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星地热:中国石化绿色名片

2014-02-26段乔红通讯员贺宇慧

中国石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星发电利用

□ 本刊记者 王 旸 段乔红 通讯员 贺宇慧

作为国家地热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石化地热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市场布局由点到面的跨越,地热利用由单一供暖向全产业链扩展的跨越。

□ 新星公司总经理袁清。胡庆明 摄

2014年4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召开2014年地热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第一次将地热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召开会议,表明了中国石化将地热发展成绿色低碳标志性产业的战略决心。

作为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专业公司,新星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开发地热资源,而今更是承担起国家地热产业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开发、中国石化绿色排头兵的重任。我国未来地热产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挑战有哪些?中国石化在地热发展上有哪些发展战略与规划?新星公司如何扮演好绿色排头兵的角色?为此,记者采访了新星公司总经理袁清。

地热能是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

记者:近年来,地热能开发逐渐成为热点,地热能的主要优势在哪里?

袁清:地热是一种古老的能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地热能,泡温泉成为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但事实上,地热能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有更多更重要的用途,它不仅仅可以用来泡温泉,还可以用于供暖、制冷、发电、种植、养殖等等。关于地热能,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说过:“地球是个大热库,地下热能的开发与利用是个大事情。这件事,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燃烧一样,这是人类历史开辟的一个新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清洁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热资源就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具有清洁环保、用途广泛、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与风能、太阳能相比,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界因素干扰,是一种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

记者:我国开发地热能的可行性体现在哪里?现状如何?

袁清:总的来看,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现每年可利用3.5亿吨标准煤,减排5亿吨二氧化碳。中深层地热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现每年可利用6.4亿吨标准煤,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其开发利用工艺正处于研发阶段。

同时,我国地热市场空间巨大,仅从供暖、发电来说,目前我国城镇建筑面积近240多亿平方米,供暖需求超过100亿平方米,北方传统供暖区年消耗化石能量折合约1.5亿吨标煤,使用地热供暖的仅2.1亿平方米;利用在发电上,2013年我国地热发电规模仅2.82万千瓦。

我国在地热资源勘查、钻井施工、开发利用等方面已形成一套特色技术体系,具备对规模开发利用的支撑能力。

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等4部委已经发布《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法律法规,均将地热列入新能源鼓励类项目。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记者:您怎么看待我国未来地热产业发展的趋势?发展方向和主要挑战有哪些?

□ 雄县居民家中用上了地热供暖。胡庆明 摄

袁清:地热资源潜力巨大、清洁、可再生等特点正契合当前传统能源总量减少和价格高位震荡、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等实际,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都致力于引导地热开发利用,继续完善鼓励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和价格政策,推进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扩大使用地热能源的规模。可以说,这也是大势所趋。

从发展方向看,应该是全产业链、多领域开发利用和经济有效利用,特别是通过梯级利用,将热吃干榨尽,通过回灌技术,实现“取热不取水”。要说重点,应该是致力于中低温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开发利用的技术突破,使发电成为主攻方向。

虽然地热开发利用发展势头良好,但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地热品位与利用的经济性密切相关,多数中低温地热能项目在没有政府强有力推广政策的支持下,短期看难以与化石类能源竞争;其次是在地热利用领域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开展全球合作加快消除砂岩经济回灌、中低温发电等技术瓶颈,是扩大地热开发利用规模和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

我国尚处于地热市场培育阶段,政府引导已经提速,在提供政策支持、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已纳入行动计划,谁能抢先一步占领资源和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有条件成为中国地热发展的领跑者。当然,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竞争将不断加剧。

中国石化地热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记者:2013年3月,国家地热能中心在新星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国家地热能中心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什么?

袁清:2012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依托中国石化新星公司的地热专业力量组建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简称“国家地热能中心”。简单来讲,国家地热能中心是我们国家在地热能源领域的技术孵化器和应用技术推广平台。

要把地热能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把技术系统地运用到各个领域,比如高热用来发电,中热用来取暖,还可以用来烘干、水产养殖、农业种植和灌溉、土壤加温等,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准则,确保“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机构来进行带动引领,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发挥先导作用。地热能中心正是这样一个机构。它承担着国家地热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及相关规范标准研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地热能源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国家地热能中心在业务上接受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受委托承担相关研发和技术推广等任务。可以说,国家地热能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国家地热资源有了一个大平台,并且由央企的地热专业队伍作为这个平台的支撑,意义非凡。

记者:近年来,中国石化树立“中国石化新星地热”的统一品牌,明确要发挥集团化优势开发内部地热资源。中国石化在地热产业发展上有什么样的规划?

