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追梦人赖天利:
2014-03-02蔡晓梅受访者供图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幼儿教育追梦人赖天利: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赖天利,1969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园长,“重庆市特级教师”、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重庆“十佳园长妈妈”,是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西部幼儿教育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优秀巾帼志愿者、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重庆市大渡口区十佳文明市民、创业女性、感动型人物、学校民主管理好领导等荣誉。
追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件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的事。有时间的时候没行动,有行动的时候没效果,有行动又有效果的时候没心情。有行动,有效果,有心情的时候又不一定有勇气。时间,行动,效果,心情,勇气,追梦的过程中,你,还差什么?而赖天利告诉我,她什么都不差,唯独时间。今年45岁,对于还有追梦的人来说,并不年轻。她还有好多事没做,好多梦想没有实现。
下午三点,辗转几个小巷,远远听见孩子们的喧闹声,一座铁门紧锁的彩色风格庭院在暖阳中安静的矗立着,绿油油的爬山虎缠绕在一侧墙面上,周围几栋老房子围绕在四周,与这里鲜艳的颜色显得格格不入。恍惚,是这座有生气的庭院带活了周围所有的建筑。铁门右侧墙面上“重庆市示范幼儿园”“重庆市著名幼儿园”“大渡口幼儿园”“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园”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
此刻,孩子们的笑声更近了,似乎走进的不是幼儿园,而是梦想中的童年。穿过偌大的操场,转角来到楼梯口,至二楼园长办公室,赖天利正伏案忙碌,身着大红色衬衣,精气神十足。随后,关于幼儿教育追梦的故事娓娓道来,我是那天唯一的听众。
轨迹
工作四年,赖天利成为园长助理,再四年后,成为副园长。2001年5月份正式成为行政园长。那一年,她仅31岁。
1984年初夏,在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门口,高音喇叭不断重复着欢迎新同学的到来,15岁的赖天利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盘算着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幼儿教学专业学习。“专业”这个词在赖天利眼里一直到如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因为只有专业才能更好的从事这个行业。
四年后的盛夏,在大渡口幼儿园门口,孩子们的嬉笑声夹杂着哭闹,19岁的赖天利带着所学的专业理念踏入这个即将让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领域。在这里,她每天跟着前辈学习授课,与小孩们打成一片,唱歌、跳舞、游戏、然后关注每一个的小孩的喜好。很快,她喜欢上了这种生性浪漫的生活,一待就是好几年。
在热闹的氛围中,她一边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一边开拓事业的发展。1989年,依托专业的素养,除了授课以外,赖天利开始进行重庆市的科学研究课题《关于幼儿音乐审美的研究》。她源源不断的思绪迸发,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点子应运而生,引起了教科院教研员潘光玲的注意,随后潘光玲每周一都到幼儿园来看她的活动,进行点点评。在潘光玲的指导下,在那几年的时间里,赖天利的专业成长得很快。
工作四年,赖天利成为园长助理,再四年后成为副园长。2001年5月份正式成为行政园长。那一年,她仅31岁,这对于很多园长来说是相当年轻的一个年纪。赖天利从一开始就很投入的进行科研,她看到了科研带给自己的成长,收获颇丰,从开始到现在,她的科研从未停止。“八五”直至“十二五”共参与近10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荣获数项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编写重庆市幼儿园地方教材《幼儿园活动发展课程》《幼儿园素质教育统整课程》等。
一年中的大半时间,赖天利都在做科研调查,虽然此时她已开始从事行政管理。2003年,赖天利被评为直辖后的第一位特级教师,而这些都受益于科研。“始终跟老师和小孩们在一起,能够时刻捕捉老师们的专业成长过程。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或者家长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把这些作为自己的管理依据,在理论层面上不断做提升,再借鉴到我的科研工作当中。”
对于行政园长来说,赖天利认为这不仅仅是分管一个人,分管一个物。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在遵循自己的理想,在学术上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是很专业的,有非常完善的系统教学,怎么通过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去了解小孩的状态,学会观察,小孩们的行为背后透出的是一种什么心理感受,这些都是很科学专业的,而不是凭经验凭自己的感受。”
因为了解,所以她更加珍惜这个专业。
“从行政到教育,得到家长认可度高,自己没有放弃过对专业的追求,专业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转变
随着时间的积累,赖天利也发现仅仅单纯的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的智慧,而这就需要理性的思考。
刚当上园长的赖天利是实实在在的感性主义者,有着很多大想法,也很想对幼儿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阔步向前。在此之前她看到了前辈们的不足,想一股脑全部改变。但是当理想照进现实之时,却是骨感的。
