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溥与《佳山堂书目》

2014-02-13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冯氏刻本书目

王 妮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100)

冯溥与《佳山堂书目》

王 妮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100)

临朐冯氏家族为明清之际山东著名的文学与科举世家,冯溥为其家族的杰出代表人,而关于其家族藏书至今未有人研究,冯溥有《佳山堂书目》一卷流传于世,以书名简目形式记载冯溥藏书,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探讨其家族藏书、刻书情况,同时介绍《佳山堂书目》版本及内容特点。

冯溥 临朐冯氏 家族藏书 《佳山堂书目》

冯溥,字孔博,别字易斋,山东青州益都县人,世籍临朐。①(清)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西河集》卷一百一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临朐冯氏为崛起于明代的山东望族,是明清时代山东著名的文学科举世家,王士禛称其“二百年来,海岱间推世学者,必首临朐冯氏”。②王士禛署名“济南门下王士禛”,(清)王士禛:《〈佳山堂诗集〉序》,载冯溥《佳山堂诗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王士禛此语出自其以门下弟子身份写的冯溥诗集《佳山堂诗集》之序,虽为溢美之词,但从现存资料中临朐冯氏家族在科举与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来看,海岱世家临朐冯氏当之无愧。冯氏藏书详细记载者很少,仅余冯溥《佳山堂书目》一卷可探其梗概,今作此文,亦因资料有限,述其大略也。

1 冯溥的家世与生平

据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可知冯氏家族在明洪武初曾徙迁辽左之广宁,直至冯裕中正德戊辰科(三年,1508)进士后才回青州,世居临朐。冯裕,字伯顺,号闾山,《明史》卷二百一十六《冯琦传》里有介绍,为临朐冯氏的一世祖,自此之后门祚兴旺,代有显宦,成为山东望族。

冯裕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讷被时人称为“临朐四冯”,名满乡里,惟重、惟讷同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四子具有诗文集传世,与冯裕《方伯集》合为《五大夫集》,冯惟敏更是被称为明代散曲第一家。其后家族成员不断以科举为手段,并佐以文学著述,使临朐冯氏成为跨越明清两代、保持望族地位达数百年之久的科举与文学世家。

近年来更因为其作为世家在科举与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其作为临朐望族在地方志中和《冯氏家乘》《冯氏世录》《冯氏族谱》③(明)李维桢《冯氏家乘》,清抄本。《冯氏世录》,抄本。《冯氏族谱分派兑部》、(韩国)冯荣燮《冯氏大同谱》、《临朐冯氏族谱》。曹立会主编《明清临朐冯氏著作汇编》,自印本。的详细记载成为学者研究家族史与文学世家的典型案例而备受瞩目,如2006年就有两篇关于临朐冯氏的博士论文:四川大学张秉国的《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梁娟娟的《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还有孔繁信、陈福季、纪锐利、王瑞卿、王日根、张秉国等相关研究论文,张立敏《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亦有关于冯溥家世的记载,另外还有一些通史类著作亦稍带有关于冯氏家族部分成员的介绍。因以上著述中关于冯氏家族有过较为详细的介绍,为了显示冯溥的显赫家世,今仅略作总结,冯溥为冯裕的六世孙,自冯裕至冯溥父亲冯士衡共计五世,冯家有进士七名,贡生、举人十一名,为官者二十人,其中四品以上五人。

冯氏家族不仅政声显赫,而且从冯裕开始就跻身于文学世家,最出名者为“临朐四冯”。冯氏家族从冯裕开始至冯溥子冯协一前后七代,有诗文集存世者,不下十余人;跻文坛而著名者,也有六七人;对明末清初文学有一定影响的有四五人。④孔繁信《明清著名文学世家——临朐冯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冯溥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冯士衡次子。据梁娟娟的《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称万历时期是临朐冯氏的鼎盛时期,此时期的冯氏家族不

