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园林城市与绿道城市
2014-02-15李开然
文·图 ◎ 李开然
李开然 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同时任英国《5A艺术》杂志中文版编委主任,策展人、制片人,曾先后获同济大学规划博士学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虽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是其实城市只是经济生活的阶段性必然产物,它源自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规模化、集中化需求,至于是否真的给生活带来更美好的现状以及前景,恐怕应当算是有利有弊,很难一言以蔽之。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城市的快速成长,城市的弊端也日渐出现。伴随奥斯曼的巴黎改建,城市“景观改造运动”影响了欧洲各国,包括英国的公园运动、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等。其后伯恩海姆、奥姆斯特德在美国领头实践了很多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城市规划。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展现美国城市的先进,标志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崛起:当时世博会场馆中设计了用于交通的运河;延伸到会场周围的高架铁路和几条移动人行道;还有长500多米、宽近250米、高30多米的巨大的制造业产品馆建筑展厅,同时容纳了10万人参加庆祝活动。到2010年的城市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它们之间相隔了100多年,其实它们自我展现的实质是一样的。
但是,这么多年一脉相承的问题是,城市规划与演进的历史与其说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毋宁说是为了想办法去除城市中那些不好的方面,为了让人们能够在先进的城市机体中除了方便、宏大、豪华之外不失去天然造物的环境——人类未曾珍惜但是却忽然发现不能须臾远离的自然环境。
山水城市
在中国,城市一直未曾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直到1980年代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迅猛增长。山水城市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山水城市的愿望是使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的建筑实体融为一体,其立意源于尊重自然,继承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试图建立山环水绕的形意城市。山水城市的提法更多是停留于一种愿景,并未有真正付诸实践的可能性。但这一20多年前的提法与近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描述的“要体现尊重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异曲同工。
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是从1992年开始的,第一批仅有北京、合肥、珠海这三个城市,1994年的第二批纳入了杭州、深圳两个城市,1996年又增加了3个,到1997年之后开始大量增加,除了园林城市外,还按照不同行政级别增添了园林城区、园林县城以及园林城镇。从最初的高端选优,两年仅两三个城市,到一年新增几十个园林城市,说明了广泛参与以及全国城镇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范所作出的努力。
园林城市具有明晰的量化指标,使城市易于对照和自检,并易于实施。例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等于36%,建成区绿地率大于等于3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例大于等于60%,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大于等于人均5平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大于等于70%,城市需要拥有至少一座40公顷以上的植物园,水体岸线自然化率大于等于80%,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大于等于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等于8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城市道路完好率大于等于95%,林荫路推广率大于等于70%等等。这些规则虽然复杂严格,但是按照要求努力还是易于实现的。所以众多的城市已经跻身其中,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甚至国家园林生态城市。
但是,即使是达标了的城市,仍然令居住其中的人觉得不够理想,不禁令人质疑这些城市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面积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覆盖居住用地的百分比)真的大于等于70%吗?这意味着城市中70%的地方步行500米之内就可以到达面积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以常速90米/分钟步行500米的时间大约是6分钟,每个人都可以算算自己居住城市的情况。我认为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这一条标准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质疑的,因为每个居住其中的人都很了解针对自身的这一距离与时间。在城市中居住,像是侯门深闺,真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城市的综合绿地率远高于规范要求的31%,但是如果绿地的可达性很低,利用率就会很低,就会沦为纯绿肺摆设。
绿道城市
生态学家梅瑞艾姆(Gray Merriam)曾提出CCC模型来评价一个区域的自然结构,CCC分别指自然结构的三大要素:1)构成(Composition),也就是自然单元形态的种类和丰富度,比如斑块绿地,廊道绿地等;2)布局(Confi guration),也就是空间格局、分布、方向等;3)连接度(Connectivity),也就是孤岛绿地的多少、绿地内联通的比例。按照CCC模型来做出评价,城市中的综合绿地率只是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并提高绿地内联通的比例以及提升其边缘价值,获得最大可能性的内部通联与外部可达。事实证明,在同样面积下,带状绿地能获得最长的边际空间,也就是获得更多的边缘观赏价值,并且能够伸展、影响更多区域,从而为周边民众提供便捷的可达性。当然带状也有最低宽度限制,生态学家认为,60米宽度的林地就可以形成很好的边缘群落生境与中心群落生境,因此,城市带状绿地的宽度以不小于60米为宜。如果通过良好的规划,使城市形成绿地脉络相连的格局,就会创造真正的园林城市,不仅能实现几分钟内步行进入绿网,更可以通过放射状深入城郊的绿廊步行进入城郊的山水自然环境。这就是绿道城市。
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更高要求的绿道城市标准,在城市绿地率达标的基础上,调整绿地形态和关联性,才能真正形成山水城市的理想,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并且可以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