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2014-02-25桂文龙朱其志袁华根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高职院校

桂文龙+朱其志+袁华根

摘要: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05-04

“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是一种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四方联动的合作办学模式,是实现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合作研发、共享资源、人员交流、信息互通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建立了“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组建了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创新“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了校企间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高等职业教育“政行校企”

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高职院校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性高,关注较多,而企业主动参与的比较少,职业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水平,学校与生产企业之间还存在较大鸿沟。主要体现在:

一是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认识和角色定位不明,校企合作缺乏政府引导和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指令性条款较少。同时,缺乏政策激励,政府在政策支持、经费资助、宏观协调和质量认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二是企业与学校价值取向不一致,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是其根本目的;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追求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的社会效益。双方在合作动机和合作利益的追求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校企合作办学出现“学校一方热、企业一方冷”的现象,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三是学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服务企业的能力弱,企业缺少合作育人的责任感,校企普遍缺乏源动力,导致校企合作难以达到高水平、深层次。

四是没有有效发挥行业指导作用,行业及行业协会等在合作办学、育人及专业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突出。

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校企之间始终难以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进而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内涵

“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办学模式(如图1所示),其特点是要求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形成和谐的“生态圈”,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

政府引导是指宏观的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各方资源,各方利益合理构架,实行市场化运作,切实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适用人才;行业指导是指行业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规范标准等,发挥在校企合作中的牵线搭桥作用,推荐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行业最新资讯和合作项目等,指导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是指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学校主体是指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场地、设备和师资,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促进合作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

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现代畜牧业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于2011年联合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泰州市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江苏高邮鸭集团、雨润集团、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138家企业,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泰州市水禽协会等10家养殖业协会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和立法机构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共同组建了多方参与的“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如图2所示),成立了联盟理事会,有效促进了“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体制创新。

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实行理事会管理体制,全体成员组成理事会,各理事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在理事会内具有平等地位。理事会设立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办公,加强学院与联盟之间的联系),秘书处下设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5个专业理事会(如图3所示)。联盟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规定理事会的职责、组织机构、理事的权利和义务、经费及资产管理办法、理事会终止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机构的顺利运行。

运行“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合作办学机制

(一)“政行校企”共建合作办学运行平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与理事会成员单位江苏高邮鸭集团、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雨润集团等龙头企业依托学院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江苏中药科技园合作共建了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泰州高邮鸭育种分公司、常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3个“校中厂”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南通正大有限公司种鸡生产性能测定室、雨润集团肉品安全检测中心2个“厂中校”标准化教学基地;在学院建立以企业技师为主体、学院教师参与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和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在企业建立以学院教师为主体、企业技师参与的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南京雨润集团和江苏高邮鸭集团4个“教师工作站”。同时,为加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桥梁,完善合作企业的教学场所信息化建设,“政行校企”四方共建了集校企合作门户网站、合作项目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实施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

(二)“政行校企”共构合作办学运行体系

为保障“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加强对“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在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下,建立包含动力机制、协议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效运行体系(如图4所示)。

动力机制 联盟理事会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期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泰州市政府等共出台了4项政策,有效促进了校企间的深度融合。

协议机制 学院与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中138家合作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沟通与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常务理事会议、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师生会议等,撰写工作简报,确保校企合作联盟中的“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等正常运行。

监管机制 及时跟踪项目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应对处理“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资金投入、双师工作站人员工作岗位安排、课程教学质量等重大问题,执行奖罚措施,促进校企合作的利益共享。校企双方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促进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

风险管理机制 联盟理事会重点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的市场风险、企业因派遣指导教师带来的生产损失风险、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影响生产等风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和物耗能耗补贴,确保了“校中厂”和“厂中校”安全运转。

保障机制 联盟理事会成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制定相关运行制度等,为联盟理事会的长效运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人员、资金和制度等保障。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合作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在江苏省、泰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学院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养殖业协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成立联盟理事会。

实施以来,新增138家企业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共建52个校内实训中心(室)和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强了办学活力,真正实现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合作育人途径明显增多