光有冯子履、冯琦父子以及冯瑗、冯珣等人将冯氏家族在科举、政治上推向鼎盛,而且在家族的内外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冯子咸“修家庙,定祭享仪,立族约,设好会曰敦睦”,初步奠定了冯氏望族的家族形式。①山东师范大学梁娟娟博士论文《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第23页。其父冯士衡,字于平,号宗远,仕至浙江湖州府孝丰县知县,有手迹《西苑诗》存世。冯溥生于冯氏家族鼎盛时期,父祖们在政治以及文学上取得的成绩、父亲与外祖的严格要求对冯溥的成长及个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根据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记载,冯溥八岁时,父亲孝丰公即取《左传》《国语》及秦汉唐宋诸杂文让其读,十岁时孝丰公聘请其外祖父白采为其师。冯溥聪慧异常,读书务求领会,不事攻苦,故而其外祖父对其严加督导,久之,冯溥乃发愤穷极经史,旁及外氏,六通五觉、十秘九府之书,目追手录,以至于俯仰观察,推求占验,奇门遁甲、三命六壬诸学,皆亲为图画,张之屏障,以求必得。因此毛奇龄称颂冯溥学如左海,元元本本,随处流见而未尝轻于一用。②引自(清)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西河集》卷一百一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为行文通畅,略有改动。

虽然冯溥在益都县学生时就得到了提学使项梦原的夸奖③“十八岁丙寅补益都县学生时,提学使者为梦原项公,颇简重,不可干以私。覆试日,执先生卷亟称之,且谓先生曰:‘幸自爱,他日非凡器也。’”(清)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西河集》卷一百一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项梦原,字希宪,一字子信,别号少溪主人,秀水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著有《宋史偶识》三卷。,但冯溥在明末的仕途一直不顺,直到三十一岁,崇祯二十年(1639)才中举人,又遭逢青州战乱,祖父、父亲、祖母相继去世,这段时间可以算是冯溥人生的低谷期,顺治三年(1646),冯溥三十八岁会试中式,又因乏资费,未放榜即归。次年才进京补殿试,中二甲,授庶吉士。之后,在顺治及康熙朝冯溥一直官运亨通。《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列传三十七》中有冯溥小传。顺治五年读书馆中,六年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九年奉使颁诏江宁并苏、松、常镇诸府,十一年升司经局洗马兼修撰,不久升翰林院侍读。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直讲经筵,十六年,擢吏部侍郎。至康熙朝之后官位日隆,康熙七年(1668)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④(清)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载六十岁戊申(即康熙七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列传三十七冯溥》载为康熙六年,民国十七年清史馆铅印本,(清)王先谦撰《东华录》康熙八载在康熙七年九月丁亥,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故应为康熙七年。,九年升刑部尚书,不久就以年老疏请骸骨,不许。十年拜文华殿大学士。次年六十四岁又乞骸骨,上曰:“不肯相助为理耶?朕岂不知年高,但六十四岁,未衰也,俟卿七十乃休耳。”⑤(清)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西河集》卷一百一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冯溥七十四岁时才诏许致仕。其时太宗文皇帝实录成,赐银币鞍马,加太子太傅。康熙三十年(1691)十二月,薨于家,年八十三,谥文毅。著有《佳山堂诗集》等。

2 冯氏家族的藏书传统

冯氏家族虽称不上藏书世家,但从冯裕开始就有藏书意识。冯裕为临朐冯氏家族的一世祖,明正德三年进士,累仕至贵州按察副使,在科举和文学方面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其为官清廉,家资不多,但富于藏书,曾作《山泉精舍》诗,自道其藏书之富:“两山重重泉曲曲,高人傍此结茅屋。蓬窗引入清风来,白云常在檐阿宿。阶前紫竹几千竿,架上牙签三万轴。渊明黍熟多酿酒,陶然一醉东篱菊。闾山老翁日相过,击节酣歌振崖谷。”⑥王绍曾、沙嘉孙著《山东藏书家史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第64页。“三万轴”非实指,为诗词惯用虚指词,用来形容藏书之多,为此我们难知冯裕藏书之详细情况,仅可推知冯裕是有藏书的。关于冯氏家族的藏书记载很少,今存目录仅冯溥《佳山堂书目》一卷,并且是书名简目,余者仅能从传世诗歌及其他文献中推其大概。从事读书、著书、刻书活动都离不开家藏图书,故而其家族成员的诗文成就及辑刻活动成为探讨其家族藏书的重要资料。

2.1 藏书情况

王绍曾、沙嘉孙所著《山东藏书家史略》收录冯氏家族藏书家四人,为冯裕、冯惟敏、冯琦、冯溥。冯琦在《寄示珂弟》诗中曾提及其藏书渊源及家族藏书丰富,“昔我曾祖考,萧然在甕牖。借书读未竟,其主已复取。及我诸祖父,一一称不朽。积书至于今,颇亦仿二酉。”⑦王绍曾、沙嘉孙著《山东藏书家史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第66页。

