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价格弹性及其限度分析

2014-02-18赵贺春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供给量限度需求量

○赵贺春 鞠 琳

(北方工业大学会计研究所 北京 100144)

在一定意义上说,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就是要自觉地运用价格调节机制,即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价格变化导致商品供、求变化(即价格弹性及其限度)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商品价格变化影响商品供、求变化的方式、程度,从而实现商品供、求平衡,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价格弹性及其限度的含义

弹性(Elasticity)一词源于物理学,意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够恢复其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物体能否恢复原状与外力大小有关,当外力在一定限度内,撤销外力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当外力超出一定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此时物体失去弹性。这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英国近代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于1890年将弹性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意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这一概念几乎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中一切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在经济学中,一般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其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百分比/自变量的变动百分比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弹性概念,它是衡量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数量变动的敏感度指标,一般指一种商品销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同样,当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销量变动趋于极小时,我们就认为达到了价格弹性限度,超出这一限度后,销量变动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极小,或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价格弹性限度受到商品供求状况、宏观经济形势、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价格弹性的形式与特征

价格弹性可以从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因而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供给的价格弹性两种形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以商品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即其中: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d表示需求量,△Qd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P表示价格,△P表示价格的变化量。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方向相反,Ed为负值,因而采用绝对值表示。当|Ed|>0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大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需求价格弹性高。当|E d|<1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小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需求价格弹性低。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简称为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与需求弹性类似,一般以商品价格变化1%所引起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确定,用E s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方向相同,Es为正值。当E s>1时,商品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大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供给价格弹性高。当E s<1时,商品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小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供给价格弹性低。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而影响到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供给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变化对生产者生产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变化决定了生产者的生产动机,进而影响到商品的生产数量和供给数量。

一般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价格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而带来消费需求数量的减少。继之,由于消费需求减少又可能导致生产企业降低价格促进消费,于是又会刺激需求量的增加。这就是价格需求弹性的一般特点。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升高会激发起进一步扩大产量的动机,带来产品供给量的增加,当增加到供过于求、产品积压时,又需要降低价格以促进消费。这是供给弹性的一般特点。当然,由于商品的性质不同,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也不尽相同。

三、价格弹性的组合类型与应用建议

依据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高、低不同,可以将商品分为A、B、C、D四类,其组合情况大致如表1所示。

表1

对于A类商品而言,表现为高供给弹性和高需求弹性。这类商品一般是指资源丰富、易于加工、生产能力可以迅速扩大、可替代的非生活必需品,如部分农副产品,这类商品的价格调节作用比较明显,价格提升会推动生产者加快生产,从而导致供给数量的增加;反之,价格降低时,由于生产者利润空间缩小,影响到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其商品的供给量的减少,量缩而又价升,又会增加生产。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提高而减少,而随着价格降低而增加。所以,供需在一般情况下能够自觉实现供求平衡。

B类商品表现为高需求弹性和低供给弹性。这类商品一般是指存在资源限制、生产能力较低、可替代的非生活必需品。例如某品牌手机,当价格上涨时,由于市场上存在其他替代品,所以需求量会大幅减少,为了维持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价往往成为必然选择。这时,价格下降又会带动需求量的增加;但是,由于企业限制于资源或生产能力,即使需求量再大,其供给量的增长是缺乏弹性的。对于此类产品,企业一般采用低价策略,以低价来赢得市场占有率,从而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同时,由于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小,仅仅依靠低价策略也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所以,还需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以独特、新异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从而赢得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需求量会受到价格因素的较大影响,大部分消费者往往会在在同类商品中选择价格低者。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求新求异心理,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

C类商品表现为低需求弹性及高供给弹性。这类商品一般是指资源丰富、产能能够迅速提高的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盐、食用油等。对于此类商品,消费者的需求量是比较稳定的,需求价格弹性小,此时,利用价格机制调节供需关系的作用是很小的,如果企业过度生产,就会造成产品的积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的亏损,所以,采用扩大生产、低价销售策略往往难以奏效,为此,企业可通过限制产能,提升品质、适当提价的策略,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于需求者来说,对此类商品的需求量不会随价格变化而出现大幅变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商品的品质对消费数量的影响往往更大。对于此类商品,适当提价也不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D类商品而言,表现为低供、求价格弹性。这类商品一般是指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或人们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商品,或生产领域广为使用又缺乏可替代物的能源与原材料。一般具有稳定的消费者需求、不可替代、生产能力小并受资源限制、生产周期较长等特点。对于此类商品,需求供给量的小幅变化就会引起价格的较大波动。此类商品往往由政府定价和通过税收等进行价格调节。对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来说,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销售,稳定价格,稳定供给是必要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需求和供给的数量的相对稳定,商品的价格就会围绕价值而小幅变动。

三、价格弹性失效的几种现实情况

当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销量变动趋于极小时,我们就认为达到了价格弹性限度,超出这一限度后,价格的变动对销量变动的影响极小,或可以忽略不计。现实生活中,超出价格弹性限度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供远远过于求的商品,其价格往往很低。而过低的价格可能造成生产企业以至全行业亏损。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这种难以承受的低价即是弹性限度的下限价格。即使再降价,也不会过多刺激本已满足的需求;恰恰相反,当产品售价略有提高时,又会迅速刺激产品生产、增加产品供给,进一步加剧了供远远过于求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去库存化速度缓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国家应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积极调整产业政策,改善供需失衡的状况,减少资源浪费。

对于因技术领先、服务优良等倍受青睐、供不应求的商品而言,其价格往往很高,可能超过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倍或更多,从而使得生产企业的毛利率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销售价格往往是大多数购买者心理上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只要能够保持供不应求的状况,就可以维持这一购买者心理上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没有必要采取降价手段进一步刺激需求。近年来,苹果手机在我国的销售情况大致如此。

综上所述,商品的价格弹性是平衡商品供求关系的调节器,现实中无论是对企业的生产还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价格弹性发挥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商品的价格在合理区间的波动时有其内在规律性的,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如果价格的波动超出了一定限度,其调节作用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完全失去了调节功能。

[1]高春涛:浅议需求价格弹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2]伍希:需求价格弹性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8).

[3]张权、李娟:需求价格弹性在现实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2).

[4]高鸿业、刘文忻等: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著,彭逸林等译:经济学原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供给量限度需求量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我国生鲜乳供给的价格滞后效应分析
考虑政府补贴的天然气市场供给博弈模型研究
土地财政依赖、保障房与商品房价格关系
2017年我国汽车软管需求量将达6.4亿m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我国长江流域汽车需求量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