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趋组合的基础语义框架及其教学思路①
2014-02-17王宜广
王宜广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动趋组合的基础语义框架及其教学思路①
王宜广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动趋组合;基础语义框架;教学思路
论文根据“句法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原则”,探求动趋组合的基础性语义特征匹配框架。总体而言,具有位移性趋向的动趋组合匹配框架主要取决于方向性([±定向]/[±泛向])与位移性([±自移]/[±使移]);具有状态性趋向的动趋组合匹配框架取决于状态性([±自态]/[±使态]);具有时体性趋向的动趋组合匹配框架取决于持续性([±持续])与反复性([±反复])。最后,论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语义框架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时的思路和方法。
1.引言
趋向动词或动趋式研究所涉议题颇多,综观之,主要集中在动趋式的产生和发展、趋向动词的性质和范围、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以及动趋式结构与宾语等其他成分的位置关系等方面。研究的理论方法涉及配价、语法化、认知以及功能等。然而,动趋组合的规则却一直没得到整体且细致的揭示。
涉及动趋组合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动词入手,要么探究动词的方向性特征(齐沪扬,2000;王媛,2011等),要么探究动词的位移性(齐沪扬,1998);二是研究与单个趋向动词结合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如卢英顺(2000)指出就延续体而言“与‘下来’‘下去’结合的动词可以是延续的,也可以是瞬间动词”。探究动词的方向性主要立足于单音节动作动词,对多音节动作动词、非动作动词,以及状态义和时体义的动趋组合较少涉及。因此,动趋组合除了涉及动词的方向性和位移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动词的状态性、时体性等要素。
邵敬敏(2000)提出了“句法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原则”,认为“汉语句法的双向选择性,是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一条总纲,它具有极大的解释力”;“两个词语如果能够组合成一个语言结构,那么,它们必定具有某个或某些相同的语义特征,否则两者是无法进行组合的。”因此,动、趋组合必定满足某一个或某些语义特征具有一致性这一要求。另外,现代汉语动词是一个庞大家族,而趋向动词数量虽少但意义繁丰,致使动、趋组合规则复杂而丰富。因此,动趋组合规则的揭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为了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迫切需要。
2.动趋组合的双向选择性基础语义框架
2.1 动趋双向选择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考察动趋组合规则,首先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动词的义项对动趋组合有影响。施春宏(2008)指出:“很多动词都是多义词,每个义项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语义场景。”不同的语义场景,凸显动词的不同语义特征,而不同的语义特征造成搭配组合的差异。具体来看:
第一,动词的不同义项在动作性与结果性上的差别造成其跟趋向动词组合能力的差别。
吹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能跟趋向动词组合表示趋向义。
吹2:(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不能跟趋向动词组合。
第二,动词的不同义项在方向性上的差别造成跟不同趋向动词的组合差别。
跑1:快步走。能跟所有的趋向动词组合表示趋向义。
跑2:离开。跟“开、开来、开去”组合表示趋向义。
第三,动词的不同义项在致使性上的差别会造成不同语义类别的动趋式组合。
喊1:大声嚷。能跟“上”“下来”“下去”“起来”“开”组合表示时体意义。
喊2:呼叫(人)。可跟所有的趋向动词组合,表示致使-位移的趋向意义。
有些非位移动作动词,只是表示身体某一部分的动作而无法位移,主要是跟“言语”有关的动作。喊1只是表示主体通过嘴来发出大声嚷的动作,并不主观要求人或其他事物发生位移。而喊2通过嘴发出的大声嚷的动作,对所喊的对象产生主观性影响,表现为致使其他人或物发生位移。
二是基于位移性趋向与时体性趋向,存在空间向与时间向两种方向。
空间向与物理位移密切相关,主要表示人或事物参照客观事物所体现出的方向。空间向具有复杂性,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旁等构成复杂的空间方向网络。时间向具有一维性,即“过去→现在→将来”。时间向具有简单性,或者由过去到现在,或者由现在到将来。例如:
三是动词自身的方向性与趋向动词的方向性并不完全匹配。
动词自身的方向性是动词语义中所独具的特征,这种语义特征往往在其语义解释中体现出来。拿“跳”这个动词来说,该动词表示“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参照“跳”的立足点,该动作自身具有向上的特征。基于此,“跳”可以与“上/上来/上去/起/起来”搭配。然而,这只是仅仅参照起点衬体,终点衬体并未参照。若参照终点衬体或过程衬体的话,则“跳”不再仅限于与具有“趋上”的趋向动词搭配,此时可以与“来/去”“下”组、“进”组、“出”组、“过”组、“回”组、“开”组搭配。也就是说,动词自身的方向性对其与趋向动词的搭配起一定的作用。
2.2 基于位移性趋向的动趋双向选择性基础语义框架
