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辽宁省城市农民工就业和生活条件的调查

2014-02-18刘怫翔张悠悠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连市沈阳市辽宁省

○刘怫翔 张悠悠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一、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就业与生活情况

1、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辽宁省共有14个城市,土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4271万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接近1:1。到2012年底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约有450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其中350万人来自辽宁省内,100万人来自其他省份。2009—2012年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2009—2012年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数量

辽宁省城市农民工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河南、河北、四川、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省、自治区和辽宁省内的阜新、朝阳、铁岭等城市。农民工输入地主要是沈阳市(省会)、大连市(港口)及鞍山市(重工业城市)、营口市(港口)等。

表1 沈阳市农民工从业结构 (单位:%)

2、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

调查发现,在辽宁省农民工当中,高中文化的占8.9%,初中文化占68.7%,小学文化的占9.4%,大专文化和文盲的比例都不高。大连市农民工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售货、家政服务等),也有在建筑、安装、水产养殖业等行业就业的。在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渔业捕捞及养殖业的就业比重分别占24%、20.3%、19%和17%。而在沈阳市,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在这四个行业中就业的农民工占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总数的72%(见表1)。

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平均每月收入大约2600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39%,2000—2600元的占28%,2600—3200元的占13%,3200元以上的占20%。城市里的农民工每月平均收入仅是正式员工收入的一半左右。例如,2012年大连市正式职工月平均工资4600元,而大连市农民工平均每月收入大约2500元。一直以来,公司恶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事件更是严重。例如,沈阳市有建筑工地230个,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有162起,沈阳警方协助农民工查找欠薪逃匿人员74人次。

3、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居住、消费状况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居住在城乡接合部和住房条件较差的社区中。多数农民工家庭租住的是郊区待动迁的平房,房屋狭窄潮湿,室外垃圾成堆。调查发现,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占5%,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2%,与人合租房的占13%,住单位宿舍的占32%,居住工地工棚的占13%,居住生产经营场所的占6%,还有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单位提供的门卫房、仓库、锅炉房等地。租房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的农民工家庭约占30%。约有70%的农民工家庭只能租住25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其中15—25平方米的占50%,15平方米以下的占20%。平房每月租金多在200元左右,楼房每月租金500—600元(一般是两家合租)。

受到就业不稳定、薪资低下条件的限制,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比较低。沈阳市农民工每月伙食费支出在200—240元的占33%,240—300元的占 27%,300—350元的占 19%,350—400元的占12%,400—500元以上的占9%。表2则显示了大连市农民工每月的消费支出状况。

表2 大连市农民工每月的消费支出状况 (单位:%)

4、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和社会保障状况

城市里的大部分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封闭。对大连市农民工的业余生活的调查结果如下:排第一位的是看电视(28%),第二位的是睡觉(24%),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2%),以下依次是上网、交友、文体活动、业务学习、做家务和其他活动。

近几年,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参加保险人数占全部参保人数的四分之一。调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民工遭遇过半年以上的失业。然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失业保险。当城市里的农民工遇到失业危机时,多数人是依靠积蓄或借款生活,城市里只有少数农民工可以得到劳动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帮助。表3显示了大连市35岁以下的农民工参加保险情况。

表3 大连市35岁以下的农民工参加保险情况

然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大部分了解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见表4),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多数农民工会利用法律解决问题。

表4 大连市农民工法律法规了解情况

5、辽宁省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小学和中学教育

2012年辽宁省城市里共有21万农民工子女,其中沈阳市拥有农民工子女5万左右。2012年在大连市的小学和中学分别接收7.5万和2.5万名农民工子女,分别占大连市小学生和初中生总数的25%和15%。他们和本地中、小学生一样享受免费教育。

表5 大连市的初中和小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情况

二、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

第一,户籍制度。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机会、获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子女上学的权利,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不能成为真正“城市人”。第二,农民工经济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影响其融入城市,农民工收入越高就越容易融入城市。低收入的农民工则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城市的日常活动,不能变成真正的“城市人”。第三,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越高,更愿意与城市居民交往,就更容易融入城市。第四,城市排斥。调查发现,市民与农民工表面上发生着经济、工作和生活上的交往,但在内心里市民则完全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人群体之外,与农民工有着疏离感。

三、促进城市里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

消除制度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同时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为城市里的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环境,增加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要改善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除了政府的培训机构以外,还要鼓励商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向农民工传播法律知识、城市交通规则、用电安全知识、煤气安全知识等,逐步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缩小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心理、习惯、观念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

[1]刘铭等:辽宁省农民工转移规律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刘圣龙等: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1)——关于农民工的含义、现状及特点[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曾云燕:辽宁省农民工生存状况与社会保障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解长华: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

[5]杨绪松等: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J]——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12).

[6]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J].社会,2010(1).

[7]张丽艳等: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双边制度激励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3).

[8]孟庆莲: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法制与社会,2013(15).

[9]冯晓英: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入的经验与借鉴[J].人口与经济,2013(2).

[10]路建红:当前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法制博览,2013(3).

猜你喜欢

大连市沈阳市辽宁省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