联盟理事会推动校企共建了3个“校中厂”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厂中校”教学基地、4个“教师工作站”、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在“校中厂”、“厂中校”基地完成学生的专业教学和顶岗实习等,在“教师工作站”、 “企业技师工作站”实现学院教师的企业锻炼、企业技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共享人力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等。

2012年,企业技术骨干进驻技师工作站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校企共建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双线管理、多元评价”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合作就业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合作共同设立“正大班”、“常泰班”等20多个订单班,共同实施自主招生录取近800名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46门,共同参与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学院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海丰农场开展“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2年新生入学报到当天,又吸引了雨润集团、蒙牛集团等20多个全国知名企业与新生达成协议,逾500名大一新生当场签订就业合同,成为这些企业的“准员工”。

(四)合作研发成果显著增多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根据企业需求,企业借助学院人力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科技攻关,开展课题研究56项,共享科技成果,13项专利成果在江苏高邮鸭集团等企业优先实现转化。

(五)合作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双方共生长、共发展。学院为联盟合作企业每年输送近1000名优秀人才,学院教师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性难题115项,2012年为企业培训员工16476人次,企业为学院提供技术骨干117人,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学院教师入驻教师工作站锻炼达864人月,联盟企业支持学院每年培养4400名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

(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政行校企”合作办学,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据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公布,学院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74%,2011年底就业率为99.22%;据麦可思调查,学院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43%,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整体满意度(40%)高3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人均月收入为2708元,比本院2010届毕业生(2409元)高299元。2011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6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58%)高9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81%)高6个百分点。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达99.67%。2012年,学生成功申报了18个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在2011年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201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63-65.

[2]杨娟.高职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98-100.

[3]黄秀明,戴建华,乔龙山,等.农业高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42-143.

[4]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6.

[5]杭瑞友,葛竹兴,朱其志.基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论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231-232.

[6]华危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战略联盟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9):53-55.

(责任编辑:杨在良)

(二)“政行校企”共构合作办学运行体系

为保障“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加强对“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在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下,建立包含动力机制、协议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效运行体系(如图4所示)。

动力机制 联盟理事会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期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泰州市政府等共出台了4项政策,有效促进了校企间的深度融合。

协议机制 学院与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中138家合作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沟通与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常务理事会议、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师生会议等,撰写工作简报,确保校企合作联盟中的“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等正常运行。

监管机制 及时跟踪项目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应对处理“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资金投入、双师工作站人员工作岗位安排、课程教学质量等重大问题,执行奖罚措施,促进校企合作的利益共享。校企双方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促进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

风险管理机制 联盟理事会重点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的市场风险、企业因派遣指导教师带来的生产损失风险、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影响生产等风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和物耗能耗补贴,确保了“校中厂”和“厂中校”安全运转。

保障机制 联盟理事会成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制定相关运行制度等,为联盟理事会的长效运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人员、资金和制度等保障。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合作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在江苏省、泰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学院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养殖业协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成立联盟理事会。

实施以来,新增138家企业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共建52个校内实训中心(室)和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强了办学活力,真正实现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合作育人途径明显增多

联盟理事会推动校企共建了3个“校中厂”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厂中校”教学基地、4个“教师工作站”、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在“校中厂”、“厂中校”基地完成学生的专业教学和顶岗实习等,在“教师工作站”、 “企业技师工作站”实现学院教师的企业锻炼、企业技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共享人力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等。

2012年,企业技术骨干进驻技师工作站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校企共建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双线管理、多元评价”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合作就业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合作共同设立“正大班”、“常泰班”等20多个订单班,共同实施自主招生录取近800名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46门,共同参与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学院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海丰农场开展“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2年新生入学报到当天,又吸引了雨润集团、蒙牛集团等20多个全国知名企业与新生达成协议,逾500名大一新生当场签订就业合同,成为这些企业的“准员工”。

(四)合作研发成果显著增多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根据企业需求,企业借助学院人力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科技攻关,开展课题研究56项,共享科技成果,13项专利成果在江苏高邮鸭集团等企业优先实现转化。

(五)合作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双方共生长、共发展。学院为联盟合作企业每年输送近1000名优秀人才,学院教师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性难题115项,2012年为企业培训员工16476人次,企业为学院提供技术骨干117人,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学院教师入驻教师工作站锻炼达864人月,联盟企业支持学院每年培养4400名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

(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政行校企”合作办学,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据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公布,学院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74%,2011年底就业率为99.22%;据麦可思调查,学院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43%,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整体满意度(40%)高3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人均月收入为2708元,比本院2010届毕业生(2409元)高299元。2011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6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58%)高9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81%)高6个百分点。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达99.67%。2012年,学生成功申报了18个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在2011年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201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63-65.

