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习中小组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4-02-25郭松
郭松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而现实中,很多课堂上,小组合作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改革,针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略,我将在本文中谈几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误区 整改和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34-02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运用着,目的在于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改革,针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我谈几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目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2.合作任务设计的不合理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是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或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合作的时机把握不当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普遍认为,只要是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不管学生在讨论之前是否有自己的想法,结果是:反应快的或是尖子生说出来答案,反应慢的或是后进生听着答案。就是从老师讲给学生听变成了学生讲给学生听,虽然效果好了一点点,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分工不明确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即在每次的合作中,根据每位成员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工,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在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有的却无所事事,迷失自己。
二、整改和实施策略
1.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只有在学生有了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制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某些教学活动,力求增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等。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时,让学生到图书室、百度等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的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