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的诊治

2014-02-18李菊芬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9期
关键词:疹块猪丹毒流行病学

姚 凤,刘 飞,李菊芬

(1.湘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湘潭 411104;

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3.康地饲料(中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猪丹毒的诊治

姚 凤1,刘 飞2,李菊芬3

(1.湘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湘潭411104;

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

3.康地饲料(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020)

[目的]为查清湖南湘潭市3个猪场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有3个养殖场的32头猪发病,其中育肥猪、架子猪、仔猪分别发病3头、26头、3头,发病率分别为:37.5%、8.67%、11.5%;死亡4头,其中架子猪3头、仔猪1头,死亡率分别是:1.0%、仔猪3.85%。[结论]最终确诊这3个场/户的猪只发生了猪丹毒疫情,并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猪丹毒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抗生素用量减少等因素影响,这种细菌病在猪群中的感染、发病又呈上升趋势。2013年6—9月份,湖南湘潭市的3个养猪场发生疑似猪丹毒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确认发生了猪丹毒病[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

来源于发生疑似猪丹毒疫情猪场的4头病死猪,其中架子猪3头、仔猪1头,剖检后取其血液、内脏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1.2 流行病学调查

对3个发病猪场进行了现场调查,重点调查发病史、发病率、死亡率、猪场饲养管理及疫苗免疫等情况[2]。

1.3 实验室检测

将采集的病死猪的肝脏、血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同时将经处理的病料分别接种肉汤及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观察,再将培养物涂片镜检。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1 发病场养殖情况。经调查,发病的3个猪场均为小型养殖场或散养户,共存栏母猪8头,育肥猪80头,架子猪300头,仔猪26头。3个猪场(养殖户)只进行了猪瘟强制免疫,未进行其他病种的免疫。

2.1.2 发病情况。2013年6月20日一养猪场的一头架子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接着其他一些架子猪相继发病,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症状:病猪体温41℃以上,高热稽留,食欲废绝,喜卧,行走不稳,关节僵硬。发病1-2d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尤以耳、颈、背、腿外侧多见,其大小形状不一[3]。病情严重的在2-3d内死亡。有1头哺乳仔猪,表现神经症状,抽搐,然后倒地死亡,病程不过一天。还有几头病猪皮肤上出现疹块,体温41℃左右,发病后2-3 d,在背、胸、颈、腹侧、耳后和四肢外侧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先淡红,后变为紫红,以至黑紫色,形状有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也有融合成一大片的。发生疹块的部位略有凸起,与周围皮肤界限明显,很像烙印。还有的猪出现关节肿胀、步态强拘,发生跛行。另外两个养猪场分别于8月5日及9月10日发生疫情,也出现相同的临床症状[4]。发病猪的临床照片见图1、2、3。

图1猪丹毒病猪皮肤出现紫红斑

图2亚急性猪丹毒病猪皮肤上的疹块

图3猪丹毒病猪败血症状

对三个发病猪场进行整体统计,育肥猪、架子猪、仔猪发病率分别为:37.5%、8.67%、11.5%;死亡率分别是:架子猪1.0%、仔猪3.85%;种猪无发病、死亡现象。

2.2 病理剖检

对4头发病死亡猪进行剖检。死亡猪来自三个猪场,剖检发现特征性病变表现为皮肤上有大小不一和形状不同的紫红斑或红色疹块[5],有的呈方形、有的呈菱形(4/4);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3/4);肾瘀血肿大呈暗红色,肾脏表面、切面有出血点(3/4);淋巴结充血肿大、有小出血点(4/4);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2/4);肝充血,红棕色(2/4);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2/4)[6];肺充血肿大。房室瓣有疣状心内膜炎(1/4);关节肿大,在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1/4),见图4。

图4胃底部出血

2.3 采样检测结果

将4头病死猪的肝脏、血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发现有紫红色细长、正直或微弯猪丹毒杆菌;同时将病料接种肉汤及血琼脂培养基,37C培养24小时后,发现肉汤混浊;血琼脂上长出针尖大,状如露珠的透明小菌落,菌落带有狭窄绿色溶血环[7]。将培养物涂片镜检发现有紫红色细长猪丹毒杆菌,如图5。