位移性趋向主要表示人或事物参照衬体发生物理或抽象位移。具有位移性趋向义的动趋式凸显的是趋向动词的方向性和位移性语义特征。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与动词搭配的趋向动词的语义特征,推导出与趋向动词搭配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方向性和位移性这两个语义特征是动趋式的核心语义特征,同时也是原型语义特征。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方向性就位移性趋向而言是指空间向,与时体性趋向所表现的时间向有差别。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考察动、趋的双向选择性匹配关系。
2.2.1 动词的方向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表现
2.2.1.1 趋向动词的方向性要求动词凸显方向性特征
趋向动词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发生方向性位置变化,趋向动词所具有的各种运动方向构成了人类的方向性位移系统。这种方向性位移系统往往需要参照绝对衬体或相对衬体。就趋向动词个体成员而言,所表示的方向性系统主要表现如下:
A.基于主观视点的方向性位移:来——趋主;去——离主
B.基于衬体的方向性位移:上——趋上1①如无特殊说明,此处“趋上1”指“上、上来、上去”,即不仅仅指“趋上1”,还包括“趋上1+趋主”和“趋上1+离主”。,趋前;下——趋下,趋后;起/起来——趋上2②“趋上2”主要指趋向动词“起/起来”表示的方向,此处主要考虑到“起/起来”与“上/上来/上去”在表示“趋上”时有所差异,比如“起/起来”还可表示趋上性的身体姿态变化。;进——趋里;出——趋外;回——趋源;过——经过、越过、趋旁;开——离开
C.基于主观视点与衬体的方向性位移:则是B加上A的双视点,如:上来——趋上+趋主,趋前+趋主。依此类推。
不过,趋向动词内部在方向性上还是存在差别的:基本的客观方向,即趋上、趋下、趋前、趋后、趋旁;必须参照衬体的方向,即趋里、趋外、趋源、离开、离主、趋主。自身具有特定方向的动词,除了能跟与其方向一致的具有客观向的趋向动词搭配外,往往还与具有参照向的趋向动词存在搭配差异。
2.2.1.2 动词的方向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
基于趋向动词的空间方向体系,便可以考察与之搭配的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两者搭配的表现。具体的搭配情况,如表1:
表1:动词的方向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情况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动词与趋向动词的匹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动词能否跟趋向动词搭配首先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方向性。具有定向的动词与趋向动词的搭配首要是基于动词的方向与趋向动词的客观向相一致;其次,能否跟表示参照向的趋向动词匹配取决于是否参照衬体。具有泛向的动词与趋向动词搭配则灵活丰富得多,不具有方向的动词往往不可以与趋向动词搭配。
二是动词自身的方向性影响与表示参照向的趋向动词搭配。一般而言,“趋下”与“趋里”关系较近,也较易匹配。如“陷”既可以说“陷下来/下去”,也可以说“陷进/进来/进去”。“趋上”也易于“趋外”匹配,如“浮”既可以说“浮上/上来/上去”,也可说“浮出/出来”。当然,这种较易匹配的关系还与动词所参照的衬体有很大关系。
动词的方向性在动趋组合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还与该动词表达的是行为还是状态有关,尤其是无向动词。拿“睡”来说,既可以是一种睡的状态,也可以是一种睡的行为。就睡的状态而言,无所谓方向;就睡的行为而言,相对于衬体,则存在参照方向。因此,我们可以说“你不要离我那么远,你睡过来一点。”当然,“睡”还具有一种功能,即通过睡来达到一种上位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不是靠自己上来的,而是一路睡上来的。”
2.2.2 动词的位移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表现
2.2.2.1 趋向动词的位移性要求动词凸显位移性特征
目前,从位移角度研究动词主要具有两点:一是将具有位移性的动词称作移动动词或位移动词(齐沪扬,2000;卢英顺,2007;王媛,2011等);二是将移动动词分为自移和他移两种(宋文辉,2007;马云霞,2008等)。我们这里的看法与上述有所不同,问题在于有一类动词具有致移性,但并不是移动动词。这一类动词主要是“叫、喊、骂”等具有言语致使作用的动词。基于此,我们将动词分为自移动词、使移动词与两者皆不具备的动词。
2.2.2.2 位移性与动词的方向
具有“自移”性的动词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自主发生位移,其方向更多的是由动词自身所凸显,如“倒dǎo”本身就具有“趋下”的方向。然而,具有“使移”性的动词表示使事致使人或事物相对衬体或主观视点发生位移,其方向更多的是由动词所致使的人或事物相对衬体或主观视点的位置变化来凸显。如“拉”本身的方向是“趋向使事”,若“拉”的动作是垂直方向,则有可能趋上或趋下;若是水平方向,则有可能趋前。这也恰恰说明泛向动词的灵活性。
2.2.2.3 动词的位移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
基于趋向动词的位移性,便可以考察与之搭配的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两者搭配的表现。具体搭配情况见表2:
表2:动词的位移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情况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动词与趋向动词的匹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动词能否跟趋向动词搭配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自移”性或“使移”性。自移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自主发生位移,使移表示使事通过动作致使其他人或事物发生位移。若动词本身并无“自移”或“使移”义,则该类动词无法与趋向动词搭配表示位移性趋向。
