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宗教旅游开发定位

2014-03-02娜,李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态村西盟佤族

白 娜,李 海

(1.文山学院 政法经济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文山学院 财务处,云南 文山 663000)

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宗教旅游开发定位

白 娜1,李 海2

(1.文山学院 政法经济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文山学院 财务处,云南 文山 663000)

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是典型的佤族原生态珍稀村落,佤族生态文化富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通过以资源分析为研究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博航村寨与西盟及周边佤族村寨旅游产品并对比得出博航村适宜开发佤族宗教特色旅游的结论,以期为后续进一步打造该村优势的宗教旅行游览项目奠定基础。

博航;佤族宗教;旅游开发

云南西盟县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是一个佤族文化保存独特而完整的佤族村寨,是世界佤族研究中珍稀的原生态自然村落,是佤族原生态文化的遗存,有很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而言,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佤族文化旅游是对佤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深度研究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开发与利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13年博航村获得“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 荣誉。该村属于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虽然起步晚但恰好可以借鉴同类佤族村寨开发的经验,避免走弯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该村旅游开发的特色定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今后关于西盟佤族村寨旅游开发将集中在西盟佤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精品打造、西盟佤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开发与保护、西盟佤族村寨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西盟佤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佤族特色村寨与新型农村建设的耦合等方面。

一、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旅游资源调查

民族旅游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以民族经济为外壳,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活动。[1]106佤族文化在整个博航村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以及佤族宗教文化在佤族文化中凸显出强烈的旅游吸引力的判定,是定位旅游特色发展方向的依据。博航村旅游资源主要有自然景观:参天的大榕树,保存良好的森林,“山峦叠翠”“云霞雾霭”“日出夕照”“佤山云海”等景观。人文景观主要是依山林而建的佤族村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佤族民居建筑和佤族宗教活动。气候条件:冬可避寒夏可避暑,春秋适合登山锻炼身体及观光休闲活动。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据初步调查,本旅游区旅游资源在类型结构上包括8个主类,12个亚类,14种基本类型,31个旅游资源单体(具体见表1)。资源的分布遍及整个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呈现多样化特点,资源禀赋储量较大。

综合分析来看,博航佤族居民及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品位高,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标准,评价为五级旅游资源,另外佤山梯田、云海、桫椤树、古榕树科考观赏价值也较高。“山峦叠翠”“云霞雾霭”“日出夕照”“佤山云海”等山水气象景观以及生物、动植物景观不具备垄断性,遍及整个阿佤山自然旅游资源,为博航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基础条件。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博航村独特的佤族传统文化是旅游开发的异质性旅游资源,具有排他性和垄断性,所以从佤族文化入手,分析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旅游特色定位是一个方向。在佤族文化中,纵观独具特色的西盟博航佤族文化,不难发现从起源神话、传说,祖先崇拜、服饰打扮、起食饮居、建筑布局、主要传统节日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和博航村佤族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与西盟县景区对比分析

旅游和朝圣都为了追求真实的体验,朝圣所追求的是神圣的宗教信仰,而旅游者则是去寻找具有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方。[2]110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主要的吸引力在于游客对阿佤山自然、原始宗教和佤族人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恰好是游客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根据目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该村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见表2)。结合西盟县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使该村的旅游与县城其他旅游产品形成互补优势,扬长避短,又要使该村旅游发展成为西盟乃至整个阿佤山区旅游亮点。

综上所述,博航村与西盟县城周边景区对比,首先所有佤族相关景区普遍具有神、灵、奇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次,景区的主要景观基本上都有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如木依吉、爬街、勐梭龙潭佤族原始宗教、神潭等。但是这些宗教特色散落在佤族景区,没有一个集中反映佤族宗教旅游的项目场所,因此,依托“司岗里”将博航村打造成为阿佤山区佤族宗教圣地必将成为优势品牌。

表2 博航村与西盟县景区对比表

三、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宗教旅游开发优势

全世界25亿多宗教信徒的庞大人口基数,孕育着一个广大的客源市场,利用宗教文化建立旅游区是宗教旅游的一种规模经济方式,宗教旅游具有客源稳定,吸引力强,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的特征[3]260。博航村所具有的神秘传奇佤族宗教色彩,给人一种神、灵、幽的感觉。

