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森林认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2-18赵敏顺张德亮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林产品贸易森林

○赵敏顺 张德亮 谢 萍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一、森林认证概念及背景

1、森林认证的定义

森林认证(Forest Certification),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按照规定的标准对森林经营进行验证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森林经营认证(FM)和产销监管链认证(COC)。森林认证又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它简称森林认证、木材认证或统称认证。森林认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森林经营认证是根据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指标,按照规定的和公认的程序对森林经营业绩进行认证,而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即从原木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链进行认证。

2、森林认证的背景

森林认证是由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在认识到一些国家在改善森林经营中出现政策失误,国际政府间组织解决森林问题效果有限,以及林产品贸易不能证明其产品源自何种森林以后,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市场机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对森林经营活动进行独立的评估,将“绿色消费者”与寻求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扩大市场份额,以求获得更高收益的生产商联系在一起。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传统方法大多忽视了商业部门,特别是忽视了木材产品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仅20%的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贸易对森林的直接影响是很明显的。人们认识到,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基础的林产品贸易也能促进环境保护。森林认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市场为基础,并依靠贸易和国际市场来运作。

十九世纪90年代,非政府组织就有认证的设想,但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他们开始大力推行这种新颖的体系。为了达到监督认证的独立性和公开性,1993年非政府组织成立了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简称FSC)。1994年FSC通过了原则和标准,开始授权认证机构根据此原则和标准进行森林认证。较早的国家也开始了自己的认证进程。从此,森林认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但是,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中国森林认证现状与林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1、森林认证现状

2000年在中国召开的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蒙特利尔进程第12次工作组会议是中国森林认证进程的转折点。由世界银行和世界基金会联合发起并资助的森林认证工作组于2001年5月正式成立,从这时起森林认证的工作才初步开展。2003年6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这时才更加进一步的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达了发展林业,以及森林认证等相关工作。而对于相同时期的发达国家,这时候的森林认证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有了自己的体系。森林认证是一项综合性的机构,它不仅需要林业部门本身的努力,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出一套林情与国际接轨共同兼并的森林认证体系,而已通过的森林认证都是由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授权的国际认证机构进行的,森林认证仍然被国际认证机构所垄断。我国无论是从森林认证面积还是通过认证的森林经营单位数量上都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2、林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产品贸易的发展,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林产品和森林认证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产品需求大幅度增长,因此林产品的生产和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很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1990年林产品世界进口额为1127.11亿美元,出口额为1002.96亿美元,到2005年世界林产品进口额为1934.02094亿美元,出口额为1857.24802亿美元。林产品分为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这里选取了原木及锯材作为主要木质林产品的代表,以表1、表2为例。

表1 1998—2002年原木进口量及用汇情况

表2 1998—2002年锯材进口量及用汇情况

由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木制产品以原木和锯材为例,在20世纪初进口量增加较快,同时使用外汇也随之增加,而林产品贸易的资源基础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对全球的环境影响举足轻重,所以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也尤其引人关注。一种能够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的贸易方式——森林认证被迫切地提了出来。

三、森林认证对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目前我国森林认证标准化法规尚未形成,政府尚未审批任何森林认证机构,国外FSC认证机构在国内的活动也未经国家认监机构的认可。而当前,发展森林认证已成全球趋势,对我国林产品的贸易影响巨大。

1、门槛过高,间接增强森林经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认证的费用过高,通过认证的林产品成本提高,价格自然就高,因此这些林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同时,在我国,这样以价取胜的林业企业的竞争力也受到了冲击。但从有关资料证实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大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而且愿意支付由于加入环境因素而提高的那部分价格。这样,经过认证的林产品会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积极参与森林认证会增强我国森林经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森林认证可以促进林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

森林认证的标签制度是实现林产品贸易全程监管的前提。对于标签制度而言,森林认证的标签有一般和特殊作用。一般作用是指它既是消费者识别认证产品和非认证产品的标志,又是连接消费者、森林经营者和林产品生产者的纽带。其特殊作用在于,通过森林认证的标签可以将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这两个分离的环节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林产品贸易中产品的全程监管,以便控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3、森林认证可以缓解乱砍滥伐现象

经过森林认证的林产品就标志着它是来自于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而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砍伐工作也就会遵守林木生长周期,从而阻止了不到木材周期而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大力发展森林认证就会督促企业去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减少乱砍滥伐对森林造成的破坏。

总的来说,森林认证可以促进森林以及贸易的可持发展,能为林产品贸易带来长期利益。森林认证对于林产品贸易的影响也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森林认证是很有必要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四、影响中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因素

但是,当前在中国FSC认证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森林经营单位申请认证缺乏动力来源

森林认证是自愿的行为,短期内不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且国家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自然森林经营单位申请认证的积极性也就不会高。另外,中国是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由于供小于需,木材卖方市场也不愁木材卖不出去。

2、认证成本较高

目前,中国国内森林认证的费用相对于国际标准来说较高,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森林经营单位必须聘请国外的认证机构来进行认证,这就大大提高了认证的直接费用。另外,多数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比较粗放,为达到认证标准所花费的间接费用也会相应较高。

3、森林经营单位的水平局限

目前,大多数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与认证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森林经营单位的财力、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高级专业人员的短缺,对认证标准要求的理解都非常有限,这就使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很难达到认证标准的要求。

4、人们对认证产品的认知度较低

由于中国认证林产品的市场还处于起步状态,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不强,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达不到标准,消费者短期内对认证产品的购买没有多大兴趣和意愿。因此,我国林产品市场还需要去刺激认证产品的需求。

五、促进中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建议

由上可以看出,森林认证对于我国林产品贸易有着重大的影响,但要推动我国森林认证的可持续经营,还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增强公众的环保与消费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环境对人类的一定程度报复后,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一定增强,但是只是相比较于过去,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环保意识的脆弱,阻碍了环保产品的优势和竞争性;森林认证的市场发育不健全是一方面,但公众对于认证产品不敢兴趣也是一方面因素,纵然一个产品做得再好,没有消费者,也是枉然,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于认证产品的兴趣,从而刺激认证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森林认证。

3、增加森林认证项目试点

我国森林认证起步较晚,截至2002年6月,我国仅有35家木材加工企业通过产销监管链认证,仅有一家森林经营单位的940 h m 2森林通过了森林经营管理认证,森林认证的示范作用十分不明显。因此,我国要选择代表性的森林经营单位,进行分区域规划,全面开展森林认证的试点工作,加快森林认证试点建设,加强与国际森林认证组织合作。

4、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

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要求,确保国际认证机构能够按照统一认证标准进行认证。国家认证机构抽调专业高技术人员对我国森林认证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利用国外的森林认证专家,通过培训、讨论等方式培养出国家森林认证专家,来充实我国的森林认证人才的完成,从而实现自己的森林认证机构。

由于我国森林认证起步晚,造成了森林认证面积、体系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因素都直接阻碍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出口,从而无法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去打开更多的国际市场。因此,促进森林认证的发展,不仅是林产品贸易的需求,更是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我国应从实际出发,由个人意识,到市场机构,进行逐个突破和完善,全力促进森林认证的发展,促进林产品贸易及林产品的可持续经营。

[1]林月华: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2]孙彪、张玉磊:森林认证及其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04(5).

[3]曾玉林、马静策:论我国森林认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

[4]郑仰南、蒋敏元:The Influence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on forest product trade[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4).

[5]徐斌:我国森林认证的进展[J].森林认证通讯,2002(2).

猜你喜欢

林产品贸易森林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哈Q森林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
哈Q森林
哈Q森林
绿奥诺林产品贸易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