二是至于具有“自移”或“使移”义的动词能与何种趋向动词搭配,还取决于动词自身的方向性差异。具有“自移”性的动词其方向相对明确的较多,如“退”具有[+自移][+定向]义,与其搭配的主要是趋后向趋向动词;而“跑”具有[+自移][+泛向]义,与其搭配的趋向动词则相对较多。“喊”具有[+使移]义,主要表示使事通过“话语”致使主体发生位置变化,至于主体的方向如何取决于衬体的位置。
2.2.3 动词的位移性、方向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
综合动词的位移性及方向性与动词的搭配情况可知,具有位移性趋向的动趋式匹配关系主要取决于[±定向]/[±泛向]、[±自移]/[±致移]。具体见表3:
表3:基于位移性趋向的动趋搭配情况
2.3 基于状态性趋向的动趋双向选择性基础语义框架
状态性趋向主要表示动趋式由某一状态趋向另一状态,或者说主体与衬体之前与之后状态关系的变化。由于不同的动趋式凸显了主体与衬体不同的状态关系,考察基于状态性趋向的动趋组合,则应从状态义入手。主体与衬体之间状态关系的变化,往往会伴随着距离的变化。不过,我们认为伴随着状态变化产生的距离是其必然,着重强调的是两者状态的变化,距离反而隐含。拿“关上门”来说,随着门趋向门框必然伴随位移,但门与门框由离开到接触的状态变化才是该结构式所强调的重点。然而,这正是由位移性趋向向状态性趋向扩展的一个证据,即主体与衬体之间的位移淡化,状态凸显。这也说明,由位移性趋向到状态性趋向是一个位移淡化、状态凸显的过程。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时期及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对于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研究表明,Wnt 3a可激活CCNI/Cyr61基因促进MPCs向成骨细胞分化[26]。敲除sFRPs的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缺乏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增强,凋亡减少[27]。说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3.1 趋向动词所表现出的状态性
一般来看,基于不同的趋向动词的动趋式所表示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来——常态,去——非常态
B.过来——常态,过去——非常态
C.上——依附/留存,下——脱离/留存
D.出——出现;
E.开——开放/分散
F.回——获得
2.3.2 动词的状态性与趋向动词的搭配
基于趋向动词的状态性差别,对动词的语义要求则是同样凸显状态性。就动词而言,可以依照基于位移性趋向对动词进行的自移与使移的分类,将凸显状态性的动词分为自态与使态两类。自态表示动词自身具有某种状态,如“醒”“睡”“死”等;使态表示动词表示的动作致使主体与衬体具有某种状态。
自态主要跟自身的生命特征息息相关,一般将“活、醒”等看做是“生命常态”,相反将“死、睡、晕”等看作是非生命常态。使态又可以根据其后趋向动词所表示的主体与衬体的状态差别,大体分为:
A.致附:贴、锁、关等——上/上去;
B.致离:揭、撕、摘等——下/下来
C.致存:留、写、剩等——下/下来;
D.致闭:锁、藏、躲等——起/起来;
E.致现:吃、听、想等——出/出来;
F.致开:掰、分散、熔化等——开/开来;
由上可知,“下/下来”存在致离和致存两种情况,那么两者需要一个认知分类的标准。这一标准便是主体与衬体之间的状态特征,并通过动词的语义特征差别来体现。若本体与衬体本已存在一体关系,则通过动作使两者不再是一体关系,便是致离,即与衬体分离;若本体与衬体本不是一体关系,则通过动作使两者具有一体关系,则是致存,即留存于衬体。例如:
(1)我把墙上的字记下来了。
(2)我把墙上的字抠下来了。
上两例“墙”都是作为“字”存在的处所,但是例(1)中的“墙”不能作为衬体,而例(2)中的“墙”则可以。例(1)中与主体“字”具有衬体关系的可能是笔记本(记1:用笔写),也可能是大脑(记2:用脑记忆),所以该衬体可以不出现,也可以以“用笔记本”或“用大脑”来体现,因此“字”留存在笔记本上或大脑里。例(2)中主体“字”与衬体“墙”具有一体关系,通过“抠”这一动作使得“字”与“墙”分离。而且,表示留存意义时使用动词“记”,表示分离意义时使用动词“抠”。因此,留存类动词“记”等,可以后加“在+具体/抽象处所”,如“记在本子上/心里”;致离类动词“抠”等,可以前加“从+具体/抽象处所”,如“从墙上抠下来”“从心里抹去”。同样,“我要把夕阳照下来/拍下来”,表示使得夕阳这一美景留存在相机里或相片上。基于状态性趋向的动趋匹配情况见表4:
表4:基于状态性趋向的动趋搭配情况
2.4 基于时体性趋向的动趋双向选择性基础语义框架
时体性趋向主要表示动趋式由位移性趋向经过时、体隐喻扩展而来的趋向义。根据隐喻路径的差别,可将具有时体性趋向义的动趋式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时隐喻,即过去→现在→将来:“V下来”“V下去”。
二是体隐喻,即起始→持续→终结:“V上”“V起/起来”“V开/开来”。
时体性趋向主要基于时体概念,其对动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与位移性趋向对动词的方向性与位移性要求不同。也就是说,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对动词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上述无论时隐喻还是体隐喻,所涉及的时间并不是时间点,而是时间段。时间段概念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动词具有持续性。
马庆株(1981)根据动词后时量宾语的类将动词分为持续性动词与非持续性动词,其所依据的时量宾语便是时段概念。因此,动词是否具有位移性是其与趋向动词能否组合表示时体性趋向的先决条件。马庆株对动词的分类如下:
不过,表示时体性趋向义的动趋式内部其持续性还是存在差别的:限时持续与不限时持续。
通过考察上述依靠持续性划分的动词与趋向动词的搭配,我们发现非持续性动词内部有个别动词(如“死”“塌”)可以与“下去”搭配。例如:
(3)“一天早上起来就死了20多只鸡,当时心里很着急,这么死下去,那就完了,自己几万块钱,还欠银行两万,怎么得了。总共损失100多只,当时把我吓惨了。”
