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是否应有最佳立意

2014-02-25贾海金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多角度命题作文江苏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大家关注的焦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据说命题者原本是想引导学生往人文关怀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表达,不想几十万考生,70%都写成“小与大”的关系。于是,有人批评命题者在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一件小事情带来大的改变”起了一个误导作用。最后阅卷组迫于现实情况,不再以立意来区分等级(等级即几类卷,每一类之间相差9到20分不等),而是看文章写得怎么样。但据阅卷老师说,事实上因为写“小与大”的作文太多,因而得分都只是“保险分”(江苏作文批阅分数太高、太低都会被抽检,不高不低可以避免一些“麻烦”),而只要是写“人文关怀”的一般都是高分。也就是说还是以立意来区分等次。

这里我想问,新材料作文究竟新在何处?说是学生可写的角度更多了,可是既然是多角度选择,为什么又有最佳、次佳之分呢?这不等于依然只有一个角度吗?最佳角度不就是旧材料作文的限定角度吗?次佳角度不就是旧材料作文的不太切题的角度吗?请问这样新、旧材料作文还有什么区别呢?

当年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命题作文,说是为了减轻学生审题的难度,让学生不要把精力都花费在审题上,而把精力集中到如何写好文章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初衷,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以写作为本的发展方向。为此,江苏连续七年坚持命题作文,到2012年高考,在全国新材料作文的大潮中,江苏卷成了全国唯一一张命题作文卷。到2013年,这一块阵地也“失守”,高考作文再次天下一统了。我觉得这个现象本身就有点讽刺意味,新材料作文号称以多元思考、个性表达为特征,但这种“大一统”的格局本身就不多元。当然,如果确如改革者所说,新材料作文鼓励多角度审题、个性化表达,那么确实也是进步的,因为它一方面没有增加审题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增加了选择的可能性。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所谓的多元角度中又分出上、中、下,我就不懂,这还叫多元吗?这不就是一元吗?不是和命题作文一样吗?而且还比命题作文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拿近些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来说,“好奇心”、“拒绝平庸”、“忧与爱”等命题作文,题意很明确,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构思、选材和语言上。这些题目前面虽然也有一小段材料,如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9年:“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为有了命题,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在审题上有多大困难,而前面的这些材料,能看懂的则是一种很好的提示,看不懂的完全可以不去管它,不影响写作。但新材料作文则不同,审题立意均要从材料中来,因此认真研读材料至关重要。就2013年的这则材料,有多个角度的解读:

角度一:从小小的蜡烛角度,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可以从局部与整体角度,小事物与大影响角度立意。

角度二:从蝴蝶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蝴蝶到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小小的蜡烛影响的是环境。所以不难立意:在适宜环境下成长,适宜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影响成长。

角度三:从探险者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蝴蝶适宜环境下的生长,可以从人与自然,保护环境角度展开。

这首先就增加了考生的负担,等于在写作之前做了一篇小型阅读理解。然而专家还要求考生从这些角度中选取最佳立意,这不是更加为难考生吗?更加重了考生的负担且不说,这些角度孰优孰劣本身就很模糊。

作文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是看他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但我们现在的作文考查事实上是阅读考查,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理解符合命题者预设的立意就在二类卷以上打分,理解不符合命题者的预设立意就在二类卷以下打分。以2013年江苏卷为例,也就是说一篇写得很精彩的关于“小与大”的作文,分数不会高于写得一般的关于“人文关怀”的作文。我想问,这还叫鼓励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表达吗?所谓最佳立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最佳立意究竟是以命题者预设为准还是以学生的阅读生成为准?凭什么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理解就是最佳,而数十万考生中70%的选择就不是最佳?

江苏把责任归结为材料最后一句的“误导”,并表示2014年一定加强命题论证,确保不再出现这种很多人都选次佳立意的现象。我觉得有点可笑,也觉得有点徒劳。我们的评价制度真的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了!确保不再出现这种很多人都选次佳立意的现象,不就是希望学生都要和考查者持一样的观念,一样的理解吗?这就是我们奉行的评价理念?这也就难怪有“钱学森之问”了!难怪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没有大师的诞生了!我曾写过一首题为“思考”的散文诗:“其实每个人都从思索走来,童年是充满疑问的时代。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但只成长了大人们允许他成长的部分。于是许多人便失去了思考,失去思考便也没有了困惑,而走向所谓的成熟。其实成年后的困惑远甚于童年,只是他们习惯了生活而并非理解了生活。”

我觉得江苏的保证是徒劳的,因为任何一则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特别像考试中喜欢选择的一些寓言类材料。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充满了对既定观念的颠覆和多维思考的智慧。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样观念和惊喜去看学生的文章呢?如果“钱钟书式”的思考都是次佳立意甚至离经叛道,那就永远不会再出现“钱钟书”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蒹葭》究竟是爱情诗还是理想诗,说明作品本身就具有多元解读的角度。鲁迅先生谈到读《红楼梦》时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能说哪一种就是最佳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在“阅读与鉴赏”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强调对文本要善于发现问题,能多角度多层面地阐发、评价和质疑,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可见,新课标主张语文学习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对同一材料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产生的不同联想想象,不同的思考感悟,不同的文化积淀,正是课程目标之所在。

王栋生老师在《时事评论要有公民意识》中举了一个例子,说不久前网络流传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政协委员姚明周围十多个人都东倒西歪地睡了,独有姚明专注地倾听。这个画面极有趣味。他和一名学生谈到这张照片,有如下一些对话:

“委员们开会睡觉不对。他们为什么会在开会时睡觉?——没有责任心,有可能喝酒娱乐比较多;报告人水平很差,导致听众没有兴趣;连续开会,陈词滥调太多,缺乏新意;他们知道不该睡觉,但会议时间太长,困了。姚明为什么没睡?——他是个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他是运动员,身体很好,不需要午睡;他第一次出席这种会,尚有好奇心,想了解这个报告人在说些什么;他比一般的委员目标大,作为公众人物,他知道狗仔媒体的长焦镜头已经对准他,在等他打瞌睡。这张照片反映了哪些问题,你得到什么启发?——有些会议多余;有些委员没有责任感;有些会议发言没有价值;开会发言要短,要有文采,要有创新意识;教室上课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公众人物要特别注意形象;要换位思考……”

谁能说上述角度哪一个是最佳,哪一个是次佳,哪一个不佳呢?

所以说,只有平等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关键看你怎么写。这就比过去的材料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比命题作文增加了思考的维度,增加了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才真正体现新材料作文新之所在。

贾海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洪泽。责任编校:洪 鸣

猜你喜欢

多角度命题作文江苏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三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初三
图说江苏制造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