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14-02-28朱芬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济学院校高职

朱芬华,刘 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教学部,安徽芜湖241002)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朱芬华,刘 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教学部,安徽芜湖241002)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商贸人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解读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能力为出发点,既重视传授基础知识,又着重加强思维训练。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和典型工作项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路径探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贯彻创新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经济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经济学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切入点,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适应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需求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注重知识讲授,上课过程中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造成了学生考试成绩高,而分析经济问题能力低的现象。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商贸人才,因此,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一)课程定位

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如果说技能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核心专业课的教学,那么树立理性财经思维和提升经济涵养就是经济学基础课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为此,教育部将这门课程规定为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是指导各专业学生了解经济现象、解读经济政策的“财经常识课”;是帮助高职学生提升经济意识与经济道德水平的“经济素养课”;它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树立理性经济思维并适应社会的“成才专业课”。经济学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

(二)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财经类高职教育的定位意味着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经济学教学。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学需要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依据经济学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应科学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常识,熟知经济理论;能力目标是经济学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经济现象,处理经济问题;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经济意识,提升经济素养。在整个教学目标体系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本位,素质目标是提升。应通过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二、课程设计理念和典型工作项目

(一)课程设计理念

帮助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了解经济常识、培养经济思维和提升经济意识,是设计本课程的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经济理论生活化;“以就业为导向”,将经济素养凸显化;“以能力为本位”,将实践活动项目化。具体来说,要以财经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拟定学生毕业可能的工作岗位,依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理论实务与市场调查分析师、基层生产主管和投资环境分析师相结合。

第一,通过“握住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市场供求和商品价格决定的能力,通过“做理性的消费者”培养学生具有分析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能力,来满足“市场调查分析师”的岗位需求。

第二,通过“开启黑匣子”培养学生具有最优产量水平判断的能力,通过“揭开成本的面纱”培养学生具有最低成本判断的能力,来满足“基层生产主管”的岗位需求。

第三,通过“国富方能民强”培养学生具有把脉宏观经济走势的能力,通过“挥动看得见的手”培养学生具有判断政府政策优劣的能力,来满足“投资环境分析师”的岗位需求。

(二)典型工作项目

项目驱动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按照财经类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经济学课程可以设计四项典型工作项目,将实践活动项目化。

项目一:“财经词汇通”。“每天五分钟,财经词汇通,欢迎翻开今天的财经词典”,这可以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入语。例如2013年,最受关注的中国财经词汇有热度持续不减的关键词——“城镇化”、“影子银行”,有横空出世的新词——“克强经济学”,有蛰伏已久却突然火爆的专业名词——流动性,热点财经词汇介绍拓展了学生经济学视野。

项目二:“市场零距离”。从老百姓的生活出发,寻求各类新闻的经济学解读,尝试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它,锻炼学生探秘经济世界的能力。对于这方面,可以让同学们课后收看各种财经新闻,例如经济半小时、环球财经连线、头脑风暴等节目,或者浏览一些专门的财经网站,例如搜狐财经、新浪财经、华尔街日报等。

项目三:“创业急先锋”。组织学生以城市商业区、学校创业园等为创业目标市场,让学生自主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质项目,并形成规范的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树立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实现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项目四:“财富我做主”。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各种经济形势下,采取各种理财方式,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引导学生轻松理财。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人都需要学会理财,因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对保持家庭财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流程图可以看出,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成了真正的主角。老师先明确任务,由学生精心准备,通过分析思考、拟定方案、查阅资料来实施项目,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交流、总结,最后由老师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项目实施流程图

三、教学内容设计

从教学目标看,高职院校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经济学教学必须增加与社会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教学内容。[2]经济学基础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的经济调控。我将教材十二章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

首先,能否上好“第一课”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开篇非常重要,我用这样的故事开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一个美国人不小心把没熄灭的烟头扔在床边,引发火灾,引起煤气罐的连环爆炸。在无法查明原因的情况下,暂时被定为“恐怖袭击”。这样,惊恐万状的人们纷纷抛售股票,引起股市大跌。人们下降的消费信心影响了整个美国经济,最后造成美元贬值。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相应上扬,从而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这个例子说明经济体中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因素其实存在紧密联系,经济学基础能帮助我们读懂这个变幻多端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我在“第一章导论”的内容中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解读经济学十大原理,由此形成了模块一:开启经济大门。

