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高效课堂的四有策略

2014-02-25潘世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子贡技法孔子

课堂追求高效,就如同种植粮食渴望高产一样。那么课堂教学怎样实施才能达到高效呢?

第一,有的。

有个成语叫做“有的放矢”。课堂教学中的“的”就是教学目标,语文课堂要高效,首先要“有的”,即有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帅和灵魂,它指明教学方向。可眼下一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纬度”“四要素”,不是夸大就是萎缩。如有人曾这样设置《项脊轩志》的教学目标: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这样的教学目标太虚空且难于评估,试想哪一节语文课不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呢?再看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有人设置《项脊轩志》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文言“而”“为”等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这样设置不仅造成行为主体错位,而且“而”“为”应该是初中生就已掌握了的,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显然过低。教学目标假大空或者过低,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游离目标之外,迷茫无所得,或者不费吹灰之力便触手可得,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低效的或者无效的。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再精彩,也是无的放矢,不知所获。

那如何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本化,立足文本。文本是教学之源,不仅要明确它在本单元的教学地位,而且要关注文本的关键元素,再紧扣课程目标的“三维度”来创设,既有微观操作,又有宏观调控;其次要实化,实实在在,不空不大不假不虚,符合学情,符合教学实际;接着要细化,逐一落实教学目标“四要素”:谁?(行为主体是学生),做什么?(行为动词要准确),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要规范),达到什么程度?(表现程度可测量);最后要深化,不游离表象,不蜻蜓点水,潜心涵咏,创设情境,搭建个体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以此深入实际。有“四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明确的“靶子”,“靶子”清晰是课堂走进高效的前提。

第二,有矢。

“有的放矢”的“矢”是“箭”,课堂教学中的“矢”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有道有高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引入。

好的教学方法从哪里来呢?

从教学实践中来。庖丁从初解牛“所见无非牛者”到“神遇”“神欲行”,熟能生巧的过程是多次实践“进乎技”达到“道”的过程。同理,课堂要出彩,要高效,就需要多样老道的教学方法来驾驭。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立足课堂,建立个体与文本多视角的对话,尊重个体,多元解读。读出的新信息,悟出的新体会,概括提练形成多种新的方法。而新方法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才得以巩固和创新,检验课堂教学做到常上常新常高效,并能促使学生从身心到人格的健康发展,这样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法才行之有效。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送给渴望成功的教师的十句话》中说:“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就两个字:例子。我在从事中学语文教研工作的20多年里,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案例等。我会从成千上万的例子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学习方法。”名师犹能如此,何况我们一般的教师呢?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平时多研究教材多研究课例,生成的教学方法就会多样化,用之驾驭课堂教学也就轻车熟路,水到渠成。

从学习和思考中来。优秀的老师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的。从中借鉴丰富独到的教学经验来充实和丰厚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任何教学实践都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光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思考是将猎取的信息加以分类和整合生成方法和规律,“熟能生巧”中的“熟”是学习过程,“生巧”是思考所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的“无米”变成“有米”是学习积累所得,“有米”到“炊”之香甜则是思考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辩证统一,才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生成。灵活实施于课堂,犹如众“矢”从不同的视角射向教学目标之“的”,高效破“的”岂不易乎?

第三,有梯。

学习有难易之分,人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亦有快慢之别,教师要承认差别,并且于课堂教学中要正视不同的学情,因课制宜,因才施教,做到人人有得,个个满载而归。犹如小孩学走路上台阶,太高他上不去;年龄稍大有力气,台阶太低没意思,只有梯度适合,他会一步一个脚印或者一蹦一跳地向上爬,达到山顶。

教学策略呈现梯度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和人文性。哪怕是同一问题,也应有所凸显。孔子一行被困于野,弟子有愠心,孔子诱导他们:“《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子贡、颜回都有不同的见解,孔子针对弟子不同的见解,也采取不同的策略,他对子路是引导:“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语句委婉,循循善诱;对子贡则是否定:“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而志不远矣!”斩钉截铁的话语背后蕴涵着更多的期待;对颜回则欣然而笑:“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欣然的笑语则是对颜回的认可和赞赏。由此可看出:学生认识感悟呈现梯度,孔子采取策略也呈梯度,对悟性极高的颜回欣然赞赏不再言说;对悟性一般的子路则耐心点拨,然而孔子最出彩的策略是否定子贡之后的期待,“使子贡至楚”,围困乡野,不派遣优秀学生,而是派遣悟性不高甚至有些消极的学生出使,这不能不说是冒极大的风险,而孔子教学境界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对学生知根知底,承认差距,策略不同,尤其对劣等不歧视而更加重视,这是尊重个体的最好体现。最终“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以不辱使命再次证明了孔子教学策略的高明。

课堂高效就是人人有收获。由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根据学情创设不同梯度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往上攀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一步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就是一个牵引,以便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

第四,有合。

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是有机联系着,学问也是如此。

我们常常发现同一老师教,然而学生的成绩明显有优劣之别。其中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学生没有整合优化能力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也是课堂高效低效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平时课堂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零碎、分散的,犹如满天星斗一般杂乱无章,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巧妙地将这些零碎分散的知识内化整合成为网络化,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相当于数学的三点构成一面,无数个点就能构成无数个面,无数个面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一样。我们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谈谈课堂效果如何整合优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建构的知识体系:

文言技法: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一个板块只举一例,要从本课链接到以前或以后的知识,融贯一通。例如:方:①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①②是课内,与先前学过③④组成一组,辨析其中的含义,做到温故而知新,以此画葫芦,举一反三,建构完善的技法体系,研究其事例,总结其规律。

表现技法:语言——神态

“言”是基础,“文”是生命。一切景语皆情语,文言技法、表现技法都为表达“志——为国以礼”这个中心来展示,特别注重从表现手法来探究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志向,挖掘文言文深度与广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涵养。

思想内容:问志——述志——评志

链接积累:①教育方法——②志向抱负——③和谐大同——④人生境界

拓展运用:学以致用始终是教学不变的法则。将以上技法、赏析以及链接积累所得的通过整合优化,以思考、运用等方式来领会和提升。朱熹说:“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以此融入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可以由此完善自己的人格。

课堂要高效,教学目标要明确,这是课堂的统帅——“的”;有“的”,就得造“矢”——教学方法,而且要放众“矢”射“的”,语文课堂才趣味横生;关注个体差异,注重方法策略,做到人人有收获;学生将自己所得通过内化整合,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乃至生命的血液,唤起生命的自觉,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潘世流,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大化。责任编校:老 猛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贡技法孔子
子贡如何花钱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手绘技法表现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作品一
秀秀台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