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华罗庚的“统筹法”走进高效课堂

2014-02-19张隆华刘武德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茶壶泡茶范式

张隆华 刘武德

高效课堂的呼唤,山鸣谷应;其实验,铺天盖地;其议论,不绝于耳。

近日读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下简称“教学范式”),笔者的观点是:赞同“高效课堂”的提法,不赞同其中某些极端的观点与做法。我们追寻高效课堂,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何谓高效?效,即效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叫效率。由此得出高效的定义:单位时间内超额完成工作量就叫高效。

“教学范式”中推介的一种观点与做法恰恰颠覆了这一基本理论,似乎高效课堂不受“单位时间内”的限制。它推崇教学的“核武器”:导学案,要求教师课前编制导学案,课中使用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没有时间底线,课堂可以无限延伸。我们必须理性地思考:上帝让每个人平等地享受24小时,教师也不例外。凡熟悉学校生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老师不是单纯做教书一件事。此外,突发事件要处理,学生作业要批改,家长来访要接待,上级检查要应对,职称考试要应付,业务进修不能中断……每天都浸泡在导学案中,现实吗?假如“教学范式”中这一观点和做法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是否也可要求我们的公务员打破八小时工作制,各个部门作出新规定:上班前做什么,上班做什么,下班后做什么。如此这般,不知我们的公务员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教学范式”中推崇某地某校“10+35”的模式,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超过10分钟,以侵占学生“学”的时间论处,甚至鼓励教师不讲。

“精讲多练”倡导了半个多世纪,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与学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主导不能代替主体,但主体也不能缺少主导。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讲,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教师讲的时间规定死板,甚至不让教师开口,则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真理多走一步”往往就成了谬误。我们赞同“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理念,但如果用新的模式化取代旧的模式化,无异于砸烂旧枷锁,又戴上新镣铐。如同一则寓言,讲主人爱鸟,原来将鸟关在竹笼里,后来给鸟换了一个金笼子。一代宗师欧阳修用诗句大声疾呼:“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我们再回到“高效课堂”这一命题。追求课堂高效,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引进一大法宝:大数学家华罗庚倡导的“统筹法”。大师以泡茶为例,说明统筹法。例如,想泡壶茶喝,当时情况:没开水;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没有了,怎么办?办法甲:洗水壶,灌凉水,放在火上;在等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找茶叶。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乙:先做准备,洗水壶、茶壶和水杯,拿茶叶;尔后灌水烧水,水开泡茶喝。办法丙:洗壶,灌水,烧水,坐等水开;水开后,急忙找茶叶;尔后洗茶壶、茶杯,泡茶喝。三种办法,哪种办法省时高效,明眼人一看便知。

“统筹法”用浅显的事例说明了复杂的社会实践的道理。将统筹法自觉地、科学地应用到课堂,就会产生教学高效。一堂课应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艺术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开口说话,严格控制时间,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对学生的耳朵负责。一堂课珍惜分分秒秒,使时间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展示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且看一个教学细节:他让全班起立朗读课文,教同学左手拿书姿势:中指托书脊,食指、无名指分开托住书底,大拇指、小拇指分别夹住书面。每读完右页最后一行,右手立马出动翻页。贾老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异常优化,令在场听课的人无不叹服: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其实并不神秘,并不复杂,人为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正如已故电视新闻人陈虻所言: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课程改革,追求课堂高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能陷入“风景只在远方”“外地和尚会念经”的误区。应该相信,本地也有会念经的和尚。穿什么鞋最合适,问自己的脚。我们要坚定地走自己高效课堂之路。

风景,这边独好!

猜你喜欢

茶壶泡茶范式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鲸鱼”泡茶器等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英首相泡茶视频遭网友吐槽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泡茶空间风格即泡茶师做人风格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