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探究而精彩

2014-02-19李正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平角三角板内角

李正琴

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真正创设持久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情景?

在进行构建“快乐合作、自主探究”型课堂的研究中,我体会到要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第一环节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或合理猜测等方式导入;第二个环节则是目标定位,自主学习,在课堂指南的导学问题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我认识,完成知识的初步构建;第三个环节是小组交流,质疑问难,就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带着收获和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落实基础知识,借助组内同伴的帮助初步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准备提交全班交流;第四个环节是小组展示,全班交流:一是展示重点内容,二是将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别的小组进行讲解,通过组与组的合作来达成目标。这往往是难点、易混易错之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讲解,激发学生质疑,将问题呈现充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困惑。如达成目标则进入第五个环节,如不能达成目标,教师或精讲点拨,或借用多媒体进行重点突破,促使目标达成。

片段:猜测、操作、验证、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认识“内角”“内角和”,合理猜测

师:看到课题,大胆说出你有什么疑问。

生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师:猜得好。(师画三角形)这三个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区分,通常把它们编上序号,分别叫做角1、角2、角3。(标出∠1、∠2、∠3)∠1、∠2、∠3的度数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那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谁来猜测一下?

生1:我觉得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生1:我是根据直角三角板来猜测的。

师:你是根据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度数来猜测的。老师这里有一副三角板,上来说给同学听听。(师将纸质三角板贴在黑板上)

学生上去指出三角板每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内角和是180度。

(板书:90°+60°+30°=180°, 90°+45°+45°=180°)

师:你真了不起!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提出猜测。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没有其他想法)

师: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不是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生(齐):不能。

师:谁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1: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不是180度。

生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都是180度。

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贴字条:验证)

2.操作验证,得出结论

师:有什么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静静地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举手。

师:很多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请同学们看小组活动要求。谁能够用响亮的声音给大家读一下。

屏幕出示要求,请一名学生读。

小组合作要求:

(1)利用学具袋中提供的材料,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并填好记录单。

(2)通过验证,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组集体总结验证过程,并选两名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学生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看到大家已经有结论了,现在我们就来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好吗?一名同学当主要发言人,另一名同学准备补充,下面的同学当小记者,随时准备提问。看哪个发言人表现最棒,哪个小记者最会提问题。谁先来?

(1)(师生活动过程,略)

(2)撕拼。

师:他们小组选择了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进行验证。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两个角撕下来,与另一个角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我们组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真不错,利用了平角的知识!问问小记者有问题吗?

生没有提出问题。

师:小记者没有问题,我这个大记者有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知道3个角拼成的就是平角呢?

生:我们用直尺验证过了。(学生用直尺验证)

师:聪明,可以用直尺来验证,两条射线呈一条直线。这两位同学的汇报非常完整有序,请回。

他们小组把三角形的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它撕拼可以吗?(板书:撕拼)

(3)折拼。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组用的是折一折拼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内角和是180度。

师:这种方法很独特!折一折也能拼成一个平角!这种方法可以起个什么名字?

生:折拼。

师:这个名字好,就叫折拼吧。(板书:折拼)为了让各位记者看得更清楚,我们来看看电脑的演示。(课件演示折拼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没有出现其他方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有特点。

师:刚才我们用了测量、撕拼、折拼等方法,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了验证,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贴字条:结论)大家一起说,老师写。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板书结论)

师:但我们用测量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有的是182度,这是为什么?

生:他们测量的时候可能没有把边对好。

师:对,在测量时因为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原因,会有一定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我们再来看这两种方法(指撕拼和折拼),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把三个角拼在一起。

生2:都拼成了平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转化成了平角(板书:转化)。运用转化的方法,我们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上大家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充分领略了咱们同学们的风采。我宣布,发布会圆满成功,掌声鼓励!

学生高兴地鼓掌。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角三角板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余角、补角与对顶角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三角形分割问题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