鼻内镜手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6] 李株坚,木丽阳,牟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64例[J].人民军医,2003,46(10):596-598.

[7] 刘建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4):432-433.

[8] 陈发健.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76-177.

[9] 许代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38-3340.

[10] 何清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3-5.

[11] 陈远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94-2895.

[12] 黄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37-38.

[13] 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

[14]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5] 李清波.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113-114.

(收稿日期:2013-12-09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治疗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