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穿行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2014-03-02蔡晓梅受访者供图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杨彬:穿行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文/蔡晓梅 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杨彬,1985年生,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同年入警,两次参加海地维和。现任重庆市公安边防总队执勤业务二科副营职检查员,武警上尉警衔;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先后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
初见杨彬,是在她重庆边防总队的单位里。此前,杨彬来到约定地点,将记者一行带入了这处庄重严肃的地方。武警守卫的自动铁门徐徐打开,身着橄榄绿色警服的杨彬飒爽英姿,嘴角上扬热情地伸出右手,此刻能感受到她那炽热的手心以及和煦的性情。她的身上,则有一些硬朗的线条,两肩的警衔在她一动一静之间,愈发清晰。
梦想萌芽
——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受小时候影响,对军人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1999年初夏的清晨,火车在轰隆隆的鸣笛声中即将出站,15岁的初中女孩杨彬带着对未知的向往,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所在的这列车厢异常温暖,大片绿叶拂窗而过,几只大雁翱翔于苍茫的天际。之所以温暖,重点在于,形单影只的杨彬身旁出现了一位身着军装,憨厚温暖的军人哥哥。一路上,孤单的行程因为有他的照顾顿时变得好玩。这个画面也成了杨彬脑海挥之不去的印象。
2002年9月10日,南方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杨彬憋红了一张脸,拖着个大箱子走进四川外语学院。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透过树叶间隙的斑驳阳光,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文艺小青年从此刻开始将迎来自己鲜活的大学生活。杨彬每天都能听到寝室外不远处传来部队训练硬朗的口号声,清晨出操,不间断跑步,仿佛人生充满着希望。自己弱小的身躯也备受鼓舞,军人的形象再一次深深映入杨彬的脑海。
大三的暑假,四川外语学院的女生寝室里,室友出游的出游,回家的回家,只剩下杨彬一人留在这里。结束一天实习工作的杨彬,疲惫不堪,早早躺在寝室的床上,盛夏的炎热将这个身材单薄的女孩热得不轻。左手拿着扇子猛扇风,右手随手拿起这期的《参考消息》阅读起来。翻阅了几页之后,杨彬的目光停留在一篇关于重庆民事维和警察的报道上,报道中详细叙述了他们赶赴非洲进行维和的故事。左手拿起的扇子不知不觉停止动作,杨彬此时忘却了炎热,被眼前报纸上的故事深深吸引。虽然这离她很遥远,但军人伟岸的形象此刻在杨彬的心里扎了根。
杨彬说的每一段记忆,每一段细节都铭记于心,她忘不了小时候那些点点滴滴的影响,所以才更愿意沉浸现在手上紧紧抓住的那点小梦想。她努力让自己的坦然,努力接近梦想。
入警培训
——大学毕业时,你有法语专业的优势,有很多工作机会选择,但为什么会选择边防警察这一职业?
——有一次部队来学校招人,说是有机会去海地。因为海地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去了不仅能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实现自己的参军梦、维和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入警了。
2006年,又一个夏天来临,似乎每一个夏天的到来都预示着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程,这一年的夏天也不例外。从重庆到上海,同样的炎热,不同的心情,杨彬来到上海边防总队教导大队。此时的杨彬有着一张讨喜的圆脸,小巧的下巴,灵动的双眼,秀气挺直的鼻梁,尤其还有白皙无暇的皮肤。来到上海之后,你会看见一群群穿着训练服稚嫩的面容,每天5点起床,6点出操,挣扎着进行跑步、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倒功等一系列入警培训,杨彬便是其中一个。
对杨彬来说在所有训练中最为困难的要数倒功,倒功训练是武警部队必训科目之一,是军体拳里专练倒地的动作。这项训练对于任何一个才从大学出来、身材瘦小的女孩来说都不容易。但为了完成训练,杨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训练场上,“嗙——嗙——嗙——”倒地的声音不绝于耳。“训练后,很累,也就吃得多,吃了再锻炼,结果长得就特结实,去的女孩平均长了20斤,我也从80多斤长到110斤。”此时的杨彬,身形、站姿、坐姿,因受训练的影响全都改变,那个瘦弱的女孩形象已不复存在。身形挺拔、脸庞刚毅、皮肤黝黑是她此刻的样貌。
雨中打靶
维和警察培训
——2007年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甄选队员,你那时候为什么想去参加?甄选过程又是怎么样的?
