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性”的另类散文

2014-02-20阳慧

红豆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性科学性散文

阳慧

杨文丰教授是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自然散文家。《散文选刊》最近推出“杨文丰散文特辑”,编者按云:“近十几年来他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自然,以‘自然散文著称。”①著名散文家陈长吟教授认为:“中国当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马丽华的西藏散文、杨文丰的科学散文等等,都以自己的个性卓立于世。”②

的确,新世纪之初,杨文丰即以系列自然笔记引起文坛广为关注,此后佳作迭出,相继出版了《自然笔记》《蝴蝶为什么这样美》等自然散文集,先后获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林语堂散文奖、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散文选刊》“华文最佳散文奖”等奖项,部分自然散文被编入高中语文、大学语文等大、中学教材十多种。可谓屡获赞赏,文名鹊起,独树一帜。

笔者认为,杨文丰自然散文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由其自然散文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质“三性”即科学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所决定的。

科学性是杨文丰自然散文有别于其他散文的创新特色。

从中国文学史看,在《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里,大自然在中国作家笔下,都呈现着至今令人向往和赞叹的奇异和美妙,自然物无疑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大自然在中国作家心中,还主要是作为中国文学的元素或中国文人抒情寄意的“对应物”或“对照物”,诚如著名散文理念家古耜先生所说:“中国作家笔下呈现的自然万物的艺术形象,是有着明显缺欠的,这突出表现为,它每每洋溢着泛神式的优雅或浪漫——山川草木只是时而作为喻体,以寄托人的情怀和理想,时而作为对象,以衬托人的伟岸和强健,但却普遍缺乏一种科学的目光和理性的纬度,即忽视了对大自然本身的潜心打量和深入探照——时至今日,偌大的中国文坛,依然很难找到像法布尔《昆虫记》那样融入了观察和分析的作品。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我们来读杨文丰的《自然笔记》,即可发现:这部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恰恰在于科学视线的引入和理性思维的在场。”③文学的价值在于创造。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独具他人无法取代的特色。杨文丰将科学性作为关注自然物的审美视角,无论从方法论上看还是从艺术哲学上观,与传统中国作家表现自然的方式迥然有别,毋庸置疑,已享有开创性的意义。

读读杨文丰的自然散文,便可以知道,科学作为审美视角或者说科学性,在杨文丰笔下的表现是如此的丰富。

杨文丰自然散文主要选择气象、动植物、生态、科学史、科学美和科学伦理的科学性题材。写的是主要是环绕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然之物,如阳光、空气、花草、雾霾、蚂蚁……他所写的这些自然科学事物真实并且平实,有诗意但并不刻意,感悟、升华哲理但并不高调和高蹈,而且,始终以科学知识作为其散文创作的话语原点,以科学知识作为认识事物的工具,以科学为视角,以专业严谨的态度,观察自然,拟写自然,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④

比如,《虹影》先写虹的生成科学,“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客观世界所反射的波长不一的光波,进入了我们眼帘的缘故”,再用气象学原理阐释“射入雨幕的阳光,经由雨滴(水滴、毛毛雨滴或雾滴)折射、反射后,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的色光(偶有白色)弧段”,接着联想到诗人北岛诗句虹是“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最后自然而然但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性识见:“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在这里,科学的真实和心中的情感已经融合,正如阳光和雨幕融合而成的虹。

杨文丰的自然散文表述科学性,便是这样,并不是原原本本的科普式表达,而是融入了他对自然科学知识独到的来自生命深处的体验与感悟。作家写《晨昏线寓言》,在晨昏线的科学性里,同样融入了自己的文学形象感悟:“晨昏线过处,无非是白绸缎刚刚飘然过去,黑披风就急急拂面而来。沧海桑田,云去云飞。黑夜和白天,对自己体下的江山万物施行着轮回式的恩泽与压迫。”

杨文丰自然散文的科学性,总能舍弃浮泛空洞的抒情而深入内里,或者基于科学规律而作出个性化的升华,或者通过画龙点睛展示自然现象本质的东西而有言外之意。《人蚁》表面谈蚁,实际笔墨却总似写人,写及蚂蚁王国的阶级分工是那么单一、古板、严明,却又自成体系时,作家说:“每个蚂蚁的阶级地位、职责,乃至各阶级成员的身体造型,似乎都是由神严格匹配好的。如此的王国体系,奉行独特的‘蚁道主义,生命、生存、职能与体制法则同构,甚至要比人类所谓儒家文化里的君臣父子观、贵贱等级观还严格,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构建如此的王国体系,不靠桃园结义盟约,不依靠公文,也不需要行政命令,无须预先制定组织原则,更无须票决。”

杨文丰自然散文体现的科学性,表达的是作家认识浸润过的自然的“真”。科学求真,科学知识、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就是“真”。从这个角度认识,杨文丰自然散文总是以真作为骨胳,使得读者在文本阅读中更直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⑤

杨文丰自然散文既重视科学性,同时张扬文学性,真正做到了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水乳交融,这样的自然散文最终还是审美的,这决定了其“语言表达,始终保持着文学作品所擅长和推重的灵动的感性、丰沛的想象,以及优雅的笔调和飞扬的辞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⑥关于这点,我们阅读他的许多篇章,如《精神的树,神幻的树》《鸟巢》《马兰,马兰》《不俗的芭蕉》、《佛光》等等,都会有深切的感受和清晰的体味。

