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明芳:心中有群众就有无穷动力

2014-03-02陈云树张福荣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3期
关键词:涪陵区扎根村官

文/陈云树、张福荣 图/受访者供图

贺明芳:心中有群众就有无穷动力

文/陈云树、张福荣 图/受访者供图

贺明芳(左)在便民服务大厅接待群众

贺明芳,重庆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毕业之前,她就选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当村官,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自己。2008年,她通过考核,被选派到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水源村担任主任助理。

这一晃,六年已经过去,和她一起选派的村官均已转任公务员,一些还遴选到区级机关、市级机关工作。而各方面出色的贺明芳却不改初衷,仍然扎根在基层。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和质疑,她却说:“工作哪里都是干,心中有群众就有无穷动力。”

她给孩子一个家,群众把她当家人

“大学生、小姑娘”,干部群众都这么叫她。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贺明芳是来“挣资历”的,有意无意都把她当“客人”。但是,这个四川妹子却不是这么打算的,她把自己的所有家当搬到了村里,在租来的住所里添置了锅碗瓢盆,安顿好吃住,踏踏实实开展工作。

村民们都吃惊地看到:贺明芳带着一顶草帽,怀揣《民情日记》,开始了水源村“村官”生活。大家想看看她能干什么?能坚持多久?经过走访,她很快发现全村留守儿童达73人,占到需要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1.8%!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缺少关爱和监护,厌学、逃学和辍学等教育问题十分突出。”贺明芳决定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做些实事。

2009年12月,贺明芳利用水源村公共服务中心,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帮助留守儿童课余阅读、课外辅导及心理疏导等。从此,水源村的留守儿童有了快乐的周末,贺明芳则没有了周末。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她专门为73名留守儿童建档,结对帮扶8名困难留守儿童,向他们赠送学习用品等。水源村“留守儿童之家”被媒体报到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市政协、市妇联等单位也向其捐赠了现金及各类学习用具,水源村“留守儿童之家”已成为附近孩子共同的家,2012年7月,被重庆市妇联命名为“重庆市十佳留守儿童之家”。

贺明芳“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的作风,改变了村民的成见,看到她扎根水源村的“架式”,尤其是她牵头办起“留守儿童之家”后,干部群众便把她当成了水源村的“自家人”。

她为群众付辛劳,群众给她留信任

“我来水源为什么?能为水源干什么?离开水源留什么?”始终是贺明芳经常反思的三个问题。“当好大学生‘村官’!当村官就要干实事!当不一样的村官!”始终是贺明芳自励奋斗的三个目标。

当好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贺明芳将青年特有激情挥洒在了水源村的田间地头。记得满满的4本《民情日记》,让她成为了水源村的“百事通”,她为水源村2248位村民建立“民情档案”,做到了“民情全知晓”;发放印有手机号码的《党群连心卡》1000余份,做到了“服务全天候”;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每周一天定点接访群众……五年里,她累计接待来访群众600余人次,走访群众2100余人次,10余件各类信访积案件得以化解,完成300余件全程代办事项。

干实事是贺明芳的一贯作风,村支两委在她的影响下干劲十足。五年里,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极大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107元增加到9960元,消除村集体债务20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水源村先后获得重庆市巾帼示范村、市优秀妇女之家、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市五好关工委等荣誉称号。

“当不一样的村官就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既殷实群众口袋又武装群众脑袋。”她如此说,更如此做。

2009年,水源村水稻病虫害稻飞虱大爆发,发展快、规模大,危害程度历史罕见。贺明芳利用互联网络,积极查找防治知识,组织村民连续奋战十余天,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此后,她意识到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应当提上议事日程。经过精心筹备,涪陵区唯一的村级广播栏目“水源之声”于2010年3月开播。贺明芳利用休息时间收集整理资料,每周星期天中午,高音喇叭就会传出各类惠农政策、涉农法规、农技知识、就业信息、党建新闻及天气预报等信息,村民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以听到贺明芳的“宣传”。受益于“水源之声”的科普宣传,全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家禽疫病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党员做示范、大户带农户,科学种养使农户增收不少。

贺明芳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水源村的党员群众更加信任她。2009年9月,党支部63名党员全票赞成她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0月,村委会换届选举,她当选水源村村委会主任;开展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以来,她每月都被党员评议为“优秀”;2012年2月,她当选区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并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

贺明芳组织孩子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扎根基层沃土,挥洒青春梦想

本已“跃出农门”的大学生,“回归”基层只是源于“暂时就业”的简单想法,扎根基层却是源于几年的农村工作的思想洗礼,源于对基层乡亲的情感升华。

2010年10月,两年大学生村官选派期满,群众又刚刚投下村委会主任的信任票,是回街道机关工作还是继续留村任职,她面临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选择。正当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龚越先和80高龄的婆婆借到“留守儿童之家”活动之机,送来了一篮柑橘、三两个土鸡蛋、四五个广柑。这些年经常会有群众给贺明芳捎去自产的蔬菜水果。面对水源村群众的真情和信任,回想两年多的历练和成长,她下决心留在水源村继续干!

这一坚守又是三年,到2013年11月,贺明芳在水源村任期届满,有了五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很多单位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大家都很好奇她会何去何从。她却给了大家一个意外的答案,在群众的拥护声中,她以高票数被推选为白涛街道建峰社区党支部书记,带着她的青春梦想继续扎根基层,走上了新的舞台。

建峰社区作为近年新成立的单位型社区,共有一万多人,贺明芳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连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10个居民小组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因地制宜的确定了围绕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目标,以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核心,突出文化型社区建设和数字化社区建设为重点,树立“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稳步发展,实现党组织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全覆盖”的理念,脚踏实地地开启了建峰社区快速发展的航船。

“力争用三年时间把社区建设成为党建更加扎实、民主更加健全、服务更加完善、治安更加良好、环境更加优美、居民办事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的新型社区。”她说道。

由于她在基层的突出表现,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2007-2010年度农村留守儿童优秀“代理家长”、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涪陵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贺明芳从独自在农村安家,到多次放弃去街道和区级部门工作机会,几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承载的不仅是事业心,更折射出她的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涪陵区扎根村官
唱村官
涪陵区农学会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培训会
众志成城 迎着困难勇战疫情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战疫窥斑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涪陵区阳光行政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