——刚完成入警培训,就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没怎么多想就报名参加了。原本要求有入伍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驾驶、射击等各种技能,才能报名。我很幸运的是,在语言特长方面占了一部分优势。选拔很严格,很多关卡。自愿报名,单位筛选,重庆总队筛选,集中培训,优胜劣汰,河北廊坊武警学院再次培训,联合国、公安部考试,最后确定名单。
2007年,北方的冬天显得尤为寒冷,杨彬即将开始河北廊坊武警学院的训练,垂在身体两侧的手紧紧握拳。这天清晨,北方的冬天开始飘起雪花,对于南方来的女孩们来说,看见雪的日子本应该是美好浪漫的。但现实状况是,天不亮,杨彬和其他女孩一样,5点半起床,熟练地穿好20多斤重的防弹衣,3斤重的防刺靴,戴上3斤重的头盔,外加一把95式自动步枪,全副武装合计30多斤。杨彬还没有来得及在镜子中看看自己的样子,急急忙忙跑了出去,开始5公里的晨跑。寒风呼啸而过,冷,是杨彬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冷,她不得不加快奔跑的速度,以此来温暖自己。
6点过结束晨跑,杨彬同室友急忙回到寝室,开始洗漱,打扫卫生,整理床铺,快速吃完早点。因为7点新的训练又在等着她们。相对于全副武装的晨跑,射击训练显得尤为艰难。寒冷的天气冻得两手僵硬,右肩上的步枪因扣动扳机后带来强大的冲力,杨彬的身躯不由得往后倾斜,每一发子弹都是对右肩的考验。
海地生活
——第一次去海地,那个年龄,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异地的生活,还是很难以接受,你怎么适应新环境?
——我是125人防暴队的5个执勤官之一,联海团(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的任务都是通过法语英语邮件的形式下达,我们5人翻译后上报大队领导。第一个月压力很大,比如上面来一个与几个国家防暴队共同参与的围剿任务,约定好时间地点以及特殊交待。如果因为我的失职翻译错了,我们一家去了,岂不是把我们的队员置于危险之地,成为肉弹,那后果将不可设想。我以前有时要失眠,在海地的第一个月,倒头就睡,根本没时间想适应与否,想的全是如何将业务赶紧熟悉起来。
除了工作,杨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天,杨彬早早地下了班,本应该是属于休息的时间,她穿上防弹衣,带上头盔,拿着出营区的单子给领导签字,因安全考虑,营区进出都特别严格。单子上详细罗列了这次出任务所需的物品,手枪、步枪、弹药、任务缘由等。
随后,杨彬与战友走出营地,来到市场,街上游手好闲的当地人随处可见,也会偶遇孤儿、社会团体前来寻求帮助,同行的队友不会法语,杨彬也不知真假,只能停下脚步与他们细细沟通。
不久,杨彬来到这次任务的终点:菜市场。杨彬这次的任务是陪同买菜的队友购买蔬菜、水果,并为其翻译。因为物资匮乏,海地蔬菜水果极度匮乏,一个番茄5块钱人民币,甚至还有泥巴饼售卖。“买菜也是任务,不能乱买,不能在小摊铺讲价。都是在正规的超市里买,但是你去超市买,也要去跟老板沟通,这个就得凭个人的沟通能力了。”因为海地的混乱,全副武装买菜也是成了杨彬的工作内容之一,在营区,你随时都可以看见这位飞奔着的女汉子为需要的人翻译、解释。
因为海地的物资匮乏,营区决定自己开垦菜地。种菜也成了执勤之后杨彬最为享受的一刻。杨彬是种菜队伍中仅有的几个“春长”之一,“春长”顾名思义给男队员带去春天般温暖的人。
营区与附近马场的关系很好,时不时从马场拉回来一大卡车马粪,因为种菜有评比,有了马粪就能种出好菜,马粪也成了各种菜小分队哄抢的宝贝,杨彬也在哄抢马粪之列。“海地全年高温,两个季节,夏天和大夏天。气候就是热和很热。任何一点小事都能让你发自内心的愉快,苦中作乐。”
在海地的8个月,营区种了几千斤蔬菜,小米辣、小白菜,小萝卜等异常美味。
女兵小队集体外出体验
部队在莱卡防暴处休息,枪不离手
海地遇袭
——哪些事情令你印象深刻,至今难忘,或者那里的人,或者是那里的事?
