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锡峰:不走寻常路,是高度也是风度

2014-03-02孙建和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格战亚太重庆

文/孙建和 图/受访者供图

刘锡峰:不走寻常路,是高度也是风度

文/孙建和 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刘锡峰,31岁,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现为重庆市亚太水工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年夏的一天,从俄罗斯回国的刘锡峰,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到一家金融公司实习,却整天在自家工厂里闲逛,在车间跟工人闲扯,在销售部跟人分析市场行情,侃得头头是道,并不时在手机上记录。

“不是介绍你去一家风投公司实习吗?你吊儿郎当地闲逛什么?”看到儿子有些“不务正业”,满工厂地乱窜,父亲刘亨益一脸的不爽,并质问刘锡峰。

“风投公司,我就不去了,天天面对枯燥的金融数据,感到厌倦,我想子承父业。”刘锡峰小声争辩,可父亲不容置疑,抬腿一脚,刘锡峰一个踉跄,随后小步跑开。

这是刘锡峰回国的第一堂“实习课”,此时,他已在圣彼得堡大学完成了国际金融专业的本硕连读,即将毕业。

遭训斥后的刘锡峰,仍然按照父亲的安排,于次日赶车到风投公司实习,一个月后,返回圣彼得堡大学提交论文。

逆境里谋生机

2008年夏,刘锡峰毕业回国,进入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做金融数据分析,同时兼市场调研和业务拓展。一年后,刘锡峰辞职,进入“自家”的企业,即重庆市亚太水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亚太”),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做起,企业法人和董事长是其父亲刘亨益。

刘锡峰称,2000年至2008年的“重庆亚太”,无论生产、经营还是销售,前景都不容乐观,研发和销售一直裹足不前。

“尽管开拓了很大的市场,但销售始终没有起色,究其原因就是竞争太残酷,甚至于血腥,不掌握核心技术,也无先进工艺,只能跟‘代加工’企业血拼价格。”

刘锡峰说,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很多时候是赔本赚吆喝,企业能维持正常运转实属不易。一些“代加工”企业,根本不具备研发、生产的实力,但其开拓市场不遗余力,唯一的法宝就是“价格战”,水处理设备所用钢板减料,厚薄程度根本达不到承诺的使用年限,净水设备所用的“海沙”是由鹅卵石粉碎后的砂砾代替,更无研发成本的投入,而“重庆亚太”的设备材质、技术和售后都有足够保障,这也使其在价格战中变得很被动、很受伤。

血腥无序的市场博弈,让刘锡峰的父亲变得心力交瘁,一年后,即2009年,刘锡峰进入“重庆亚太”,辅佐父亲刘亨益。

精于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刘锡峰选择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做起,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跑遍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并基于市场数据分析,结合政策研判,建言刘亨益:“停止价格战,主打技术牌,加快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说得轻巧,钱呢?没有人才,技术牌怎么打?”父亲满脸疑惑。

“没有人才,就跟高校合作,联合开发,小步快跑,积跬步至千里。”刘锡峰阐释。

从2010年起,即刘锡峰进入“重庆亚太”的次年,开始真正地进入角色,并担其企业生产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要职。

据介绍,“重庆亚太”成立于1998年6月,系由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1986年成立)、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主营水处理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

企业成立至2000年初,“重庆亚太”在全国仅有4家能够与之抗衡、规模较大的水处理研造企业,但随着政策利好,在短短几年内,全国的水处理研造企业成几何数暴增,但多是没有研发能力的代加工企业,擅长价格战,“搞砸一个品牌,再换一家,导致近年来的整个市场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当中。”刘锡峰说。

但水处理生产制造企业的增多,并未阻止国内水安全的加速恶化,以2012年为例,中国城市饮用水11.4%水源水质不达标,3.5亿农村饮用水不达标,特别是今年初的兰州饮用水苯超标事件,更将中国的饮水安全隐患暴露无遗,甚至有媒体指出国内的饮用水近一半不达标。

“水安全问题蕴含商机,但更是巨大的社会责任,‘重庆亚太’的成立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对水处理研发、制造、销售的业务进行剥离,专司做水工业,也是看准了未来的市场。”刘锡峰表示,市场是庞大的,关键是提档升级,这已经成为企业存亡的关键。

出国考察,北上南下,2009年,刘锡峰成为最为忙碌的人,年仅26岁的他已成为企业的顶梁柱,顺利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带领企业寻找一条转型升级的“非常路”。

刘锡峰说,“技术升级,投入大,风险大,这不是一条寻常路。避开价格战的硝烟,追求核心技术,这是高度,也是一种风度。”

“出格”的尝试

据了解,“重庆亚太”成立之初,参与了较多环保领域的市场开发,如噪声、废水、废气等,甚至跟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合作,开发油水分离项目,效益一度很好。但刘锡峰坚持做水安全的项目,加大研发投入,并持之以恒。

2013年初,重庆决定对广大农村实施饮水工程改造,力争3年时间解决500万人的吃水难题,这对刘锡峰来说无疑天赐的良机,他决定大展身手,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