其次,我将教材第二章至第八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模块二:进入微观世界。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价格如何决定和单个经济个体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表现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收入最大化。如2013年的“五一”小长假,我国很多城市都上演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抢金大片,而片中的主角则被戏称为“中国大妈”。数以万计的“中国大妈”,把金店围得水泄不通,“视黄金如白菜”,瞬间就鲸吞了300吨黄金。你们认为黄金的价格已经探底了吗?你们知道黄金价格暴跌的原因是什么吗?通过剖析这些经济热门话题,将学生领进微观经济世界,分析千变万化的商品价格和最大化的个人利益问题。

接着我将教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相融合,形成模块三:探索宏观奥秘。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国民经济如何实现稳定增长,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最优化。如2008年,一场出人意料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美国一名绝望的失业父亲为了资助两名双胞胎女儿上学读书,竟然铤而走险连抢了12家银行;在西班牙,这个欧盟曾经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人们为了省钱却不敢离婚;而冰岛,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一夜之间破产了。通过介绍这些经济现象引领学生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奥秘,分析各国政府为走出经济危机是否采取了最优化决策。

最后,我将自己设计的“理论知识活运用”这一板块作为本课程的结束篇,通过向学生解读年度国内外十大经济新闻,形成模块四:纵览国际风云。通过学习经济学原理,无论以后是阅读报纸、管理企业还是思考问题,学生都会为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学生富有成功,但它能让大家轻松理财,快乐生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但同时理论性很强,有许多公式、图形和模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中文科生居多,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看见抽象的内容就觉得枯燥。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晦涩难懂。有些老师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意,理论讲得较深。加上条件限制,不少老师仍采用单一的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课堂气氛比较沉闷。[3]

萧伯纳曾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4]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满意率,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本课程可以通过因果式、动态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角色扮演、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新闻解读为载体,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感受经济学学习乐趣。其中,“因果式”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动态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财经理念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手段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数学工具应用普遍等特点,另外,学生以前接触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较少,在学习该课程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难度。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非常有必要。

1.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制作高质量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和各种经济事件材料。这种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能极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扩大教学信息量,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2.网络教学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年代,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校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并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因此,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方式实现课堂的网络延伸,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继续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3.实践教学

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每学期可安排3-4次实践教学。学生可采取实地调查、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办法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撰写报告,形成成果。例如在均衡价格理论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某种商品的买卖,这样学生就能亲自感受到完全竞争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切身感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每一个交易者,最终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趋向于某一稳定的数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有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演讲与辩论法等方法,只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经济素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中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5]最后,我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总结为以下六点:一是寓教于乐,营造快乐经济学之氛围;二是启发教学,培养思考问题之习惯;三是学以致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之导向;四是模块教学,提高工作岗位之需求;五是注重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六是动态教学,提升思维与创新之水平。总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既凸显了高职教育特点,又体现了高职学校办学特色,而这一切,都为我们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1]吴伟萍.高职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9):52.

[2]刘江兵,郜旭芳.高职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3):106.

[3]杨克军.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J].教师,2011,(11):62.

[4]陈菲菲.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0,(55):225.

[5]韦世雷.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J].高教研究,2012,(5):113.

(责任编辑:娄 刚)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Way to Reform the Econom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Ability Training

ZHU Fen-hua,LIU Bao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 241002,China)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is to train skilled trad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In the trends of increas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teachers not only stresses the teaching of rudiments,but emphasizes the thinking cultivation,aiming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interpret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to solve economic problems.In view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to reform the econom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erms of course object,course set-up,teaching content or method,etc.with a view to boosting teaching efficienc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economics;ability training;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9-3583(2014)-0074-04

2013-12-15

安徽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财经类专业特色课程模式构建及实施(2012jyxm758)”

朱芬华,女,安徽绩溪县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刘 宝,男,安徽望江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及宏观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学院校高职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简明经济学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