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理论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内在逻辑
2014-02-20李宏伟
[摘要]大学学习的创新性和理论社团学习的自主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社团中的主导地位。推动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社团中蔚然成风,需要把握其规律特点,即社团自治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场域,兴趣爱好是研究性学习的原始动力,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质变引擎,规范指导是研究性学习的外在保障。只有把握理论社团中研究性学习的规律特点,才能把理论社团建成一个高效益的学习型组织,提高社员的素质能力,引导大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关键词]大学生 理论社团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17-04
[作者简介]李宏伟,首都师范大学讲师(北京100048)
高校理论社团(又称红色社团、马克思主义社团)是在大学生和研究生间以学习、研究、创新理论为主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时事热点的主阵地。在理论社团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与社团自治,与大学学习的实践性、参与性、创新性等特点不谋而合。因为研究性学习凸显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批判性、主动性,即在掌握理论知识“是什么”的同时,着重探究理论知识内隐的“为什么”、“怎么样”。实践证明,只有把握理论社团中研究性学习的规律特点,才能把理论社团建成一个高效益的学习型组织,提高社员的素质能力,真正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一、社团自治: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场域
自治性是社团建立和发展的最大特点,自治权是社团存在的基本要素。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家保护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开展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高校学生社团一般经团委(社联)备案,由学生自发组建,如社团负责人的选举、社团的日常运营、社团活动的开展等,都由社团成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体到理论社团的活动中,无论是课题方向的选择、研究主题的圈定,都由全体小组成员讨论决定,共同完成。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社会调研、查阅文献、案例举证、现场辩论、专家讲座、分组汇报等,都可以灵活取舍。以笔者所指导的理论社团为例,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学习、研讨过程中,势必要相互了解、消解隔阂、求同存异。此时,更要突出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此彰显社团的活力与魅力。每一个学生既要立足自身,也要善于形成合力,以多角度的理论解读来揭示学习素材、研讨主题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学习的实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内在心智转化过程,而过程的在场性能有效防止任何替代性。在研究性学习中,知识不再是文字的堆积,而被看作是个体对于世界意义的建构,学习者被看作是实践性的自由存在。“学习者内在于知识的生成,与知识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学习因而是学习者与世界际遇时意义自由展现的历程”。社团自治为成员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最大空间,在社团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会主动观察与思考提问,并能指出问题核心;学会活动组织、分工协作、邀请专家、宣传交流;学会倾听与鉴别,分析与比较,形成一家之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学习(主要分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学习(主要分为五个层次: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体系性格化)、技能学习(主要分为七个层次:知觉、准备、模仿、熟练、复杂化、适应、创新)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学习和成长相得益彰。
与课堂授课相比,理论社团中主动性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直接得到的总不能是一个观念,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真正的思维”。参与式学习能够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客服客观外在条件对自身学习活动的种种限制与束缚,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实际参与、合作、体验和操作等活动,能够逾越学科屏障,内化和类化各学科间的知识,进而从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理论社团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能够彰显个人化的理解、反思、感悟,突出学生个体经验过程的能动性及与对象的互动性,真正实现主动与受动的统一。
当然,由于社团成员在知识背景、专业方向、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还比较有限,活动组织的过程、研究探讨的结果可能并不完美。但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果断选择,从而获得知识或结论。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因为个体在进行理论探究时,头脑中并不是空的,先前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已在头脑中保存着一定的认知图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认知图式。