冯氏家族多有诗文传世,冯裕《方伯集》一卷、冯惟健《陂门集》一卷、冯惟重《大行集》一卷、冯惟敏《石门集》一卷、冯惟讷《光禄集》一卷,冯琦将其

辑为《冯氏五先生集》五种五卷,冯惟健《陂门山人集》八卷,冯惟敏《临朐县志》《保定府志》(卷数未详)、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二卷、诗文集《海浮山堂诗稿》五卷、《海浮山堂文稿》五卷、杂剧《僧尼共犯》一卷、《不伏老》一卷,冯惟讷《青州府志》十八卷、《光禄集》十卷、《冯少洲集》一卷、《楚辞旁注》《诗选约注》《文献通考纂要》《唐音翼》《杜诗删注》(以上皆卷数未详),冯子咸《日进札记》《自警私课》《读礼抄记》《耕余笔谈》(俱无卷数),冯琦《宗伯集》八十一卷、《冯琢庵先生北海集》五十八卷、《冯用韫先生北海集》四十六卷、《文敏冯先生诗集》六卷、《宗伯冯先生尺牍》四卷、《冯用韫先生书牍》四卷、《文敏冯先生奏疏》四卷、《宋史纪事本末》十卷(未竟而殁,陈邦瞻增订)、《两朝大政记》《北海书钞》《唐诗类韵》(俱无卷数),冯瑗《黄龙纪事》(卷数未详)、《开原图说》二卷、《冶源园居即事诗十首》,冯珣《辒璞斋稿》,冯士衡《西苑诗》,冯士标《西征记》,冯溥《佳山堂集》十卷二集九卷,冯协一《友柏堂遗诗选》二卷。冯氏家族如此成就的取得,必然与藏书读书有关。

冯惟讷与冯琦还在编辑整理文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冯惟讷辑成《诗纪》一百三十卷前集十卷外集四卷别集十二卷、《风雅广逸》十卷附录一卷、《汉魏诗纪》二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诗纪》评论较高,认为其开明代辑录诗歌总集之先河,“厥后臧懋循《古诗所》、张之象《古诗类苑》、梅鼎祚《八代诗乘》,相继而出,总以是书为蓝本。”同时指出臧、张、梅之书之缺点,认为“故至今惟惟讷此编,为诗家圭臬。”并且从内容上看,四库馆臣虽指责其“真伪错杂,以及牴牾舛漏,所不能无。故冯舒作《诗纪匡谬》,以纠其失。”但亦赞其“时代绵长,采摭繁富”、“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之集部总集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1995年4月第6次印刷,第一七一六页下。而《风雅广逸》因杨慎《风雅逸篇》增辑而成,本以自裨固陋,后因人相邀而刊本,②《风雅广逸》即《诗纪》之前集十卷,《汉魏诗纪》二十卷为《诗纪》的汉魏部分,为其先刊别行之本。

冯琦辑冯裕与石存礼等八人“海岱诗社”唱和诗《海岱会集》十二卷,还曾参与《万历会典》编修,又辑《经济类编》一百卷。《经济类编》未完成,而冯琦殁,后由其弟冯瑗及门人周家栋、吴光义等编定刊刻。《经济类编》是政书类的百科全书,冯琦从弱冠读书秘书时,既注重经济,积累数年,杂采秦汉以下鸿儒著作、名臣奏对,旁及诸子百家、元代文献等各种资料,并且其“网罗繁富,大抵采自本书,究非明人类书辗转稗贩者比。”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类书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1995年4月第6次印刷,第一一五五页上。具体采用文献可参考丁原基《冯琦及其〈经济类编〉》一文。④丁原基《冯琦及其〈经济类编〉》,《应用语文学报》第五号,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应用语言文学研究所印行,民国92年(2003)6月,第27-55页。故而《山东藏书家史略》冯琦条借以论证其藏书家之实,认为“《经济类编》之所以网罗繁富,旁及诸子百家,又多采自本书,实其家四代积书有以致之。”⑤王绍曾、沙嘉孙著《山东藏书家史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第66页。

