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母亲河

2014-02-28栾树民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尼日尔西非母亲河

□ 文、图/栾树民

走过母亲河

□ 文、图/栾树民

尼日尔河是非洲主要河流之一,孕育了灿烂的西非文明,她被流经的国家称作“母亲河”。自远古以来,她的名称很多,不同河段的人们给予她不同的称谓。源头地区的土著居民称之为迪尼日尔河奥利巴,意为“大量的血液”;上游一带的居民曼德人称为巴巴,意即“河流之王”;中游的哲尔马人则称之为伊萨·贝里,意为“伟大的河流”。

尼日尔河长4184公里,是非洲第三长河,流域面积209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东南坡,流经马里、尼日尔、贝宁、尼日利亚等国,经过非洲最大的三角洲—尼日尔三角洲,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入海流量为每秒6340立方米。

尼日尔三角洲内河流密布,有大片红树林,虽不利于航行,却富藏石油。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端,国土90%以上是沙漠,整个国家1100万人口的60%居住在尼日尔河两岸。首都尼亚美坐落在尼日尔河边,湍流不息的河流养育了这个城市的上百万人,因此,尼日尔河被尼亚美人视为安拉赐予的生命之泉。

从巴黎到尼亚美乘坐法航的航班,当飞机飞临尼亚美的上空时,我便看到了尼日尔河。黄色的大地上,一条亮白的水带像一个美丽的精灵,蜿蜒曲折,恣意迂回流转。河域一带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的大树、绿油油的水草依偎在河岸边,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迷人画卷。

初见尼日尔河,我便被她的精神折服了,从母亲怀里挣脱下来,经过千辛万苦,闯进这个满地黄沙的荒凉之地,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

荒芜的沙漠边缘,尼日尔河迈着轻盈的步伐横穿而下,她的乳汁哺育着世世代代在河岸居住的非洲人。她是西非文明的摇篮,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迷人的民族风情,班巴拉、马尔卡、博佐、苏尔科、颇尔和图阿雷格等部族的人们在这里和平相处,共享河域文明的泽惠。人们依水而居,像孩子一样依偎在母亲河的身旁,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恩—尼日尔河是安拉赐给西非人的福分。

每到赶集的时候,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人们汇集在尼日尔河边的市场,交换买卖尼日尔河带给他们的丰厚财富。

“过去,尼日尔河流域盛产黄金,遗憾的是,由于人为的过度开采和破坏,金矿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再也不能从河岸的黄沙中淘出金子了。”尼日尔人苏塞告诉我。

工业企业很少,接近于零,没有污染物和排放物,尼日尔的空气特别清新,天很蓝。不过,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耕种技术的落后,尼日尔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少得可怜,国民的食物很单调,木薯和粗糙稻米是主食,菜由一些不知名的菜叶做成。

靠近尼日尔河居住的人,大多水性很好,在河中游弋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惬意的事。每到夏季最炎热的时节,室外温度达四五十摄氏度,很多人便携家带口,到尼日尔河里游泳避暑,当地人讲,场面很壮观,河岸、河面上到处都是人,人们尽情享受尼日尔河带来的清凉。

尼亚美是尼日尔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还真没见过如此破旧的首都,低矮的房屋大多是土建造的,整个城市只有一条柏油路面的主街,其它的路都是沙路。街道很脏,很多孩子光着脚板和屁股在自家门前院子中玩耍。富人们的别墅被贫民的房子重重包围,我站在宿舍阳台,举目望去,真切地感受到了贫富悬殊的巨大。

在尼亚美众多的外国大使馆中,中国大使馆是最具民族特色、最漂亮的,几栋中式的二层楼,门前挂着红色的灯笼,令在异国的中国人感觉特别亲切。

千百年来,尼日尔河昼夜不停地流淌着。伴随着哗哗而鸣的美妙声音,每一天,我都感受到了尼亚美这座城市生命萌动的声音。这里的人们有梦想,无数双手正在努力地编织着他们的未来,就像尼日尔河一样,矢志不渝地奔向意念中的圣地—广阔的大海,虽历经坎坷,却志向如一,最终,融于归宿,实现完美。

我想,有一天,这里一定会矗立起一座国际大都市,到那时候,尼亚美人彻底告别贫困的生活,与我们一起共享美丽世界的现代文明。

穆斯林们每天都在虔诚地向安拉祈祷,祈求幸福、健康和人世间的一切美好。我在心里时刻祝福他们美梦成真。

人们依水而居,像孩子一样依偎在母亲河的身旁,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恩—尼日尔河是安拉赐给西非人的福分。

猜你喜欢

尼日尔西非母亲河
母亲河、忆江南
西非热恋
16世纪的沉船,诉说着500年前西非大象的生活
尼日尔发生未遂军事政变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母亲河情缘
我爱你母亲河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无国界医生组织援助西非三国抗埃行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