二、兴趣爱好:研究性学习的原始动力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协会、社团多是基于成员的共同志趣目标而建立的,高校学生社团的创建也是根源于大学生的共同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但我们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理论社团只是大学的“选修课”,不是“必修课”,若非自愿,实难强求。兴趣爱好是维系理论社团学习活动的纽带,是社团生存发展的原始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好读书,读好书”、“好学习、学好习”为兴趣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培育能力。人天生的好奇心能自发推动个人寻求知识、真理、智慧,尤其是对风华正茂、争强好胜的大学生而言,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内在兴趣与好奇心和求知欲交织在一起,尝鲜的心态、好胜的信念愈发强烈。以爱智求知为初衷而加入理论社团的大学生年龄相仿,大多有着相似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以及人生经验,新鲜事物容易引发年轻人的“兴奋点”,一旦锁定目标和榜样,会矢志不渝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爱好起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个体需要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并以最终结果来维持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部动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同样与其需要息息相关。“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是由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学习理论能满足我们解疑释惑、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情感交往的需要。具体说来,学习理论能使我们掌握事物的固有规律而简化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理论是对存于万事万物之中规律的抽象与概括;能使我们抓住事物的本质而拓展自己的行为空间,因为理论具有普适性与演绎性;能使我们因存疑而创新,因为学习者需要保持批判性眼光,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看法。从现实生活上讲,学业、事业、家业是当今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大奋斗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成绩问题、职业问题、情感问题是学生生活学习需求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为此,理论社团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与学生的需求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以笔者指导的理论社团为例,每年迎新季后第一次研讨的话题总是锁定为“我的大学”。研讨交流的内容既有新生的憧憬也有老生的感悟,既有大学的规划也有职业的理想,这些都为大学生充实大学生活、开启崭新人生启迪智慧。
兴趣与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理论社团需树立“多元化”思想,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社团成员上看,需要最广泛地吸收志趣爱好相投者,营造兼收并蓄的氛围。从学习内容上看,“理论”要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不能仅仅限定在政治领域,既要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知识,也要从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解读同一问题。以笔者辅导的“明理学社”(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例,社团设置了“经”、“史”、“世”、“文”、“外”、“宸”六大部门,既侧重经世致用之学,引导学生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又以史为鉴,研究学习古今中外历史人文,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还针砭时弊,及时关注当前社会焦点,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上看,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尤其受后现代主义冲击,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理论学习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也要适应当代青年个性化、自由化的发展需求,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三、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质变引擎
惊讶和好奇是人类智慧的基始。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问题意识”已成为理论学习、学术研究的中枢。知识学习的深入与否、自主研究的成效如何、理论社团的价值大小,越来越依托于社团成员“问题意识”的养成。何谓“问题意识”?概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事物时心中存疑,对事物的本源、过程、价值、趋向等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对比鉴别中获得最为全面和科学的认识。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将问题看做是科学发展的灵魂,“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问题的形成和提出往往是学生原有认识实现新飞跃的开始。没有问题就难以引发科学研究,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发展科学研究。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理论的本质是探究,研究性学习中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明确的目标,就不会有挑战的勇气,更不会有知识增长和理论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现在的大学教学基本以专业、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面对“现成”的知识,多数师生很容易忽略其历史背景、来龙去脉,更难激发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更为甚者,很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式教育,这更会泯灭学生的创新萌芽。以“问题意识”为基点,凡事多问个为什么,才能体会理论的传承性与系统性。例如,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1978年后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那政治领域呢?查阅史料可知,1982年在胡耀邦的力推下,取消了几十年一贯的主席制,实行体现集体领导的总书记制度。那我国的主席制是如何演变的呢?这就需要把建国后我国中央委员会主席、书记处书记、党总书记,以及国家主席的演变过程及内在逻辑了解清楚,以此才能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掌握新中国的政治改革历程。