从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记载冯溥的读书过程可知,冯溥自小遍读百家,不论其父所指定,还是自己探求,所读书应是不少,足见其家藏图书之富。冯溥仕官京都,闲暇时期也曾购书,如其诗《报国寺市》八首之四云:“书画多名笔,闲寻认宋唐。携归三两册,客至杯酒长。”其藏书态度又与收藏家不同,不为鉴赏、考订版本,只为阅读,如其诗《买书》所述“微俸购遗书,书内有图记。珍重示子孙,贫乏无轻弃。孰知骨未寒,纷纷委市肆。嗟哉此翁愚,校雠忘年岁。梦寐驱蠹虫,燥湿烦启闭。妄意手泽存,足以末厥口。天地有劫迁,运会多隆替。如何批故纸,遂令精神系。阅罢一叹息,翻笑皆疣赘。购者与售者,理应同一致。智者不藏书,况为子孙计,取其聊遮眼,宁能论价值。散失与收藏,无为作凝滞。束卷听鸟鸣,莞尔适吾意。”

2.2 刻书情况

冯氏家族还刊刻过书籍,《佳山堂书目》有“家刻”一目排在最后,共收录十五种书籍:《经济类编》《诗纪》《五先生集》《山堂词稿》《陂门集》《风雅广逸》《宗伯遗稿》《光禄集》《宗伯尺牍》《文敏公奏疏》《文敏公诗集》《文毅公年谱》《万柳堂倡和诗》《冯氏世录》《佳山堂诗集》。《经济类编》版本有明

万历周家栋刻本和四库全书本①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298页。,万历本刊刻于万历卅二年(1604),浙江虎林郡南屏山刻本,或称“虎林本”。前有明万历甲辰(卅二年)冯梦祯序、吴光义《经济类编叙言》及冯瑗识语,为琦堂弟瑗及弟子周家栋、吴光义编定刊刻。不知是否因冯瑗的参与而定为家刻?因《佳山堂书目》“类书”目著录《经济类编》,“杂记”目著录《宗伯集》,而“家刻”目未著录《宗伯集》。《诗纪》即前所述冯惟讷所辑之《诗纪》一百三十卷前集十卷外集四卷别集十二卷,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甄敬刻本、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冯珣、黄承玄刻本、四库全书本(作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明万历吴琯、谢陛、陆弼、俞策刻本(作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日本享和元年(1801)刻本(古逸十卷,方天眷校、秦鼎校)②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429页。。冯珣为冯惟讷孙、冯溥祖父,冯珣、黄承玄刻本可算为家刻本。《五先生集》即冯琦辑印的《冯氏五先生集》五种五卷,为合刻家集,有明万历冯琦刻本③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427页。。《山堂词稿》即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四卷,为冯惟敏散曲集,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王怡柳题跋)、散曲丛刊本(山东省博物馆藏不分卷《山东通志·艺文志》作山堂词稿不分卷)、抄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凌景埏、谢伯阳点校本。还有一部选本《坐隐先生精订冯海浮山堂词稿》存一卷,为明汪氏环翠堂刊四词宗合刻本。④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474页。关于冯惟敏著作,郑骞《冯惟敏及其著作》有详细考证,其中亦有《海浮山堂词稿》四卷的考证,记有家刻本,即前述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前有惟敏手书自序,署“丙寅闰月”,嘉靖四十五年也。序云:“余弟往在秦州刻《诗纪》,以其羡刻《石门乐府》,余今刻《山堂辑稿》于润州,既迄工,乃别辑此卷刻之,亦惜其羡耳。”惟敏弟当为惟讷,今《诗纪》有明嘉靖三十九年甄敬刻本,甄敬为陕西监察御史,万历刻本王世贞《诗纪序》言“书成而御史甄敬刻之陕西行台”⑤明万历吴琯、谢陛、陆弼、俞策刻本《古诗纪》卷前。“冯惟讷编纂的《古诗纪》是由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甄敬襄助刊刻的。”出自杨熹著《明人编选汉魏六朝诗歌总集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8,第25页。,其所言《山堂辑稿》即今著录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海浮山堂诗稿》五卷《文稿》五卷,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海浮山堂诗稿五卷文稿五卷”四册一函,函套题《海浮山堂诗文稿》,每册封面题“山堂缉稿”。⑥详见李简《冯惟敏〈山堂缉稿〉说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60-64页。郑骞文又云:“今所见本,载丙寅以后曲甚多,自是后来印本。全书依年分类,编次井然,各曲后时有自记:盖惟敏晚年手订本,而仍用原序耳。全书四卷,卷为一册,每册封皮皆有写刻题签曰:‘海浮冯先生词稿’,盖冯氏后人印本。观其刻工字体,至晚在万历末年,而书中所收万历初年作品甚多,故可定为万历中叶刻本。传世冯曲旧刻,只有此本或题嘉靖刻本,盖据卷首旧序也。嘉靖丙寅原刻,今已不可复见。”⑦郑骞《冯惟敏及其著作》,燕京大学《燕京学报》,1940年,第28期,第155页。《陂门集》即冯惟健《陂门山人集》八卷,《山东文献书目》著录有冯氏五先生集本、明嘉靖二十五年冯惟讷刻本(《山东通志·艺文志》作《陂门集》)⑧。冯氏五先生集本为一卷本,八卷本除冯惟讷刻本外,还有钞本流传,钞本亦抄自冯惟讷刻本,即《四库未收书辑刊》集部第05辑影印的明宋氏钞本⑨(明)冯惟健撰《陂门山人集》八卷,《四库未收书辑刊》集部第05辑第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第559页。,此钞本前有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的陈凤元举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亦著录为明抄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第472页。瞿冕良编著《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2,第925-926页。,瞿冕良编著《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认为《陂门山人集》抄本为清康熙间商丘人宋荦抄本,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顺治五年廷试第一,……晋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致仕。以漫堂室名钞刻诸种书另,冯惟讷刻本,莫友芝《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明嘉靖三十五年冯氏刊本(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4,第1462页。,王绍曾、崔国光等整理《订补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补遗》著录为明嘉靖三十年刻本(此本散出后由王献唐收归山东省立图书馆,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王绍曾、崔国光等整理订补《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上册)》,济南:齐鲁书社,2002.4,第759页。《山东省图书馆馆藏