——海地不安定的原因之一是,海地前一任总统阿里斯蒂德解散部队,流亡海外。他解散了部队,没有把枪支弹药收回来,全部散落民间。再者海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贩毒贩枪活动猖獗。有一次,我们营区就遭受到了袭击,那次印象特别深刻。
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200公里远的南部城市莱卡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事件,整个城市陷入完全瘫痪状态。联海团紧急发出消息,询问中国维和部队愿不愿意前往支援。杨彬所在营区政委二话没说立马派出60人的战斗大部队前往莱卡进行支援。本部战斗力量因而削弱不少,再加上营区还有一部分队员外出巡查,剩下的全是后勤保障部队。
事发这天,杨彬从凌晨连续值班一直到早上8点,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室倒头就睡。10点刚过,杨彬的身体被强烈摇晃着,“彬,快起来,赶紧到枪械库领枪,做好战斗准备。”室友强而有力的语气让杨彬迷迷糊糊的思维立即清晰,来不及问缘由,健步如飞到达枪械库,防弹衣、头盔、枪、子弹,杨彬熟练的一一装备整齐。
在此之前的几分钟,营区菜地外面是一条人多热闹的主马路,敌人在暗,营区在明,你不知道哪边会有危险袭来,哨兵警惕地来回巡视。突然“嘣”的一声,前方一颗子弹向他飞来,哨兵反应很快,立即趴下,并迅速向指挥中心报告,“001,001,三号哨遭到枪击。”
此时,营区内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值班室里,杨彬全副武装高度戒备,一边猜测敌人出现的方位,一边盘算着怎么进行反击。
“当时子弹打中的位置正好是哨兵的脑门,眉心之间的地方。幸运的是我们营区的哨位全部用的防弹玻璃,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虽然这是一个营区,但是如果当地武装分子集成大队袭击我们,那就非常危险了,营区就剩这么一点人,我们的枪弹也是有限的,处于劣势,把我们包围很容易。”
幸运的是,这天激战没有发生,但此后不管吃饭、睡觉,就连洗澡,营区队员都将枪弹放在身边,以确保随时进行战斗准备。
回归平静
——回归平静的生活,不去远方,回归现实,没有未知的危险,觉得是幸福多一点,还是遗憾多一点?
——不会遗憾,就像一直绷着的弹簧,迟早会绷坏。尤其是在看见经历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贡献的队友牺牲后,我还能带着光环带着荣誉回来,倍加的感恩现有的生活。好好的过每一天,虽然平淡,但很真实,这就是小幸福,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2009年5月杨彬第二次踏上了前往海地的飞机,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突发大地震,三位跟杨彬有着共同梦想一起生活的队友英勇牺牲,这对杨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不是战斗伤亡,如果没有延长8个月海地维和的时间,那一天本应该是回国的时间,他们也将马上见到亲人,但是一切都错过了。”
2010年5月,从海地回北京的航班降落在首都机场,当飞机落地抖动的那一刻航班上所有人的眼里饱含泪水。炎热酷暑、天寒地冻的训练,杨彬没有哭;在动荡、战乱、贫瘠的异国他乡经历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杨彬没有哭;但回国的那一刻,热泪流淌于杨彬的脸颊。“终于回家了!”这是那天杨彬仅有的感受,心酸,遗憾都将留在心里。
生活不会向你承诺什么,尤其不会向你承诺成功,它只会给你意想不到安排。有时候你知道有的人已经失去,有的东西命中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对自己说:这就是生活,并以更多的勇气走向永恒。
杨彬在联海团大楼坍塌现场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