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2014-02-24蒋明玉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减数做数学个位

蒋明玉

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endprint

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endprint

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减数做数学个位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一起摘月亮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在“做数学”中建立数学概念
越长越矮的西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