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4-02-28张云全袁文艺梁可莹

关键词:暑期社会公共部门第二课堂

张云全,袁文艺,梁可莹

(湖北经济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本文以武汉市几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题导向”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专业课程设置、对学校培养计划的看法、对老师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建议以及对自我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部门对公共管理人才知识、能力、技能、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与高校培养模式的对接情况,为优化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调研过程中,选择若干武汉高校(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教师以及公共部门这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问卷数据,二是访谈数据。此次调查共发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达到100%;其中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85%。之后对数据进行了汇总,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绘制图表。实际部门方面,与湖北省民政厅、武汉市地税局、江夏区民政局的相关领导进行了结构式访谈,并记录相关信息,用于后期数据的对比分析。调查的主要数据见图1,图2。

二、人才培养的问题:两个脱节

(一)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从理论上来讲,管理是人类对自身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过程。中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管理中的社会矛盾将在公共管理领域集中显现,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公用事业改革、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政府部门的机构改革等,这些焦点问题说明了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因此,公共部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需求迫在眉睫。

图2

然而,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达不到要求等问题突显。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限制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公共部门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形成偏差,出现了公共部门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不和谐。

(二)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

所谓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就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以及在生活中所想的运用到社会中,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评价,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评价。

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把所学所想用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扩大视野,培养并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专业实习则是学生进一步接触公共部门,了解公共部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了解政府,走进政府,养成了解国家时事的习惯,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然而,在对各大高校学生的访谈中,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不满意,认为从其中学到的很少,甚至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都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专业实习机会,大部分同学认为作用不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这就形成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能力的分析,着力解决“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两对矛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两个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的地位,丰富其内容。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第一,在主客体关系上,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教学目标上,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第四,在教学管理上,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有利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类教学模式中比较,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模式。

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减少公共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学分上都占总数量和总学分的半壁江山,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第二,减少政治学课程学分或数量,增加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分或科目数量。面向公共部门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逻辑递进的系统,各课程之间应体现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逻辑递进性,作为对政府部门工作很有帮助的管理学类课程,应该增加其课程数量或学分。第三,增设实践实验类课程,培养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创新考核模式。第一,创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机制。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开卷、面试、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操作测评、平时听课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第三,改革“一考定成绩”的规则,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和评价,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读书笔记、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研究。

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升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一,把第二课堂提升至与第一课堂同等的位置,重视第二课堂对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二,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更广阔的锻炼自我的平台。第三,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第四,引导学生总结参与第二课堂的收获,做到有参与就有收获。

(二)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基地化建设有利于给予学生更加稳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第二,培养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热情,完善管理机制。对学生热情的培养是达到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应有作用的基础。第三,健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践成果与实习结果的充分肯定。

完善专业实习。第一,大学生应当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把心态放平,调整对实习的看法,不能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没有能力完成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而是应该坚持从琐碎简单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第二,学校提供扶持。首先强化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把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再次,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双向导师制度。最后,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相关公共部门共同建设实习培训基地。第三,公共部门建立与高校专业对口实习制度。公共部门应针对与之合作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制度。

(注:本文是湖北经济学院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面向公共部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面向社会管理的公管类本科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B080)

[1]袁雪艳,宋翠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建议[J].青春岁月,2013,(19).

[2]包海芹.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高校——国家学科基地政策案例的分析[J].高教探索,2008,(1).

[3]杨艳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4]葛秋萍,李淑芳.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2).

猜你喜欢

暑期社会公共部门第二课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认知度调查研究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
□随手拍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试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