[2]杨娟.高职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98-100.

[3]黄秀明,戴建华,乔龙山,等.农业高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42-143.

[4]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6.

[5]杭瑞友,葛竹兴,朱其志.基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论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231-232.

[6]华危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战略联盟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9):53-55.

(责任编辑:杨在良)

(二)“政行校企”共构合作办学运行体系

为保障“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加强对“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在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下,建立包含动力机制、协议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效运行体系(如图4所示)。

动力机制 联盟理事会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期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泰州市政府等共出台了4项政策,有效促进了校企间的深度融合。

协议机制 学院与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中138家合作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沟通与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常务理事会议、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师生会议等,撰写工作简报,确保校企合作联盟中的“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等正常运行。

监管机制 及时跟踪项目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应对处理“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资金投入、双师工作站人员工作岗位安排、课程教学质量等重大问题,执行奖罚措施,促进校企合作的利益共享。校企双方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促进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

风险管理机制 联盟理事会重点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的市场风险、企业因派遣指导教师带来的生产损失风险、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影响生产等风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和物耗能耗补贴,确保了“校中厂”和“厂中校”安全运转。

保障机制 联盟理事会成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制定相关运行制度等,为联盟理事会的长效运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人员、资金和制度等保障。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合作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在江苏省、泰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学院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养殖业协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成立联盟理事会。

实施以来,新增138家企业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共建52个校内实训中心(室)和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强了办学活力,真正实现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合作育人途径明显增多

联盟理事会推动校企共建了3个“校中厂”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厂中校”教学基地、4个“教师工作站”、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在“校中厂”、“厂中校”基地完成学生的专业教学和顶岗实习等,在“教师工作站”、 “企业技师工作站”实现学院教师的企业锻炼、企业技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共享人力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等。

2012年,企业技术骨干进驻技师工作站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校企共建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双线管理、多元评价”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合作就业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合作共同设立“正大班”、“常泰班”等20多个订单班,共同实施自主招生录取近800名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46门,共同参与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学院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海丰农场开展“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2年新生入学报到当天,又吸引了雨润集团、蒙牛集团等20多个全国知名企业与新生达成协议,逾500名大一新生当场签订就业合同,成为这些企业的“准员工”。

(四)合作研发成果显著增多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根据企业需求,企业借助学院人力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科技攻关,开展课题研究56项,共享科技成果,13项专利成果在江苏高邮鸭集团等企业优先实现转化。

(五)合作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双方共生长、共发展。学院为联盟合作企业每年输送近1000名优秀人才,学院教师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性难题115项,2012年为企业培训员工16476人次,企业为学院提供技术骨干117人,完成专业教学28316学时,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191002人时,学院教师入驻教师工作站锻炼达864人月,联盟企业支持学院每年培养4400名高素质技能型农牧人才。

(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政行校企”合作办学,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据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公布,学院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74%,2011年底就业率为99.22%;据麦可思调查,学院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43%,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整体满意度(40%)高3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人均月收入为2708元,比本院2010届毕业生(2409元)高299元。2011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6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58%)高9个百分点。201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7%,比本省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81%)高6个百分点。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达99.67%。2012年,学生成功申报了18个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在2011年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201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63-65.

[2]杨娟.高职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98-100.

[3]黄秀明,戴建华,乔龙山,等.农业高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42-143.

[4]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6.

[5]杭瑞友,葛竹兴,朱其志.基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论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231-232.

[6]华危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战略联盟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9):53-55.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高职院校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