缩微文献目录》别集类①山东省图书馆编《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缩微文献目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第132页。、《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②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编《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济南:齐鲁书社,第90页。均著录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冯惟讷刻本,盖均据前嘉靖丙辰陈凤序。《山东文献书目》与《订补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补遗》笔误。《风雅广逸》即冯惟讷辑《风雅广逸》十卷附录一卷,有明嘉靖间刻本③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429页。,《山东文献书目》此条采自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故此明嘉靖间刻本为嘉靖三十年冯惟讷弟子乔承慈刊本,今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有藏。曹培根辑注《曹大铁〈藏书目录〉辑注》载:“《风雅广逸》明正德刻,六卷二册,白棉纸,有旧山楼藏印。”④《藏书家6-10合订本珍藏版》,济南:齐鲁书社,2005.9,第823页。《宗伯遗稿》应为冯琦遗稿,冯琦有《宗伯集》八十一卷,《宗伯遗稿》未见流传,今所见其他资料未见记载。《光禄集》即冯惟讷《冯光禄诗集》十卷,除冯氏五先生集本的一卷本《光禄集》外,尚有明万历刻本流传⑤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348页。,万历本为万历十四年(1586)冯惟讷侄孙冯琦与孙冯珣校辑刊刻本,故为家刻本。《宗伯尺牍》即冯琦《宗伯冯先生尺牍》四卷,有明末刻本。⑥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352页;山东省图书馆编《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缩微文献目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第138页;王世伟《历史文献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0,第146页。山东省图书馆所藏《宗伯冯先生尺牍》的刊刻过程有门人曹珍、房可壮、王象晋及其弟珣、珂参与,每卷卷首列“北海冯琦用韫著/门人曹珍葆素较/门人房可壮澹师桓台王象晋康侯仝较/弟珣季韫珂用鸣仝订”四册,以元、亨、利、贞为序,前有新城王象晋康侯《宗伯冯先生尺牍序》,序为大字,半页五行行十字,单黑鱼尾,白口,上刻尺牍序,下刻页数,首页下方刻“业刻”二字,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字,有界行,单黑鱼尾,白口,上刻宗伯尺牍,下刻卷数、页数,四周单边。有冯珣、冯珂的参与,亦可算是家刻本。另外,乾隆三年(1738)程崟刻有《冯用韫先生书牍》四卷。⑦徐学林《徽州刻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第175页;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352页。《文敏公奏疏》《文敏公诗集》即《文敏冯先生奏疏》四卷、《文敏冯先生诗集》六卷,文敏为冯琦谥号,此两本为冯琦作品的单行本,《文敏冯先生奏疏》有明刻本,⑧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171页。《文敏冯先生诗集》有明末刻本。⑨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352页;山东省图书馆编《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缩微文献目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第137页。山东省图书馆所藏《文敏冯先生诗集》六卷,前有万历己亥(二十七年,1599)于慎行《冯文敏诗叙》,亦是门人曹珍、房可壮、王象晋及其弟珣、珂参与刊刻的,其行款、格式与《宗伯冯先生尺牍》同,装为四册,卷一首页下刻“业自盛刻”,应与《宗伯冯先生尺牍》四卷同时刊刻,故而也算是家刻本。《文毅公年谱》应为毛奇龄撰《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文毅为冯溥谥号,年谱收入毛奇龄《西河集》卷一百一十五,冯氏家族或有单刻本留存。《万柳堂倡和诗》,万柳堂为冯溥在京居住时在京师东郊购置的别业,建成于康熙十二年,后闲暇时经常与同僚门人饮酒赋诗唱和,多有诗歌流传,如陈维崧《上巳修禊万柳堂和益都夫子原韵》二首见(清)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八,清刊本。,《万柳堂倡和诗》应是当时冯溥与诸人唱和之作单独刻印本,今未见流传。《冯氏世录》是从冯裕开始辑冯惟讷手录冯惟敏刊刻的记载家族情况的资料,冯惟敏言“是录承先考之意,以示子孙,既子孙既骎骎繁矣,手录不能遍示也,敬付梓人以传久远,题之曰《冯氏世录》。”“又尝命讷录世系五本,兄健以下各授一本。既谨受而藏之……”关于《冯氏世录》的详细内容的相关考证,可参看朱亚非等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第二章临朐冯氏家族/四家谱/《冯氏世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第65-67页。《佳山堂诗集》即冯溥《佳山堂诗集》十卷二集九卷,有清康熙古吴朱士儒刻本王绍曾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3.12,第361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影印。《佳山堂诗集》为冯溥本人诗集,其刊刻过程中有其本人及众多门人参与,前列诸门人弟子序跋,每卷卷首列门人较字二人一行,每卷不同,如卷一“门人西河毛奇龄大可阳羡陈维崧其年仝校”。