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重新摆在了刘锡峰的面前,那就是价格战。

针对乡镇、农村居民饮水,多是修建小型水厂,水处理要求不太严格,也没有完全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无疑给众多厂家尤其是“代加工”企业可乘之机,人情推销、价格推销轮番使用,让一度信心爆棚的刘锡峰感觉到了挫折,暗地里沮丧不堪。

“怎么办?”2013年11月11日上午,刘锡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从未抽烟的他,扔了满地的烟蒂,人也变得憔悴。

“锡峰,实在不行,我们也降价吧?”市场部的老杨,站在门外,试探着询问。

就在这一年,刘锡峰仍固执地坚持技术升级,加快产品改造,特别是结合山区农村的用水实际,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截至2014年初,公司用研发投入的资金一度占到销售额的30%,父亲刘亨益称:这是一次“出格”的尝试,以往的研发经费往往限于15%左右,最多不超过20%。

但刘锡峰的坚持也终见成效,“重庆亚太”的净水设备凭着技术优势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迅速打开了区县乡镇市场。同时,随着对农村饮用水问题的深入解决,还衍生出针对地下水、地表水、矿山水等,形成系列产品。

时至今日,“重庆亚太”已成长为一个规模化的现代化企业,在刘锡峰的坚持下,培养了一个在水处理领域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型团队,公司旗下的水处理研究所由5名教授、3名副教授,2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已拥有40余项专利技术。

同时,“重庆亚太”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三个工程项目入选水利部《村镇供水工程设计100 例》。

“在亚太,我们是用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刘锡峰表示。

刘锡峰没有止步,从2013年末起,“重庆亚太”好讯频传,引来业内侧目——

2013年11月,与重庆师范大学签约成立水处理研究所,拉开了校企合作的序幕;2014年1月,与重庆师范大学签约,设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同年1月,研发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并与27家环保公司联合创立投融资平台,即重庆环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2月,“重庆亚太”、重庆师范大学、匈牙利水业集团签约,将在重庆组建水处理研发中心和项目合作中心。

刘锡峰表示,中匈联合技术推广和研发中心将在今年6月份成立,这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辐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整个西南片区,将联手打造西南最大的水处理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基地,通过内外并蓄、中西嫁接、资源共享,依托自有和国外品牌尽快占领高端市场,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研发、加工、生产、销售乃至出口快捷运作模式。

“我们还将与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各地的水处理研发中心。”刘锡峰说,目前,公司正努力开发软件服务平台,并与渝北区水厂达成合作协议,软件测试完成后,将从水源地、到水厂、到水处理,直至通过管网流进千家万户,都将实现动态的数据和影像搜集,未来将推广至主城各大小水厂,进而实现设备、服务、网络的集成销售。

反其道之布局

在一般人的固有思维里,市场做得越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意味着产品的销路和出路,占据市场就是把握了主动。刘锡峰反其道而行之,出人意料地压缩市场,重新对市场进行划分和调整,仅保留重庆、贵州、甘肃三个核心销售区域。用他的话讲,就是:做产品,就是做服务;做服务,就是做信誉。

刘锡峰表示,现在针对农村乡镇的布点开始压缩,主要针对大中城市的水厂进行市场布局。

目前,技术不是难题,创新不是难题,最大的难题是技术推广,刘锡峰坦言,“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但在实际运作中,客户更倾向于价廉质劣,这也给‘代加工’企业大打价格战开启了方便之门,究其原因,是政府层面的管理缺少追溯机制,尽管水安全和政绩挂钩,但能够保证一定时限内安然无恙就算万事大吉。”

刘锡峰说,个别“代加工”做砸了牌子,换个牌子继续做,“重庆亚太”不行,我们的目标是百年老企。除了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实施品质、高端、创新的市场策略之外,适度收拢市场,也是无奈的选择。“人员有限,物力有限,售后跟不上,只会砸自己的牌子,倒不如收拢市场,选定核心区域,再以点带面逐渐铺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据介绍,为做好重庆、贵州、甘肃三个核心市场区域的销售工作,“重庆亚太”将目标锁定于设计院、业主、高校,“业主就是我们的客户,也是宣传员,设计院和高校不但承担着研发的合作义务,还附带一定程度的市场推广。如校企合作,老师授课中引用我们的研发案例和数据,这无形中就是一种推广,和潜在客户的培养,同时,高校研发力量和设备都得到发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真正的双赢。”

刘锡峰说,随着政府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推进,政府将会把更多的职能下放给社会组织,充分调动社会的资源,在未来的市场维护和拓展中,“重庆亚太”还将发挥“水协”的作用,通过“水协”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来提高销售区域的水企、水务对新工艺、新产品的认知,并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在重庆、贵州、甘肃三地集中力量,加强市场公关,力争“运作一地,成熟一片”。

重庆市专家团队实地考察“重庆亚太”湖北谷城三万方大型工程

猜你喜欢

价格战亚太重庆
重庆客APP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Cartoons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从手机价格战所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