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

2014-02-28王金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从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的现状切入,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根源,最后引出笔者的个人观点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09-02

“农民工”一词在当前被普遍使用,但人们对其具体含义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含义。因此,“农民工”一词在当前仅是社会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本文所称“农民工”是指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本文所称“农民工随迁子女”是指因父母进城务工而随同进入城市求学或生活的农民工子女。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农民工”仅为了叙述方便,并不含任何歧视、贬低之意,也不代表笔者认同“农民工”一词合乎语法与逻辑。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的现状

农民进城务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农民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61亿,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流动人口。关于流动儿童的数据,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1409万。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流动儿童规模增至1834万”[1]。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以2.61亿流动人口的基数推算,农民工随迁子女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也随之凸现。针对此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前状况仍不容乐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着普遍性的入学难问题。

1.入公办学校就读门槛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的门槛主要有两类:一是费用限制,如借读费、择校费、赞助费等名目繁多的变相收费。另一类门槛是条件限制,如录取名额限制、家长必须提供各种证明材料等。总之,虽然我国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但也正是公办学校成了难入之门。

2.在公办学校就读容易受歧视和排挤。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农村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城市。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往往表现出衣着土气、成绩较差、自卑内向、不大合群等现象,而这些很容易成为部分教师和学生歧视、排挤他们的理由。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和排挤往往会给农民工子女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2]。

3.民办学校教学与办学条件较差。民办学校往往存在教学质量差、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教学质量差的关键在于师资条件差,民办学校由于种种不利因素难以形成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民办学校受资金、政策等条件限制使得办学条件简陋。此外,民办学校往往存在课程设置不规范、学校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的根源

1.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壁垒。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三农问题”的衍生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壁垒。“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市民和农民之间造成了一道无形壁垒”[3],这道壁垒一方面保护着市民的利益,一方面无情地粉碎着农民工的城市梦。这道壁垒也使得众多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

2.政府责任的缺失。我国相关法规政策明确规定了政府作为负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主体。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出于财政压力、或者担忧给农民工平等待遇会损害市民待遇,或者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在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上显得态度不够积极。

3.学校不愿或无力接收。对于公办学校,有些学校由于经费有限,或者担忧农民工子女较差的成绩会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而不愿接收。对于民办学校,通常无力接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另外,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也是部分学校不愿接收的因素之一。

4.家庭因素与家长观念。一方面,农民工家庭条件普遍困难,多数农民工家庭以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担负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存在“读书无用”等错误观念不愿为子女教育投入过多。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的对策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作为农民工问题的衍生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彻底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笔者以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关键不在于身份证上户口类型的改变,而在于把居民户口与其背后的附着利益相分离,让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公共福利待遇。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2.落实政府责任,加强监管与协调。首先,应建立由国务院领导的各级政府间有效的监管机制与协调机制,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其次,应加强政府内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最后,政府应出台政策,加大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建立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奖惩机制。总之,各级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明确自身角色,落实自身责任,协同解决问题。

3.以公办学校为主,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是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主力军。在可能的条件下,公办学校应主动降低各种门槛,彻底取消各种变相收费;公办学校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在校生的关注,合理调整农民工子女的成绩评价体系。民办学校是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补充,在有些地区甚至是主要力量。民办学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质量差和办学条件差,因此民办学校更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扶持。

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义务教育。从短期来看,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送到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使农村和农民就地城市化,让农民工子女就地享有良好的义务教育则成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为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让农民工子女就地享有良好的义务教育。

5.全社会共同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是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维度,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孩子是农民工的,但也是国家与社会的,培养好每一个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无独有偶,马克·吐温也曾说过: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当然,我们开学校办教育不只是为了减少犯罪分子,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让每一位孩子,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都能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8.

[2]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张英洪.给农民以宪法关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刘文纪.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金松(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
浅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