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高调
2014-02-25刘自龙
刘自龙
蓝玉是一代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明史》谓之“饶勇略,有大将才”,也就是兼具勇武和谋略的大将之才。在朱元璋的头号战将徐达和二号战将常遇春死后,蓝玉多次率军出征,立下很多战功。
洪武二十一年,在封侯后的第九年,蓝玉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这一年,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皇位,侵犯明朝边境,朱元璋让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去讨伐。之前的几次建功,蓝玉都是副将,而这次他是主帅,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这次出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十五万大军在蓝玉的指挥下反应敏捷,运动自如,情报、行军、进攻一气呵成,堪称军事史上的范例。蓝玉又立大功了。
蓝玉当然不会想到,当荣誉和爵位再次扑面而来时,也正是他走向灭亡的转折之时。这次凯旋,部队半夜叩击喜峰关的关门,关吏未及时开门迎接,蓝玉便纵容兵士毁坏关门长驱而入。朱元璋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本来打算封他为梁国公,后改封为凉国公,还将其过错镌刻在铁券上,以示警醒。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可蓝玉不懂。他心中不服,竟然还在侍宴时出言不逊。
其实,这只是朱元璋的一次集中爆发。之前,受到宠爱的蓝玉已经渐渐变得傲慢骄横起来了。他豢养了许多庄奴和义子,这些人倚仗其势横行霸道;他霸占东昌的民田,御史追查此事,他大发脾气,将御史驱走;他在军中擅自罢黜和提升将校,独断专行;在西征返朝时,朱元璋令其担任太子太傅,他不愿居于人下,说:“难道我担当不了太师吗?”……朱元璋曾经多次斥责他,可他依然不知悔改。此后上朝奏事,朱元璋大多不听他的意见,他更加怏怏不乐。
一个喜欢高调且一贯高调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低调的好处,让他低调的劝说只会是对牛弹琴。高调威风,高调排场,高调享受,高调过瘾……如果可以,谁不想高调呢?当年看见秦始皇的南巡仪仗,刘邦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项羽攻占咸阳,有人劝他定都,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高调是一种文化基因,隐藏在每一个国人的潜意识里。
然而,我们心里必须知道,高调是一种过度的炫耀,是一种不必要的张扬,是内心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体现,是价值观粗俗和低级的表示。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真正饱读诗书的人不会高调,审时度势的人不会高调,目光远大的人不会高调,聪明睿智的人不会高调……因为他们深知高调之害。
如果恰逢位高权重,那么高调的危害就会被无限放大。位卑而高调,不致死罪;位尊而高调,杀机四伏。蓝玉的糊涂,让他付出了血的代价,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揭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诛灭蓝玉全族,受到牵连而被杀的约有两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蓝党之狱”。
蓝玉的悲剧,从他居功高调的那天起,就已注定。
【原载2013年12月(上)《学习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