在教师的管理上,赖天利想通过最专业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幼儿园的学术风格,可以说当时的她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因而对学校老师有着高质量,严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状态,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像自己一样的专业。赖天利眼看着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黯自神伤,忧心忡忡,另一方面老师们的压力也逐渐变大。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充满想象,慷慨激昂,一个思绪的迸发都能联想着怎么去改造世界。后来才知道这些你脑子里的这些想法其实只是因为对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深刻。等你了解以后,才能找到问题的所在。
于是,慢慢的,赖天利放慢了脚步,不再冲动,不再感性。与此同时,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老师们成长迅速。从那个时候开始,随着时间的积累,赖天利也发现仅仅单纯的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的智慧,而这就需要理性的思考。
“也许冲动能让我们敢于挑战,但是冲动过头就会让自己多走一些弯路,也会栽了跟头。必须懂得理性思考,借助理性知识,甚至是借鉴企业管理,而不是靠自己的一时冲动,唯有智慧型园长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大渡口幼儿园。”
此时,理性的思考让赖天利明白自己也必须面对现状,大渡口幼儿园虽然是公办园,但是硬件条件上与其他幼儿园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硬件条件无法比拟的情况下,只能立足自己的现状,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未来,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而现状就是充分发展大渡口幼儿园的软件教育。以此为特色,壮大自己的队伍。”
于是,赖天利又迈出了她追梦的脚步。
扩园
赖天利深知多办一个园就多了一份责任。
2004年,当年的大渡口,只有赖天利所在园一所公办园,教育资源匮乏,很多普通家庭享受不到良好的幼儿教育资源。多年的管理经历,让这位年轻的追梦园长开始了新的规划——把自己的优质资源进行扩大。她开始着手创办分园,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这样的事为什么得不到上层的认可?赖天利深知自己所在园人才都不充足的情况下,还要扩大规模,多办一个园就多了一份责任,无形中多了一份风险。在加上当时改革的力度并不大,很多地方的想法也都较保守。赖天利也充分理解不被赞同的现实情况。
面对眼前的困难,如何突破成为赖天利首要考虑的问题。思虑再三,赖天利找到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小秋,听闻她是一个非常有开拓精神的女领导。两位女性初次的接触便成就了一场思维的契合。在听到赖天利的想法后,刘小秋当即表示支持。并连同书记、区长进行考察,分园的创立终于有了眉目。但启动资金如何解决又成了一道门槛,此时这位勇敢的追梦人不得不放慢了脚步,是找投资,还是去教委申请拨款?而这些都并不容易,几次交涉未果后,赖天利决定自筹启动资金,找到学校的老师们,虽然前景堪忧,但老师们也都非常支持。冒着风险,位于大渡口新城的分园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1年后,分园爆满,赖天利认为这些都源于大渡口幼儿园的品牌效应。
此时,幼儿园又面临被搬迁的噩耗,毕竟这个老园太陈旧,但搬还是不搬一直没有敲定,面对如此情况,赖天利总觉得不能一直等政府的决定,等下去的结果可能又有一大群的片区小孩受到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一次,赖天利主动出击,开始下一所分园的创办。
因为大渡口幼儿园的口碑、教育理念、还有责任感很快打动了大渡口双山片区的东海开发商。2013年3月大渡口幼儿园第二个分园正式开园。1年后,双山幼儿园又爆满。赖天利带领下的三所幼儿园形成老城、新城、双山“三足鼎立”的局面,大渡口幼儿园公信力,口口相传的教学模式让原本开园只有五十名学生的分园爆满。
每办一个分园,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赖天利还是勇往无前,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在这里,只是希望能让幼儿园办得越来越好。虽然再过不久,她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仍会一直战斗到最后。
公平
不管什么身份,都应给予一样的教育,才是对每个人的尊重。如果教育都在分三六九等,这个均衡怎么去完成?
2007年赖天利到城口支教半年,脚步遍及城口县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看到0-6岁儿童生活的环境之恶劣,更别说教育的环境,对比农村和城市差距,赖天利心里的凄凉无处述说。她在问自己: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均衡教育?这也许是一个无人能回答的问题,也必定是一个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些现实情况赖天利深知以她个人的力量什么也做不了,唯有尽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回来之后,赖天利所在幼儿园承担了全区的各种培训,定期开放幼儿园,并提供课程改革实录,这也无形中承担了很多本是由教研部门或者大学院校承担的培训任务。扶持、帮助、引领同行们能够朝着规范专业的幼儿园方向发展。
在谈到这位追梦园长的梦想时,她说,每个小孩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这就是我的梦想。“不管什么身份受到一样的教育,才是对每个人的尊重。如果教育都在分三六九等,这个均衡怎么去完成?”
梦想整个教育实现公平,对于赖天利来说工作起来也就更轻松了,不会花很多精力顾及这个关系迎合那个关系,只有很纯粹地做教育,而她也就能把专业用在实际的教育中,让每个人都享受公平的教育。虽然在整个大环境下不能实现,但是在赖天利办学理念泛爱泛育中,就在推进这种思想。至少三个园点,几百个小孩都享受着平等的教育。没有实验班的收高费,没有班级与班级的差异,没有设备设施的差异,没有老师的差异,没有家庭背景的选择,没有父母文化差异,只要小孩进入幼儿园都要对他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没有选择的爱。
“每个小孩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互相接纳,包容,在我自己的园,努力实现公平,最大的限度的实现教育的公平。”
今年45岁的赖天利,一直在幼儿教育追梦的道路上前行,而追梦又是一个夹杂着惊喜与失意过程的集合体,心境好,挫折也可以变成轻描淡写;心境差,再小的失意也会成为致命打击。我想,赖天利追梦几十年中,拥有童心一般的心态是让她成功致胜的法宝,也是你我值得学习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