袁清:中国石化本身既是能源企业,也是能耗大户,同时地热资源利用的前景也很广阔。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我们企业在北方聚集着大量居民住宅,如果开发利用这些居民住宅的地热资源,大约有30%的住宅面积可以实现能源替代。第二,中国石化油区余热资源也很丰富。中国石化油气田共有油气水联合处理站250多座,日污水量约为120万立方米,年可供热量近90万吨标煤。第三,我们还有大量炼化企业余热资源,包括蒸汽凝结水余热、低压蒸汽、烟气余热,以及装置热物料经空冷器、水冷器带走的热量等。据不完全统计,14家炼化企业80摄氏度以上年可利用余热约220万吨标煤。因此,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发挥地热优势,是中国石化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的重要手段。

2013年2月21日,中国石化明确把地热资源开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单独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发挥集团“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将新星公司定位为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专业公司,成为中国石化在全国和世界上的一张“绿色名片”。

2014年4月25日,中国石化在京召开2014年地热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深刻理解推进地热工作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地热产业快速发展。会议指出集团所属企业投资地热项目,都要树立“中国石化新星地热”的统一品牌,发挥地热产业的集团化优势。

在地热产业发展规划上,中国石化要以地热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引领,建成集研究、开发、运营为一体的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不断完善发电、供暖、制冷等产业链,逐步形成“国内以西南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电、供暖,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发电、制冷为主,中国石化内部以发电、供暖、余热利用为主,国外以东非裂谷和东南亚地区高温地热发电为主”的市场格局,实现地热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迎来地热发展第二个春天

记者:作为我国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大公司,新星公司在地热能源开发上做了哪些工作?破解了哪些技术难题?

袁清:自1998年在陕西咸阳钻凿第一口地热井以来,新星公司在科研、生产、人才队伍、合资合作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并在供暖、制冷、发电、梯级利用、回灌、地热尾水处理等方面形成了配套技术。2006年以后常规地热利用规模几乎以连年翻番的速度加快发展,目前,新星公司已成为国内常规地热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企业。截至目前,新星公司拥有地热井170余口,各类换热站100余座,供暖能力22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

□ 工作人员在地热站巡检。胡庆明 摄

在区域化开发地热的实践中,新星公司成功打造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先进、环境友好、造福百姓”的“雄县模式”,解决了地热资源开发中诸多学术上和商业运作上的问题,展示了地热资源开发广阔的前景。

新星公司通过与冰岛企业合作,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发挥中国石化整体科研优势,自主研发,基本建立了适合中国地热资源开发特点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钻井成井工艺、尾水回灌、地热资源梯级利用、高效运营、保温及换热、防腐防垢、地热发电等技术体系。

记者:新星公司如何当好中国石化的绿色名片?

袁清:在冰岛访问期间,傅成玉董事长就对我说过,新星要成为绿色的新星,在地热的发展上成为排头兵。作为新星人,我时常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我们国家上世纪70年代搞过地热能,但由于成本、水质结构等问题影响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发展。现在,地热能的机遇到来了,正如在地热能中心“两委会”第一次会议上院士们所说:“现在国家重视了,全球重视了,地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发展地热产业是集团公司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超前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现在,中国石化每年列入一定的地热投资计划来培育这个产业,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新星公司,在有投资、有队伍、还有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我们当好排头兵责无旁贷,同时充满信心。

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石化地热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布局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地热利用由单一供暖向全产业链跨越,地热产业由新星公司独立推动向集团统筹发展跨越,科研工作由单项支撑向促进产业发展跨越。

从新星公司自身来说,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供暖能力预计今年将达3000万平方米;开发区域已经扩展到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北京、黑龙江、四川、河南、安徽、山西、广东等10余个省(直辖市);在产业布局上,我们将要形成一个地热产业链,将地热资源用于发电、制冷供热等各个方面,为我国新能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猜你喜欢

新星发电利用
“发电”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作文新星,即将闪亮登场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黄梅新星 江李汇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黄梅新星 甘淑燕
黄梅新星 王文华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