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混合经济“下猛料”—“打包”出售西气东输管道资产“前因后果”

2014-02-28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西气东天然气石油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中国石油混合经济“下猛料”—“打包”出售西气东输管道资产“前因后果”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12日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石油东部管道有限公司及产权转让相关事宜的议案》。

13日中国石油公告董事会决议:拟以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管理的与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以及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核算的与西气东输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出资设立东部管道公司。东部管道公司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00亿元。东部管道公司成立之后,中国石油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所持东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权。

中国石油拟出资设立东部管道公司的资产及负债,经审计确认,总资产为816亿元,总负债526亿元,净资产290亿元。经评估,总资产为916亿元,总负债526亿元,净资产389亿元。

对于股权转让的意义,公告称,“本次股权转让,有利于促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公司资产配置和融资结构,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目的。”

相对于今年中国石化两会期间高调宣布“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被媒体称为“率先打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枪’”的行动,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一直低调潜行的中国石油,这一次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

尤其是在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10周年之际,如此下“猛料”将其加入“混合经济”阵营,引发了社会很多疑问和猜测:相比正在建设当中的西气东输三线,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已经建成并且运营正常,气源和用户已有保证,为什么会选择100%股权出售?东部管道公司这么大的体量,谁能接盘?

十年巨变的西气东输

举世瞩目的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包括一线、二线和三线共三条输气长龙。

4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201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并首发《西气东输(2002-2013)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

《西气东输(2002-2013)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显示,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一线全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西气东输一线管道首次在中国大规模采用X70级管线钢,增压后年输气能力为170亿立方米,开创中国管道建设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的新篇章;西气东输二线则于2012年12月全

线建成投产,其主干线全线采用X80级管线钢,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将中国管道建设带入世界领跑者的行列;如今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于2016年全线投产的西气东输三线,其年设计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

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西气东输工程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即专指以中国西部和中亚天然气为主气源、以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为主要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支干线管道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的天然气输气系统。特别是三条输气干线如三条长龙,由西向东、蜿蜒向南,构成了中国天然气输送的核心大格局,成为中国清洁能源输送的主动脉。

以三条气龙为依托,中国天然气干线和支干线管道总长度已超过6万公里,形成了连通国内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四大气区、连接中亚和中缅进口天然气管线以及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气源的资源多元、调度灵活的全国性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

资料显示,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可估量。10年的建设与发展,西气东输的沿线再也不是光秃秃的一片。沿线种植的大片沙棘等植被,如今已经郁郁葱葱。沿线每天都有工人及时巡视,一方面增加当地百姓的就业,同时也维护好沿线管道以及生态建设。据测算,西二线工程建设完成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例提高两个以上百分点。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每年7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以替代1.7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574万吨。西三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清洁能源输送的主动脉,西气东输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如果说10年前西气东输一线的贯通开启了中国的“天然气时代”,那么今天西气东输三条气龙则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西气东输工程在10年的巨变中,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不仅是过去10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

长宣/图

前因:响应政策,从开建便试水混合经济

实际上,在西气东输开建之时,政府就一反过去确保国资在输气管道建设和经营中绝对占据主导地位的做法,给予西气东输的招商引资工作以最大政策空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放、全面对外合作,外方可以对“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进行控股。

2000年底,中国石油遍发“英雄帖”,邀请外资企业参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在发出“招商公告”后,19家国外著名企业通过了资格预审。经过审查,最终有7家外资公司入围,包括壳牌公司、香港中华煤气、埃克森美孚与中电企业、BP集团等。

这是中国石油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对外开发合作的第一次探索。当时,一度传出消息壳牌公司有望在招标中胜出。但最终,招商工作在拉拉扯扯数年后不欢而散。据了解,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达不到外资所要求的水平。在当时,中国石油承诺管道及上游项目税后的实际回报率将分别为12%及15%,而外资则要求管道项目同样15%的回报率。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2000年左右,天然气市场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西气东输的投资回报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石油认为输气管道投资回报率不可能达到15%,除非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但那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那一次的对外合作尝试,为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工程的对外合作埋下了种子。无论是一线工程,还是二三线工程,中国石油面临的是同样问题:所需资金极其庞大,大规模投资面临一定风险。