杨文丰的自然散文,总能以优美生动、空灵洒脱、极富韵律感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怀,充满浓郁的诗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行文总是感悟式与解析式同在。语言从感悟出发,既有优雅感性之美,也有沉郁理性之美,既有小桥流水的幽微,也有大江东去的壮阔。⑦

广被选刊选本选用的《冬虫夏草》、《病盆景》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包容一切的空气》里修辞手法丰富而娴熟,文字颇具弹性,而作者对自然深深的爱,对自然的感恩,还使作者的笔墨出现了歌咏形式。譬如《佛光》写佛光产生的缘由后,对佛光显现的缘,与尘世间有情人相识相知之缘的抒写,洋洋洒洒,痛快淋漓,是深得读者共鸣的咏唱。

文学以想象为翅膀。杨文丰自然散文中的联想、想象和抒情,还注重与高雅文化建立联系,比如,作家抒写了含羞草为什么“含羞”的科学性后,便说:“含羞草那般的羞涩,已成了人性中除了爱之外最为纯净、柔软和美好的部分……羞涩亦是春日天上柔和的云朵,夏日拂面柳枝的清凉,秋山一脉明净柔软的溪水,雪天屋内忽明忽暗的炉火,是徐志摩以《沙扬娜拉》动情吟咏的女性那最迷人的一低头的温柔。羞涩还是尘世难得的内心真实,是情感湖泊浮现的莲花。”(《含羞草》)如此的自然散文,用的是优美生动、空灵洒脱、极富韵律感的语言来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怀,展示浓郁的诗情,自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诸如此类文学化的科学解读,不但洋溢浓郁诗情,还融合人文关怀,自然会给人以启示遐想。如此充满散文文本美力量的文字,几乎涵盖了杨文丰自然散文的每一篇作品。

然而,本文认为杨文丰自然散文最具价值的地方还不只是它的文字表达,而是文字背后所承载着的思想,尤其是作家个性化的生态思想。杨文丰的自然散文写作,诚如他夫子自道,在“以科学家的目光观察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描绘自然”的同时,总是“以思想者的思考来认识自然”。⑧

杨文丰自然散文的思想性来源于作家的绿色情怀,来源于作家对自然万象、对卑微生命的爱,来源于作家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杨文丰自然散文常常表现出对“现代性”极度扩张而致生存状态恶化的追溯与审问,比如,“我想,只要鸣沙山在,大风仍在,人还在,月牙泉就前途未卜”。(《鸣沙山·月牙泉》)《仁爱慈悲的命运》写动物伦理,充满人文的怜悯慈悲。可以这样说,杨文丰自然散文体现了一位作家宽厚博大的爱,体现了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大关怀。

杨文丰自然散文的生态思想的表述,并非随意而出,而是依靠了作家深入的人文思考,依赖于他的人生智慧和蕴藉温厚的情怀。杨文丰有的生态思考已直追理论的高度。在被选入多种大学语文教材的《海殇后的沉思》中,杨文丰将人在接受科学洗礼前对自然的敬畏,定义为“旧敬畏”,同时提出并界定了“新敬畏”,即在现代科技背景下,人类应该建立起对大自然的新型敬畏。

杨文丰自然散文的生态思想,还重视和善于通过象征暗示进行表达。在《病盆景》中,通过抒写盆景“野趣”是人为扭曲的“畸形美”、“病态美”,揭示病盆景成为“被强制生长之物”,是因为人为打破了“人与植物,乃至与盆景本应如亲兄弟般相互尊重”的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造成生态关系的不断恶化。作家在指出地球村就像一个硕大的病盆景的同时,发出“你救得了盆景吗”之问,振聋发聩,催人沉思。

《走进子宫式生态圣殿》是作家写瑞士瓦尔斯温泉建筑的自然散文,在文中作家提出了他心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理想模式——“子宫式生态模式”,即宛若子宫的绿色建筑内的温泉如宫内羊水。人在温泉,会谦卑、会沉下身子、垂下地球村老大的头颅,在接受母亲(自然)抚爱、包容的同时,也能沉浮得自适快乐,而水仍没有被人占有、杀伤,仍可以长涌……

杨文丰能够写出在文坛独树一帜的自然散文,与他曾在大学攻读农业气象学专业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有关,同时,也源自“杨文丰是一位具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散文家,是一位智慧型的散文家。他的作品是关于自然及其美的描述,更是对于人类历史的反思,对于科学本质的哲学追问,以及是作为一位有自然科学底蕴的有良知的作家对于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忧患。正是这些,使他的自然随笔在当代散文中卓然独立”。⑨

注释:

①《散文选刊》2013年第3期“杨文丰散文特辑”编者按,第24页

②陈长吟:《散文家的个性培养》“中国散文网”:http://www.sanw.net/oblog/user1/2/

7358.html#20204

③⑥古耜:《文心与自然的三重对话——评杨文丰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载《文艺报》,2007-8-30

④⑨司马晓雯、陈剑晖:《论杨文丰科学散文的美学策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

⑤王光华:杨文丰个性化生态散文中经典散文“三真”的审美特质,《名作欣赏》2012年第9期

⑦张柠:《植根科学的另类散文——杨文丰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序》,《自然笔记——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杨文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⑧杨文丰·自然笔记——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39.

猜你喜欢

三性科学性散文
师生对话容易被忽视的“三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劳务派遣“三性”问题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