西盟佤族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佤族相信万物有灵,在重大节庆时,要“剽牛”为村寨和家人求福,并以此为荣耀和美德。[4]229在人们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一切还没有被人认识的自然现象皆有灵魂。且认为鬼神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要吃要喝,鬼神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左右着人们的凶吉祸福,诸如刮风下雨、久旱不雨、打雷伤人、寨子失火、瘟疫流行等等,都是鬼神所致。因此,事无论大小,都要杀鸡占卜,预测凶吉,杀牲“剽牛”盟誓、祭祀,求神灵保佑,消灾辟邪,人畜兴旺,粮食丰收,寨子平安。[5]111-113在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中,以“莫伟其”神为最高的神祗,她是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至尊,人类的一切凶吉祸福都是由她安排的。其次是“勒依儿”神(家神),供奉在室内“鬼火塘”边的显著位置,主人在遇到生育、死亡、婚娶或建盖房屋,收买养子、奴隶时,要祭祀祈祷,祈求保佑。这些佤族的神话传说赋予了博航村“神”和“灵”。博航村森林遮天蔽日、林茂树荫,清丽幽奇、满山幽绿化为黛色一片,林间山花灿烂、鸟语花香,具有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博航村是佤族宗教文化探秘游、避暑避寒、春秋登山观光、康体休闲旅游度假的最佳之地。

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要打造“阿佤人民第一村”的旅游品牌,首先必须在资源特色方面避免与其他佤族旅游开发重复建设。自然旅游资源的品位与代表景观不具有垄断性,不能形成竞争优势。整个阿佤山区,包括西盟其他地区及临沧等地都具有同类自然旅游资源,因此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佤族度假产品、佤族乡村旅游产品、佤族观光旅游产品只能作为特色产品的辅助和补充,并不能凸显该村的旅游特色。其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上。佤族宗教文化特色鲜明,以目前中国大众旅游发展的水平和层次来看,结合大众旅游心理感知分析,游客对佤族的感知有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原始、神秘、人头祭为主的总体印象,主要集中在对佤族宗教的感知方面。同时佤族宗教恰好可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然而,在整个阿佤山区目前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佤族宗教旅游区,西盟以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为亮点,大力开发该村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将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佤族旅游产品,成为佤族宗教旅游圣地。

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宗教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举办佤族宗教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对旅游者而言,吸引力大,参与性强,受价格影响因素较小,同时也是一种集中感受佤族文化特色、认知社会特点、享受娱乐真谛的机会。要策划“木鼓节”“新水节”“剽牛”“新火节”“新米节”“佤族美食品尝”“拓展训练”等旅游活动,融“庆”“游”“娱”“购”“赏”为一体,成为博航阿佤文化旅游区的一大旅游亮点。第二,策划佤族宗教旅游项目。在博航村已有的宗教祭祀活动的基础上开发祭木鼓、剽牛、人头祭、砍牛尾巴、鬼林特色宗教旅游项目。第三,设计博航村佤族宗教文化游览线,重点开发宗教专题路线,分为村内、镇内、城内、省际不同层次的路线。村内可以从村寨门进入,开始佤族宗教文化之旅,观木鼓房、剽牛、鬼林,感受佤族原始神秘的土著宗教文化。镇内市中心区——龙摩爷圣地——永克落木鼓房——博航佤文化生态村——里坎喃朵塔——三佛祖遗址等。

综上所述,在旅游开发当中,一个旅游区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旅游特色定位,特色是旅游现象的本真,所以特色定位是第一个重要的环节。博航佤族宗教旅游一方面可突出佤族文化的特点,也可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更要与西盟、临沧等地佤族旅游产品形成联动作用,形成以佤族盟誓文化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佤族精神景观。西盟博航阿佤文化生态村特色定位为宗教文化旅游,那么博航佤族宗教特色旅游产品项目开发就是紧接着需要大力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周大鸣.人类学与民族旅游:中国的实践[J].旅游学刊,2014(2):103-107.

[2] 催庆明,徐红罡,杨杨.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学刊,2014(2):110-116.

[3]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 云南省旅游局.云南景区景点导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郭锐.佤族木鼓文化研究综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2):111-113.

[6] 朱春玲.浅议西盟佤族文化的发展[J].文化视野,2012(4):223.

The Orient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Ximeng Bohang Awa Cultural and Ecology Village

BAI Na1, LI Hai2
(1. School of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2. Finance Department,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Ximeng Bohang Awa Cultural Village is the typical original rare village. The village with a hu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s full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and has obvious nat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dvantag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ourism products of Bohang village, Ximeng and the villages around it. Comparing the two areas, the autho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Bohang village is suitable to develop Wa religious tourism,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building of the village’s advantaced religious tourism project.

Bohang; Wa religion; tourism development

F592.774.4

A

1674-9200(2014)04-0102-04

(责任编辑 杨爱民)

2014-03-21

白 娜(1984-),女,宁夏石嘴山人,文山学院政法经济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李 海(1976-),男,云南玉溪人,文山学院财务处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财务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村西盟佤族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西盟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究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
工会只会做好事——普洱市西盟县勐梭镇孟梭社区工会小记
振兴发展铸辉煌腾飞佤山奏华章
——庆祝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第五届中国佤族木鼓节
循环生态自然村国内外研究现状
《滇池》文学杂志在滇缅边境西盟建联络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