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被称作为“新36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期间,国家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断深入推进。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11项举措确保增长,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

新政的不断出台,成为我国又一条引入境外天然气的能源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引进民资的“助产师”。2012年5月30日,中国石油宣布:西气东输三线管道项目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中国石油主动引进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作为股东,引资300亿元共同出资建设西气东输三线项目。

同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对能源领域推进“新36条”制定出了实施细则,再次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这对中国石油西气东输三线的开放做法,似乎是一种政策鼓励。而对中国石油来讲,则已经走在了政策前列。

2013年6月27日,中国石油再度以资产出资,引入保险、养老金、银行、公益基金等合作方的600亿元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中国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运营西气东输工程部分管线。中国石油以西一线、二线西段等资产作价200亿元入股,占股50%;泰康资产出资360亿元,占股30%;国联基金出资240亿元,占股20%,合资期限20年。

西气东输三线的合作进展在整个能源领域内都属于领先者,有关专家说,西气东输三线引入多方资本,意义非同寻常。引入外部资本既有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中国石油的公司形象。西气东输三线引入民营资本,成立独立管理公司,这是一项很好的“法人制”管理架构,可以很好体现投资各方的权益。西三线的成功,将反过来可能影响一线二线的运营,为天然气管网运作提供一个领先的参照系。

后果:改革更进一步,后效拭目以待

国企改革越往后走难度越大,能否取得关键性突破,直接关系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也正因如此,三中全会亮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一深化国企改革的利器。

国资委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中,将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列为一个重点,而产权多元化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则是吸引金融资本参股国家重点项目,在重大项目公司层面,成为国企、央企的战略投资者。

在产权多元化进程中,哪些领域将率先启动国资的退出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石油这一次“打包”出售西气东输管道资

产,与之前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引资不同,与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30%)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改革不同,中国石油拟筹建的东部管道公司将100%股权转让,主动进行资产剥离。而此次改革更意味着包括西气东输一、二线在内的中国石油所有中游管道业务均被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范畴。由此,油气管网公平开放具有可操作性。在业内人士看来,占据我国近80%油气管网的中国石油有此举动,是政策要求和资金压力下的大势所趋。相比上游资产,管道资产的稳定收益和稳健的现金流更具有吸引力。

根据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的经验,管输费高低对投资回报有直接影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4年全线投入商业运营,投资总规模约1400亿元。二线工程于2012年12月全线建成投产,投资总规模约1500亿元。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起于新疆霍尔果斯首站,横穿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止于香港。但由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售价,中国石油也为此承担了巨额亏损。

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相对应,西气东输的气源多样化也在积极推进中。这是与引进民资同样意义重大的举措。气源多样化、管道输送市场化,两项共同进步之下,最终撬动的很可能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这块大石头。能源专家表示,在天然气价格不倒挂的情况下,西气东输一线、二线投入产出回报率在12%左右。

目前,天然气价格改革也在逐步展开,以便国内天然气价格和国际接轨,销售端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在巨大的利好面前,谁将成为可能的接盘者?众说纷纭,答案不一。有人认为,这么大的资产出售,单个企业接盘的可能性不大;有人从专业性上分析,一些管道公司或许应该是最佳人选;有人猜想,不排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参与并引入合作伙伴,彼此持有新的东部管道公司股份……

不管结果怎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整体改革方案已经拉开序幕,改革不会止于此。

中国石油董事长周吉平表示,任何改革要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中国油气管道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仍处于需加快建设的时期。中国石油每年在管线投资的投资额均超过300亿元。周吉平说,“油气管网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国企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注:按照1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计算的结果

猜你喜欢

西气东天然气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赤枣子.西气东输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