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传染性病害的鉴别诊断

2014-03-03冯国明

乡村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病状病部状物

农作物传染性病害的鉴别诊断

一、真菌性病害

1.病状。真菌病害多数是点发性病害,以茎、叶、花、果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局部斑最为常见,如斑点、条斑、枯焦、炭疽、疮痂、溃疡等,其次是凋萎、各种变态及矮化等畸形。

2.病症。病部中后期大多长有霉状物、霜状物、粉状物、锈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等。

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发病初期常有发病中心,多有随风向传播蔓延的趋势。阴雨高湿、苗势嫩绿、披叶郁蔽、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等有利于多数真菌病害的发生。

4.传播和侵染。真菌病原主要借气流(风)和雨水溅射传播,少数真菌(如锈菌)还可通过高空远程传播。真菌孢子落到寄主上后萌发芽管直接贯穿表皮侵入,或经由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在作物生长季节迅速繁殖、重复侵染。

二、细菌性病害

1.病状。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斑点)和萎蔫两大类型,多数是点发性病害,以条斑(平行斑)、角斑(网状脉)、腐烂、枯萎等最为常见。病部多呈水渍状,对光观察有透明感,腐烂组织常黏滑并有恶臭,枯萎组织的切口常泌出混浊液。

2.病症。病部在高湿或晨露未干时分泌出淡黄色溢滴,即菌脓,干后呈鱼子状小胶粒或呈发亮的菌膜平贴于病部表面。

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发病初期有发病中心,有随水流方向传播蔓延趋势,地势低洼、深水灌溉、苗势嫩绿、披叶郁蔽、大风暴雨和水涝有利于发病。

4.传播和侵染。植物病原细菌的田间近距离传播主要依靠雨水、灌溉水、流水、昆虫、线虫和人的农事操作等,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通过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及人的商贸活动等。病原细菌接触寄主后,经由伤口或自然孔口(水孔为主)侵入致病。病原细菌在作物生长季节繁殖迅速,不断进行重复侵染。

三、病毒和植原体病害

1.病状。多数是系统侵染的全株病害。初发时常从植株个别叶片或枝条开始,随后发展至全株,以枯斑、花叶、黄化、矮缩、簇生、畸形等最为常见。

2.病症。病部外表不显露病症。

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病株分布分散,病健株明显交错,无发病中心,但田边四周时常较重。该病常与某些昆虫的发生有关或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干燥环境往往有利于此类病害的发生。

4.传播和侵染。除可通过枝叶摩擦传染和嫁接传染外,许多病毒还能借昆虫传染。在传毒虫媒中,以蚜虫和叶蝉为主,蚜虫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四、线虫病

1.病状。多数病株全株呈慢性营养不良,叶片均匀发黄、稍萎垂,生长衰弱,植株矮小,根部变色或出现瘿瘤,症状以局部畸形为主,危害部位大多数在地下根部。

2.病症。病部外表一般见不到病症。

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线虫病多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初发年份田间常成团、成块分布,以后多随土壤传播而分散。气候干燥、通气良好的沙壤土条件利于发病。

4.传播和侵染。线虫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土壤、水流、人畜活动和农具等,远距离传播主要借寄主植物种子(混有虫瘿子粒)及无性繁殖材料的调运。●

冯国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131300

猜你喜欢

病状病部状物
碧桃穿孔病的防治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思维可视,让“写清楚”有迹可循——以教学状物作文“我的植物朋友”为例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探究
马属动物肠阻塞病因及诊疗措施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