(4)“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雨,地面继续塌下去怎么办?”鹿西根担心。
例(3)中“死下去”表示很多只鸡先后反复发生“死”这一行为,体现了一种延续性。若就某一个体发生“死”这一行为的话,就无法与“下去”搭配。这种情况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特殊条件,即需要不同个体反复发生同一行为。然而,据不完全考察具有这种特殊条件的情况在非持续性动词内部非常少。或者说,这种特殊情况对动趋式对动词的持续性要求不构成影响。基于时体性趋向的动趋组合情况如表5:
表5:基于时体性趋向的动趋搭配情况
3.动趋组合基础语义框架的对外汉语教学思路
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动趋式的习得研究主要涉及习得顺序、偏误和对比研究等。其中偏误类型主要存在动词使用错误,趋向动词遗漏、误加、误代,及其与动词或宾语的语序错误等(钱旭菁,1997;李淑红,2000;杨德峰,2003a、2003b;王媛,2006;黄玉花,2007等)。例如:
(5)树上忽然下来一个苹果。——树上忽然掉下来一个苹果。
(6)吴清华逃了地主家以后,向大森林走去。——吴清华逃出了地主家以后,向大森林走去。
(7)她一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就昏了过来。——他一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就昏了过去。
(8)她又开始骂下去。——她又开始骂起来。
(9)暑假结束后我又回来上海了。——暑假结束后我又回上海去了。
造成上述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回避、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学习环境、交际策略、文化迁移等因素。那么,我们就要接着问,怎么样才可以让留学生不回避,怎么样才能摒弃掉母语的负迁移呢。这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只是找出错误,解释原因。当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根源。我们认为,除了错序偏误(如例7)以外,动趋偏误产生的根本因素在于留学生无法正确地将其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场景与动趋的语义和表达形式进行契合。随之表现出不知道什么事件情景下用什么样语义类型的动趋式,不知道某种情景下某一动词后该用什么样的趋向动词,不知道某种情景下某一趋向动词前该用什么语义类型的动词。
造成这种情况还与我们的研究方法、教材讲解等有关。有关动趋式的研究,基本是从结构形式到语义的研究思路,而面向留学生的习得研究应该是表达这种语义该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研究和教学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前者更适合识读,不太适合实际使用。这种研究思路致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遵循某一动趋式具有哪些语义的编排模式,而不是遵循在表达某种语义场景时应该使用哪种动趋式的模式。而且,除此之外,很多教材在编排动趋式项目时较少考虑到国别化、习得顺序、难易度等方面。因此,面向留学生的动趋式教学应该进行具有国别化、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和编排。
解决上述问题,除了教学思路的转变、研究具有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之外,还要进行基础的动趋搭配研究,让留学生对动词的语义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讲解动趋式的时候,应该让留学生理解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体会到动、趋组合要求两者的语义特征具有一致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配以场景展示,该场景可以通过动作表演、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因此,在表达具有位移和方向性的事件时,应该观察这个事件中主体的位移方向,然后选取与之适合的动词和趋向动词。例(5)中,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一事件场景,该场景中需要选取的动词是“掉”,方向“趋下”,同时还是以“我”为主观视点,即“趋主”。例(6)中的事件场景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是一种“逃”的情况,而且是从地主家里到外面的世界,即“趋外”,因此可以用“她逃出地主家”来表达。又如,因为突然下雨,她通过跑的动作到一个商店里去避雨,这时可以用“她跑进一家商店”;如果目的地是她的家,我们又可以用“她跑回家”来表达。
同样,在表达具有变化状态性的事件时,应观察该事件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状态,然后选取与之适合的动词和趋向动词。一般而言,人的“活、醒”是正常生命状态,而“死、晕、昏”等是非正常生命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或动作来展示例(7)中的事件场景,从而用“昏过去”来表达。又如,人有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拿“吃”来说,首要的是其表示咀嚼的动作动词,具有使移性,多与“下/下去”搭配表示致使食物等通过咀嚼而下到肚子里。然而,“吃”还隐含着人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说“吃”是人的生存目标,由此可与“上”搭配表示需要或目标的实现,如“我今天终于吃上肉了”。
在表达具有时体概念的事件时,应该观察该事件是一种什么的时体变化,然后选取与之适合的动词与趋向动词。如果看到例(8)这样一个事件场景,一个人又开始并持续不停的骂,这个时候可以用“她又骂了起来”表达。如果看到很多鸡一只一只接连不断地死去,那就可以用“死下去”来表达这种情况,而如果鸡不是接连不断反反复复地死则不可以说“死下去”。因此,表示“开始”的时体场景,可以使用“开始+V+上/起来”;表示“持续”的时体场景,可以使用“一直+V+下去”。
