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2014-02-20臧婉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教学质量

[摘要]我国音乐高等教育面临着因扩招而导致的教学质量降低的严峻现实,实行以“价值目标、学业目标、健康目标和职业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发展,能够促进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音乐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音乐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10-03

[作者简介]臧婉,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6000)

一、我国音乐高等教育的现状

1.因扩招而导致音乐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整合资源、实现学科交叉、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等口号的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规模的合并、升格、扩招。除了专业的艺术院校和师范类高校的艺术院系外,一些理、工、农、医、海洋以及其他类别普通高校也开始举办音乐专业;一些高等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音乐院系开始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全国范围内音乐类考生大幅度增长。但就音乐专业来说,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较之于其他门类本来就是比较低的,而扩招给很多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扩招之后,从全国考生数量上看好像是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了,只要想上大学就基本上能得到机会,但是毕业生的质量却远远不如从前了。另外,自国家实行扩招以后,无论是从哪一所学校的招生数量上看,还是从其增设的专业数量上看,都大大增加了,但优秀考生的比例却下降了许多。更由于音乐类考生的专业水平取决于其先天素质和后天的专业训练,这两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总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因扩招而产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大多数高校想达到招生规模就只能降低标准。

2.因学生过多而导致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下降

音乐专业教学中理应实行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但由于高校扩招以及一些学校搞压缩教学成本,“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已经不太现实了,经常是一对三个以上,有些院校甚至把声乐课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大课授课形式。对于刚刚开设音乐专业的院校来说,教师一般都缺乏教学经验,教学管理方面尚未成熟,缺少成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证了。

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首先是部分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宽进宽出”的现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每年的考生数量有限,而高校又在不断地扩招,一些高校不惜降低招生标准来完成招生计划。其次,艺术类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学费是比较高的,部分高校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完成招生计划的基础上,还会增加一部分名额用来增加收入,表现出较强的商业性和短期性意识。这不仅使学生的整体水平下降,也给教学带来了不便,任课教师不得不采用降低教学标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当前非研究型高校的学习氛围大不如从前,一部分学生以为走进大学校门就等于拿到了文凭,或者说他们就是冲着文凭来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学好专业课程。众所周知,音乐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在一定的音乐天赋基础上进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有所成就。本人在从教中发现,无论是专业的音乐高校还是普通高校的音乐院系,上述现象都是屡见不鲜的,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严重影响。教师满腔热情地想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却不是很配合,甚至是应付了事,更别提什么专业兴趣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因高校重视不够而导致音乐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不一

首先,一些音乐专业院校在学生大量涌入的状况下,校舍、器械和师资的投入严重不足。原本一次性完成的课程,现在由于学生数量的激增,被迫分为两个或多个组,成倍地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每天应付出大量的时间在琴房和实践场所进行练习和实践,但扩招后场地不够、师资不足等原因使之无法正常开展下去,部分学生也由此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因工作量大增而无暇顾及科研,以至于出现音乐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大面积下降的现象。第三,由于经费少、教师待遇低,一些院校的音乐专业很难引进或留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而师资培训因经费短缺也难以正常开展,造成了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低、专业及教学水平持续下滑的现象。

二、推动音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

推动音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招生方面要采取两大策略。一是要严格执行招生标准。音乐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要求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先天素质,对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因此学校招生时应严把质量关。正式招生之前应对考生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招生时有章可循。要宁缺毋滥,不能单纯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标准。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比如师范类大学,其特色是师范专业,但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很多此类高校也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它们一般以师范专业为主,把所有专业技能较强的考生都招到了师范专业,而综合成绩、能力稍差的一些考生考来考去竟成了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等真正开课之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不能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因为它们的水平远远达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如此一来,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师范类高校在按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分大类招生时,一定要分别按照各自的标准和培养目标招收学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音乐高等教育的现状。

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是一所以发现和培养世界青少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为目标的音乐学校,学生免费入学的优厚待遇及学院与费城交响乐乐团合作办学的背景让众多优秀学子趋之若骛。该校办学最特别之处在于专门培养音乐表演、指挥及作曲方面的精英人才,每年只招收刚好能组成一支交响乐团的160名学员。自创办以来,学校既不追求能授予多少学员本科或硕士学位,也不寻求学科和专业的齐全,更不体现大众音乐的潮流取向,始终坚持将办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才能上,以学生是否具备本专业出色天赋、实际出众才能和巨大发展潜能为招生标准。其人才选拔标准把握非常严格,如果某年的生源质量没有达到招生标准,则宁愿该年度招生出现空额也不降低标准,真正体现了宁缺勿滥的原则。此类世界名校所看重和追求的不在于学校规模是否够大、学科是否够全、专业是否够多,而是始终坚持其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将优良传统和特色、办学质量、专业水平视为生命线。也正因为如此,这些高校才能成为世人心目中响当当的品牌。

2.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对专业能否办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些刚刚开始创办音乐专业的院校有时只是简单地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这样做既不会创办出自身的特色,也不会有好的办学效果。笔者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一味地效仿是行不通的,而现实中有些院校却几乎成了它们所参考学校的复制品了,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在完全地照搬照抄。就课程设置而言,它们开设的课程太多而且开设时机选择不当,有的课程应该大一的时候开设,结果拖到了大二才开;有的课程应该开设一学年,结果却只开设了一学期就草草了事;有时还因为开设的课程太多而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给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一看到学校是如此的敷衍态度,学习兴趣便会陡然降低;学生经常对课程开设太多心存不满,但不选这些课程又怕学分不够,就只能减少专业练习时间以应付了事。

3.按专业方向区分培养

在音乐类高校中,有些专业是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而有些则是为各类学校输送教育工作者的,二者的培养目标、方式、过程存在着很大区别。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区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更专业一些,难度要更大一些;音乐教育类学生要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多多关注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的难度要稍稍降低一些,因为这些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要面对的主要是中小学校的公共音乐课程。

4.加大学校支持的力度

校方的支持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基础。专业类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要好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往往采用管理大文大理的方式。音乐专业毕竟有它的特殊性,但普通高校的领导管理层往往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以招生为例,音乐专业的院系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招生方案拿到学校领导层讨论时,较少征求院系领导、教师意见,仅凭校一级领导的意志进行决策。另外,教育的关键是师资,教师的水平上去了,才会给其所从事的专业带来很好的发展。学校应该多给教师提供培训、进修、访学的机会,使之与外界保持充分的交流。

5.以特色吸引高质量的生源

要想把一个专业办好,除了在招生政策、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下功夫外,最主要的是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沈阳音乐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和经验。沈阳音乐学院国际音乐教育中心是沈阳音乐学院所属的国家一本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心秉承钢琴大师霍洛维兹和声乐大师热拉尔·苏宰依的理念与精神,以男高音歌唱家刘捷教授和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韦丹文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吸引了全国不少的音乐才子。中心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及传授教师数十年的海外演奏、演唱经验,使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中的风格、技术运用以及理解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深刻的了解,提高用音乐与观众交流的能力,达到与世界舞台接轨的目的。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从倒逼机制视角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
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