以问题意识为引导,笔者在指导理论社团的研究性学习中提炼出以下两点经验:一方面,引导学生敢于树立批判精神。“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优良传统,“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批判精神意味着不盲目崇拜权威、不教条搬弄论断、不固执相信真理,一切都应接受理性的审判,一切都值得怀疑,唯一不变的是怀疑本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理应成为学习与研究的准则。尤其是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互联的世界中人人都是信息的参与者,但与信息“大爆炸”并行的往往是谣言“满天飞”,能在批判与质疑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是立学之本。当然,批判不是批评,更不是目空一切,毕竟问题意识的存在提醒我们首先要保持一个谦卑的“求学”之心,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自谦为“最无知的人”,才能步柏拉图的后尘,勇敢的去开启哲学大智之门。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树立现实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理论不是玄虚之学,而必须具有现实内核。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理论研究是经世致用之学,现实促使我们发生疑问,也促使我们去寻找答案。一项研究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回应现实社会的深层次需要,这样才有意义,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从大学生活到社会活动,从身边小事到社会焦点,从客观现实到历史未来,都可以成为社团成员研究学习的对象。以笔者指导的理论社团为例,我们以人人网、微信公共账号为平台,及时对时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点评,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就任后提倡“中国梦”,我们就引导大家思考,“梦想”的存在价值是什么?“中国梦”的现实依据是什么?时代背景是什么?“国家梦”和“个人梦”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大家逐渐明白了理想与现实、集体与个人、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对中国梦的主旨有了更深体会。
四、规范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外在保障
理论社团中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自主性学习,但意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学习环境差,容易导致自由散漫的风气,甚至整个社团的存在都形同虚设。如果说本文中的前三点属于激发社团成员研究性学习的内因,那么这一点则属于外因,即以外在力量约束、规范理论社团的发展,使自主性学习成为“里应外合”的自愿、持久行为。
第一,研究性学习的方向要正。理论社团的学习选题尽量避免偏、难、杂,而应当让多数成员对此话题“有话说”,能够“把话说好”。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是社团发展的底线,务必夯实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导地位。要通过内容翔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术座谈、讨论、辩论、调研等活动,使大学生在接受学生理论社团积极影响的同时,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以笔者指导的理论社团为例,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建立了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1144”模式。具体为:“一会”,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为主体;“一团”,即以宣讲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学习宣讲团”;“四刊”,即依托校研究生主办的《理论在线》、《鹿鸣》、《首师青年》、《首师博览》为宣传传播媒介;“四工程”,即以“同在蓝天下”支教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工程、研究生朋辈导师工程等作为实践理论的着力平台。“1144”模式实现了研究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品牌活动”的示范单位。
第二,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明确规定责、权、利关系,使社团管理中人事相宜、职责相称、权利与义务统一。如笔者指导的理论社团在成立之初就出台《社团章程》,明确规定了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会风、活动方式、会员条件、组织构成、组织纪律等八项内容。就笔者指导理论社团的经验而谈,社团管理的效益高低与社团负责人(社长)的能力水平、责任意识密切联系。一定要推选政治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作风正派、知识面广、有事业心、有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管理者。
第三,加大政策与物资投入力度。学校党委(团委、社团联合会)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社团的支持、指导、领导力度,一方面是思想和政治上的领导,为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提供保证;另一方面是具体活动上的指导和支持。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等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如把理论社团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学部)下,进而落实活动经费、活动场所及设备等具体问题。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形式,加强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之间交流与合作,鼓励跨校、出省、跨国联合活动,达到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第四,选配指导老师。理论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娱乐类、体育类社团,本身要求学生对政治理论充满兴趣,对时事热点具有敏感性,能初步了解国内外治国理政、经世济民的基本政策。加之研究性学习的专业性要高、理论深度要强、知识面要广,没有专业教师和业内专家的激励带动、指导约束、点评提携,研究性学习可能会流于形式而难获得真知灼见。因此,学校(学院)可以选配一些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真正把理论社团的研究性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五,定期考核评比。考核评比是检验学习成效、寻找不足、取长补短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研究性学习目标、内容、途径的重要因素。考核主要分三个层次:
一是学校层面对社团的考核(多以校团委为主),二是院系对社团的考核,三是社团内部的考核。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相适应,考核评比应当重在过程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与感悟。做到评价和指导密切结合,强调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总结提升。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