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本体性知识欠缺的原因及研修策略

2014-02-14马群仁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性知识本体研修

马群仁

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林崇德等从教师知识内容的角度,把教师的知识结构划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笔者以为这样的划分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笔者曾在师范学校任教《古代文学》《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等课程二十多年,已经培养了近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判断,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最缺的是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对语文学科知识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对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了解,等等。

2013年的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轮共五个项目:粉笔字、即兴演讲、课文朗读、编讲故事和专业素养测试。参赛教师的进取心、投入感、表现力令人感动,但他们的学科素养明显欠缺。比如朗读《桂花雨》,教师们显然对作品流露出的童年情结、故乡情结,对凝聚在旧式家庭中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温馨回忆、对家的尊重与认同等,理解和体验的深度不足,这大大地影响了作品朗读的表现力。比如写作,有观点,但只会讲简单的故事,理性思辨缺失,文章过于形而下。即兴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们的语言表达没有问题,但在思维的深刻性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上也相当欠缺。其中十位教师提到阅读,笔者多么想听到有教师能具体地说出阅读了什么书,究竟什么打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可是教师们过多地概括,缺乏新鲜的语言、丰沛的想象与极具个性的体悟,知道得很多,深入得太少。再比如2012年面向社会进行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其中基本功考核题是翻译“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笔者所在小组,15位叫师中有12位教师不能正确地翻译和理解。2013年的题目是背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3位教师中只有1位能背全,有的老师只能记得一两句。因此,相对于“怎么教”,语文教师“有什么”更加重要。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欠缺已经到了影响语文教学品质与效益的程度。

一、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欠缺的原因

根据在师范学校工作多年的观察,笔者以为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欠缺的原因,一是在职前学习中,学科素养未能形成;二是在职后培训中,往往注重了条件性知识的补充,忽略了本体性知识的补给。

1. 师范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偏向未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科素养基础。笔者有一次在一所师范大学文学院给大三学生开设《教师阅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发现同学们似乎不能很好地参与互动。原来,所列举的一些文学名著,他们没有仔细阅读过。同学们只在课堂上听取老师们对文学史的讲解,并没有系统地阅读原著。陈平原教授在讲到当今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时,也说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很大差异,不说培养目标,也不说课程设计,就说教学方式吧。以诗文为例,过去主要靠自学,学生面对经典文本,仔细琢磨,百思不得其解,这才去请教;现在则以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经典文本反而成‘配合演出。学生省了上下求索的功夫,迅速获得有关作家作品的‘精彩结论。”所以同学们知道得不少,但是深入理解得很少。学校的考核内容也存在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学史和汉语言知识的考核,不是对文学素养包括汉语言的积累、理解、体验、运用的训练与考核,这样作为语文教师必备的本体性知识就显得先天不足。所以翻译不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就不足为怪了。笔者在给五年制高师班开设《古代文学》时,针对生源质量不高这一实际,在简单梳理文学史脉络的基础上,主要对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精读和精解,并且明确要求这门学科要背诵300首古诗和古文,对《长恨歌》《蜀道难》《岳阳楼记》等经典名篇的背诵和默写就成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功。持之以恒地练习与过关检查,效果也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2. 教师培训的结构性缺失未能为教师补给充分的学科营养。目前教师职后培训在不同的层面和内容上展开,但总体上讲,更多地集中在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上。其实无论是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的策略还是课堂模式的变革等,如果没有教师素养的提升,课堂上只能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的变化。就教师自己的日常教学而言,因为有教参和各种教辅材料,所以教师不需要钻研文本,就能解答学生的问题,这客观上弱化了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内在需要和基本途径。我们发现不少语文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和“下水文”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弱。在一次高中语文教师的微型课研讨中,十几位教师上了《乡土情结》微型课,因为是限时、独立备课,所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汉语形象的理解积累和表现、教师自己语文学习的幸福体验等,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修策略

这里主要谈在职教师获得本体性知识的基本策略,包括教师的自我修炼和各级各类培训中的专题研修等。

1. 阅读为本的自我修炼是语文教师重建本体性知识体系的根本策略。窦桂梅老师的课大气、厚实,这源于她丰厚的学养,特别是语文素养。她的学养又是持续阅读结出的丰硕果实。她说,“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她的阅读分为三类:一是读儿童经典,包括阅读《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秘密花园》《草房子》《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彼得潘》《哈里波特》等系列。二是读文学社科经典:如《哈姆雷特》《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红字》《简·爱》《艰难时世》《儿子和情人》《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情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洛丽塔》等。三是读教育经典书,包括《教育人类学》《后现代课程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诗》《怎样和学生说话》《教育——财富蕴藏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第五项修炼》《透视课堂》《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这份长长的书单是窦桂梅老师涵养语文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源头活水。其中儿童文学经典和文学社科经典阅读是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获取本体性知识的根本途径。endprint

其实,所有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好的阅读者和写作者。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借助经典文学文化文本进行深度互动,由语言修养和精神境界较高的教师不断带着学生一步一步上行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持续的、深度的文学文化经典阅读,提高自己汉语形象(包括汉语的语音形象、辞格形象、文法形象、语体形象等)的积累和理解,提高自己个性理解文学文本的能力,提高自己语文思维和语文审美的层次。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通过阅读来解决你“有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建立阅读为本的自我修炼策略,以重建本体性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2. 学科素养为重的专题研修是语文教师重建本体性知识体系的基本策略。李希贵根据他多年的从教和管理经验,得出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靠关键教育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而不取决于大规模的培训。我非常赞同。但是面对面广量大的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基层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的实际,集中研修可能仍然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基本策略。需要做出调整的是研修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应该以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为主要取向,方法则应该以教师参与互动的专题研修为主要取向。

朱永新教授提倡的新教育实验非常注重以教师的学科阅读为主的专题研修。他们提出了教师阅读的两个公式:50%本体性知识+30%条件性知识+20%人类基本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根本书籍+知性阅读=教师阅读,他们提倡基于网络互动的教师研讨。这个研究对我们教师以学科素养提升为主的教师专题研修非常有启发。

江苏省盐城市刚刚开始启动农村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读书专题研修班,其根本目的就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为目标,深入研究促进农村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爱读书、读好书,为建构学习型教师文化探索新思路。研修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名著阅读。有计划地阅读语文学科相关专业书籍和教育理论著作,提高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理论水平。有重点、有计划地阅读所列出的必读书目并撰写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经验;有选择、有方法地阅读选读书目并交流体会。研修班为期两年,两年精读20本必读书,每月一本,完成5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一篇。二是课堂研讨。三是课题研究。研修方式主要包括专家导读、专题沙龙、课堂观摩、专题网页、QQ群交流等。20本必读书目主要包括:《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史记选》《古文观止》《目送——龙应台精美散文集》《周国平散文》《我与地坛》《莫言自选集》《名作重读》《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漫画圣经》《悲惨世界》《双城记》《泰戈尔诗选》《经典常谈》《汉语与中国文化》《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现代课程论(新编)》《语文课程知识初论》《母语教材研究》 (十卷本,选读)。从列出的书目可以看出,除了两本属于条件性知识的,其余全部是语文本体性知识方面的。研修的方式主要是在自我研修基础上的集中辅导和网络互动,做到线上线下相配合,导师与学员相互动。通过这种以提升学科专业素养为重心的专题研修,可以营造学习的氛围,构建学习型教师文化,不失为一种语文教师重建本体性知识体系的基本策略。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知识本体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眼睛是“本体”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开展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中学开展性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