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及建议
——以濮阳县为例

2014-03-03王周峰

乡村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濮阳县大户种粮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及建议
——以濮阳县为例

种粮大户是我国农业生产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承担者。为深入了解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我们以河南省濮阳县为试点,对部分种粮大户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一、濮阳县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现状

濮阳县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处于初始阶段,规模化种植时间短,农业机械偏少,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时间以短期流转为主,而租金方面随意性也比较大,这种短期性和投机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种粮大户的生产发展。

濮阳县的种粮大户在经营规模上具有较强的扩张意识,90%的种粮大户在谈及今后的生产打算时,均表示在生产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该逐步地扩大种植规模,以提高耕地的规模效益。

二、濮阳县种粮大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规模化经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远多于农户分散生产需要的资金,而贷款又非常难,筹措资金成了种粮大户生产经营中的头等大事。

2.粮食生产风险大,农业保险普及率低。当前,种粮大户们在生产中抵御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的能力还不强,而农业保险在濮阳县的普及率很低,90%的种粮大户未能购买农业保险,所受损失只能独自承受。

3.不能得到国家各项种粮补贴。种粮大户们种着流转来的耕地,承担着农业生产的各类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但国家下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都直接打入了原土地承包者的账户,这与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不一致的,也使实际耕种土地的种粮大户们产生很大意见。

4.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是灌溉、排涝设施不齐全;二是没有生产路或生产路年久失修,不便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三是田地不成方,不平整,有的种粮大户仅在土地平整上的投资就有几十万元。

5.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濮阳县多数种粮大户处于大规模经营耕地的初始阶段,没有充足的资金购置足够的农业生产机械,导致机械化作业程度很低,而劳动力的工钱又不断攀升,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6.土地流转不规范。在实际运作中,多数种粮大户与流转耕地的农户只在口头上约定流转期限和费用等,很少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协议)。即便有合同的,也存在不规范、不清晰或者由村民小组、村委会与种粮大户签订协议等问题,时常因地块边界、流转价格、利益分配等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

三、促进种粮大户生产发展的几点建议

1.制定和出台有关支持种粮大户发展生产的金融政策。种粮大户贷款难,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风险大、无合法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者,其所承包的耕地以及耕地里的农作物又不能用于抵押贷款。因此,要尽快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贷款难”问题。

2.建立快捷有效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应建立和完善各乡镇乃至全县范围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保证耕地的供需双方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从而确保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土地流转的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

3.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把各项补贴发到真正的粮食生产者手中,切实发挥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各项粮食补贴是国家为了补偿种粮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并使其获得适当利益,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实际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确保粮食产量和价格的稳定。因此,应及时研究制定和调整有关土地流转后各项种粮补贴合理发放的政策,以起到调动土地实际经营者的积极性。

4.加大对种粮大户的生产技术指导。种粮大户较一般农户更易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对种粮大户进行培训,着重介绍农业生产新形势、新特点、新技术,主动及时地上门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5.提高政府对农业生产灾害的预警水平,增强种粮大户抗灾防病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加强对各类灾害性天气、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的监测和预警,使种粮大户尽可能地减少因极端天气和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6.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应有计划地向种粮大户倾斜,帮助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三化”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王周峰 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局 457100

猜你喜欢

濮阳县大户种粮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濮阳县
画画就如种粮
濮阳县
船祸
濮阳县开展计生家庭精准扶贫摸底工作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