因此,无论教学或是研究都需要将动趋表达的场景细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方法,即先用图片、视频或动作的方式来展现规定性的方向、状态、时体场景,随之让留学生选取合适的动词;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展示规定性的动词场景,让留学生选取合适的趋向动词;最后,只给出事件场景,让留学生选取合适的动趋式来表达。当然,由于汉语动词数量较多,据孟琮等《动词用法词典》(1987)统计收录的1328个动词中有1076个可以跟趋向动词结合构成动趋式,而且这种比率非常高。因此,在动趋式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能讲解所有的动词,故参考孟琮等的做法,并按照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动词的等级划分,将凸显语义特征的动趋搭配单独以工具书的形式呈现不失为一个长远之策。
黄玉花2007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4):72-78.
李淑红2000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4):87-91.
卢英顺2000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30-435.
——2007“进”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52-59.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与动词的类[J].中国语文(2):86-90.
马云霞2008汉语路径动词的演变与位移事件的表达[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孟琮,郑怀德,孟庆海等1987动词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动词移动性功能的考察和动词的分类[A].载语法与研究探索(十)[C].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旭菁1997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4-101.
邵敬敏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08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宋文辉2007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媛2006跟趋向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5):23-27.
——2011动词的方向性研究与趋向动词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杨德峰2003a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4):20-31.
——2003b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52-65.
On Basic Semantic Framework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Verb-Direction Combination
Wang Yigu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Ludong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264025,China)
verb-direction combination;basic semantic framework;teaching method
Based on“syntactic and semantic bidirectional selective principl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erb-direction combination with a basic framework of matching semantic feature.In general,the framework with dynamic movement direction depends on the direction([±uniderection]/[±multidirection])and movement([±automovement]/[±cause-movement]);the framework with static direction is up to the stativity([±autostate]/[±cause-state]);the framework with tense and aspect direction should have the continuity([±continuity])or repeatability([±repeatability]).Finally,the study also argu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semantic framework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146;H195.3
A
1674-8174(2014)03-0036-09
【责任编辑 蔡丽】
2013-11-19
王宜广(1980-),男,山东滕州人,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二语教学”(14FYY012);鲁东大学社科项目“动趋组合的双向选择性研究”(WY2012009)
①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错谬概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