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文言文词汇教学中
2014-02-21李姗姗
李姗姗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探究现今文言文词汇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教师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观点。
一、完全信任注解
常有教师认为:教材中对文言文的注解十分详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凭借工具书和注解阅读记忆,教师的讲解属于复制注解,是完全多余的。
学生对课本中注解的记忆是非常机械化的,加之课本的注解有时不全面,很多词语对于高中生而言,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王好战,请以战喻。”如果学生自学,相信大部分学生都将解释为“大王热衷于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作比喻。”这句话在教材中并没有注解,并且这样翻译也似乎十分通顺合理,所以学生难以辨别正误。其实将“喻”解释为“比喻”,是犯了以今律古的大忌。因为在先秦时期,“喻”表示的是“明白”、“晓解”之义。由此看来,教师并不能将字词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任给学生,当然也不至于完全继承“串讲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自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不仅如此,课本中的注解往往会和参考书中的解释有出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比如《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句,注解只有对“当”的解释:“同倘,如果”照此理解再对照上下文,“相较”的意思就是“相比较”,但是也有大量的参考书上将“相较”解释为“相当”、“差不多”,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全句的意思就该变成“如果韩魏楚三国……那么六国胜负存亡的机遇,如果跟秦国差不多,也许谁输谁赢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而这样的逻辑,实在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参考书中会把“当”解释为“应当”以求文意通顺,而貌似都成立的两种解释就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没有教师的专门指点,学生很难获得正确认识。
二、对“度”的把握失准
不少教师觉得文言文字词的深入了解属于古代汉语的内容,采用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即以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是一种失多得少的方法。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生负担。
其实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铺垫,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古汉语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着教授一些系统性、条理性的古代汉语知识,将学生的思考带入深一层次,方便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当然此时的知识也不需要讲的太过深和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比如在讲《阿房宫赋》课文时,关于“房”的读音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读“p?仳ng”,这其中涉及到古汉语中“古无轻唇音”的知识,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而无须细致讲解这一规律,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就是在古代,没有f这个读音,凡是我们现在读f的,在古代读“p?觃ng”,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思考古时候叫爸爸是否可以用“父亲”这个称呼,从中指引学生思考。关于课文题目中“房”的读音恰到好处,讲解了读音不一样的原因,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又融入生活例子,这样程度的教授,不至于学生“吃不饱”,更不至于“吃撑了”。
三、妄图明确“分工”
一篇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光是学生熟悉文本就需两三节课,再加上分析,内容赏析,一般需要五节课左右,但是涉及到的具体课时安排则是不可能有这么充分的时间的,由于课时限制,文本赏析与文言字词落实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于是有教师认为学生结合注解自行理解文章,教师则负责文本的艺术赏析是最有效的分工。
然而事实是,不仅注解并不能完全给学生“解惑”之外,而且即使是文本赏析,也只有在对字词有透彻深入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去吸收理解文章的精髓。因为文言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用词精练,所以才会有“微言大义”之说。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那些看似“浅易”,实则并不“浅易”的知识进行点拨。吴小如教授就一直坚持认为“通训诂”是分析作品和赏析诗歌的首要步骤:“所谓‘通训诂,指对一处诗的每一字词都必须正确理解。如果连字句都没有弄懂,那么分析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还谈什么赏析?”事实上字词落实与文本的欣赏本就是可以相互支撑的。字词落实大多数时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而且往往可以带读者领略到文采的魅力。如《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课本中并没有对“游泳”一词注释,学生就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为“游来游去”,虽然并不会对文本的欣赏解读带来影响,但是如果教师可以讲解得再细致一点,学生的收获也就不一样了。这里其实是一种对应关系,“沙鸥”对“锦鳞”、“翔”对“游”、“集”对“泳”,就是说游、泳二字应该分开来解读,“游”表示“在水上漂游”、“泳”表示“在水中潜行”,如此就对仗工整,别有韵味了。
四、定义把握不准
不少教师对字词落实的概念定义不准确,字词落实并不是单纯孤立地理解该字词的意思,而是还包括着字词背后的人文解读,相似词语的甄别等。如在必修五的《项脊轩志》中有“吾妻来归”和“吾妻归宁”两句话,课本中对“来归”一词的解释是“嫁到我家来。归,就是指女子出嫁。”并且对“归宁”也有所解释:“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课文注解虽然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但是学生对此并没有完全理解“归”的含义,如果能够从古代婚俗入手讲解,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古代女子结婚,意味着开始组建新家庭,开始新生活,因此把出嫁说成“归”,意思是回到了家,有了归宿。《大道之行也》中“男有分、女有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归宁”的“宁”意为“安宁、安心”的意思,《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字面意思就是说女子出嫁之后回家看望父母,以使得父母放心、安心。做了这样较为细致的解释之后,相信学生将对这两个词产生清晰而深刻的印象,这种效果也绝不是死记硬背所能够企及的。
文言文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师。文言文教学需要的是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要教学生懂得所以然,教师自己首先要懂得之所以然。尤其是对于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生通过小学、初中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古汉语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有更为深厚的古汉语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老师内力深厚,才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让学生抓住的都是精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