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

2014-02-22邓丽琴

关键词:以点带面长文短教

邓丽琴

[摘要]文章有长有短,可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讲究适当的策略,面对一篇长文,可以直奔中心,可以从题眼入手,可以以点带面,可以把细节串联。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达到长文短教,甚至长文巧教的目的。

[关键词]长文短教 题眼切入 以点带面

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都通过不断增加阅读篇目以提高课文的容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长文”,教师们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呢?

文章的长度不变,那么重要的就是在如何短教。文章的短教,应该怎么短?总不能只讲一半吧?那是不行的。所以,短教,不仅仅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更高的就是要选择好一个切入点,怎么样选择内容和方法。我们一篇短文尚且有许多的内容,丰富的文字含义背后,值得学生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何况是长文呢?怎么去把这些内容很好的和语文素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的风格等很好的联系起来,这就要考虑内容的取舍了。即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要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切忌面面俱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课为例,谈谈“长文短教”的策略:

一、 直奔中心法

我记得读过这样一句话:“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的多余部分恰到好处的凿掉的人,而最好的老师应当是那些删繁就简为孩子成长指明捷径的人。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主要是周晔在伯父去世时看到很多人来悼念他,不禁回忆起关于伯父的四件事。最后一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文章的中心句。上课时就可以抓住这句中心句展开教学,学生初读课文后就直接提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找到中心句后,再提问: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治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情。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事例讲完都回到这一个中心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学生也能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感受到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 题眼切入法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教师应把“文眼”作一个板块来设计课堂教学,以点带面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使文本的精华成为课堂的精彩。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1933年春夏之交在广东新会天马河上荡舟游罢后写的一篇散文。它一直是人教版十二册中的内容,现在却在人教版第七册中出现,这让教惯老教材的教师们大吃一惊。这么朴实生动、流畅自然的文章,四年级的学生能理解吗?他们能领悟出巴金先生对“鸟的天堂”的那种赞誉之情吗?其实不然,在听了某位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执教者对教材独具匠心的理解,抓住了“教学文眼”——天堂,由此建构起“教学骨架”。这节课由“天堂”展开话题,解词语,悟句子,层层阅读,书愈读愈美,情愈读愈深。整节课显得简洁又不乏深度,灵活又不失梯度,语言文字训练扎实而朴实。纵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对全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长文短教,长文巧教。这一切,我想,关键是缘于执教老师用心寻找了一个恰当的“教学文眼”,才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地凝聚起课堂的灵魂。

三、 以点带面法

有些课文,我们如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而这种“点”往往集中在个别词语上。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白杨》一文,只需抓住“高大挺秀”和两个“沉思”便可使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路豁然贯通,与此同时也把读书的“金钥匙”交给了学生,①读课文,把形容白杨树的一个词语找出来。(高大挺秀)②“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要想理解这个词语,就得往下读,请同学读第三小节。练习:“你看那树多高?”说明白杨树(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说明白杨树( );“你看它多直!”说明白杨树( )。③为什么不说“高大挺拔”,却说“高大挺秀”呢?请同学读第一段。④作者赞美白杨树仅仅因为它“外秀”吗?请同学读第14小节。爸爸这样说只是在赞美白杨吗?围绕“高大挺秀”这个词进行辐射式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方法,而且深刻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借白杨的品质,来表白爸爸的心。最后抓住文中的两个“沉思”引导学生探讨两次“沉思”的内容有何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通过写爸爸的两次沉思,意在说明:老一代像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作出贡献;而新一代也像小白杨树那样,“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细节串联法

有些文章设计巧妙,利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串联全文。如果我们能当一 回慧眼珠的深海拾贝人,那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凡卡》讲述的是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并求爷爷接他回去的故事。在课文里,凡卡写信过程中三次看窗户的细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凡卡第一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这段描写写出了凡卡定写信前提心吊胆的心情,说明他对老板等人的恐惧。这为后文写凡卡的痛苦生活埋下伏笔。

第二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遇出蜡烛的模糊影子……”在圣诞节这个欢乐的日子,窗户上蜡烛的影子触动了他对世上唯一的亲人——爷爷的思念之情。他自然回忆起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乡下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快乐,反衬出学徒生活的悲惨。

第三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第13自然段。“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这句话写出了凡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这3个九岁小男孩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三看窗户也是三次很好的过渡。这篇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写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而成的。三看窗户的细节将这三部分内容自然组合在一起。凡卡先看窗户,再写信;写到爷爷时又看窗户,自然地想起爷爷,回忆起爷爷在乡下守夜和美丽的乡村雪夜景色;信写到圣诞节请爷爷拿礼物时又看窗户,回忆起同样是这个节日,爷爷带他去砍圣诞时的自由和快乐。第一次看窗户暗示他现在生活的不自由、可怜;后两次看窗户引起回忆,衔接自然、无痕,又与第一次和信中描写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三次看窗户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但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都是我们理解课文的很好的突破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的选择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我们在选择具体的教法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城北小学)

猜你喜欢

以点带面长文短教
把握编排特点,实施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漫谈挖掘语文教学文本内涵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
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让书香校园绽放美术奇葩
长文短教,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让韵文识字散发无穷韵味
阅读教学,越读越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