图5猪丹毒杆菌

2.4 确诊及防治措施

根据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基本确诊这3个场/户生猪发生了猪丹毒。确诊后,我们及时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一是将病猪与健康猪隔开喂养,对发病猪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只),1日二次;同时同群猪用清开灵颗粒1公斤/吨料、阿莫西林400克/吨料(以纯量计算)、适量维生素C粉,拌料治疗,连用5~7天。投药三天后疫情趋于稳定。二是对没有发病的猪进行猪丹毒紧急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防控本病最有效办法,可使用猪丹毒灭活菌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紧急接种。三是加强消毒,对猪场每天用百胜等消毒药对栏舍、污染的用具、栏舍、粪便及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在高温季节还应应该加强猪群的防暑降温工作。最终控制了疫情。

3 讨论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前几年由于猪场重视免疫,疫苗工作做得好,很少有猪丹毒发生;但近几年防疫工作有所放松,特别是小型规模猪场,有的不注射猪丹毒疫苗[8],或者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这次3个发病猪场都没有接种猪丹毒疫苗,猪体缺乏抗猪丹毒特异性抗体。在近2年有集中集体暴发之势,特别是南方各地天气都呈现时冷时热状态,猪丹毒正是受气候影响比较大的疾病。猪丹毒病在气候骤变时的发生率与平时相比有极明显的增加。

在部分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存在猪丹毒。当带菌猪在不良条件下抵抗力降低时,细菌也可侵入血液,引起内源性传染而发病。这几起疫病有2个养殖场饲养管理不善,时值8月份,天气炎热,而栏内无降温设施,通风不良,栏内温度很高,且栏舍脏,粪污水污染,导致猪抵抗力下降,引起内源性传染,而暴发疫情[9]。

因此,笔者认为,养殖场通过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加强栏舍消毒,做好防暑降温、灭蚊蝇灭鼠工作,可以做到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艾振宏,杨玉彬,杨兆丰. 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 中国科技财富,2008(9):130.

[2]张传亮,陈星宇,赵灵燕. 浙江省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J]. 中国动物检疫. 2013(7):47-48.

[3]郑庆端,徐汉祥,王梦龄. 猪丹毒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初报[J]. 江苏农业科学. 1982(12):35-37.

[4]毛江昌,李军星,袁秀芳. 规模猪场猪丹毒的诊治[J].浙江农业科学. 2012(9):1315-1318.

[5]李黎,李光沐,俞宁.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7):118-123.

[6]罗新民.生猪屠宰场猪丹毒杆菌污染情况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2008:34.

[7]郭良兴,陈克研,赵魁,等.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2011:199-202.

[8]毛江昌,李军星,袁秀芳.规模猪场猪丹毒的诊治[J].浙江农业科学,2012:1315-1318

[9]邱美珍,杜丽飞,杨爱梅,等. 猪丹毒杆菌临床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养猪,2011(6):111-11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wine Erysipelas

Yao Feng1,Liu Fei2,Li Jufen3

(1. Xiangtan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 Institute,Xiangtan , Hunan Province 411104;2.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Province 266032;3. Continental Grain Company,Beijing 100020)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pig farms in Xiangtan City to confirm the suspected swine erysipelas outbrea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spected disease occurred mainly in June to September of warm and rainy season. Pigs of different ages and species were infected,with feeder pigs more susceptable. In this event,altogether 32 pigs in three farms were infected,including 26 feeder pigs,3 piglets and 3 grown pigs with 4 died,including 1 piglet and 3 feeder pigs. Laboratory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pathogen was Bacillus rhusiopathiae suis. The disease in the 3 farms was fnally confrmed as swine erysipelas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Bacillus rhusiopathiae suis;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linical diagnosis;laboratory test

S858.28

:B

:1005-944X(2014)09-0069-03

猜你喜欢

疹块猪丹毒流行病学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