除上面所述之外,冯惟讷还刻印过《楚辞》八卷,楚屈原、宋玉、汉贾谊等撰,附《屈原传》一卷,汉司马迁撰。明正德十六年(1521)冯惟讷刻本,八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是书刻印上乘,今藏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刘娟《屈骚版本学研究》,戴锡琦、钟兴永主编《屈原学集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6,第889页。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刻印自辑《汉魏诗纪》二十卷,九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单黑鱼尾,藏山东省图书馆、①山东省图书馆编《山东省图书馆藏海源阁书目》,济南:齐鲁书社,1999.12,第187页。国家图书馆。明嘉靖间刻明陈凤《清华堂稿摘存》六卷《附录》一卷,九行十六字,原题“南都陈凤著,新都杨慎批点,北海冯惟讷编”,有冯惟讷序、杨慎序,原藏北平图书馆。②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第615页。台湾中研院图书馆藏国立故宫博物院摄制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胶片。今国家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中未查到。明徐祯卿撰《谈艺录》一卷,明嘉靖三十八年冯惟讷刻本,《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海源阁书目》将其与明本《汉魏诗纪》著录在一起,九行二十二字。③王绍曾、崔国光等整理订补《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下册)》,济南:齐鲁书社,2002.4,第1119页。明王崇古撰《公余漫稿》五卷,明隆庆二年(1568)栗永禄、冯惟讷刻本,九行十八字,下黑口上白口,四周双边,藏国家图书馆。④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第2379页。

3 《佳山堂书目》

3.1 版本情况

《佳山堂书目》仅一卷,为简目,且仅记书名,不按四部分类法分类,仅有一级目录。关于《佳山堂书目》的成书时间及过程无记载,现在流传的版本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诸城味经书屋刘如海钞本,藏国家图书馆,《山东文献集成》据此影印,书题“益都冯相国佳山堂藏书目录”,前有道光壬辰(十二年)花朝日刘喜海跋。

味经书屋为刘喜海藏书室,刘喜海,字吉甫,号燕庭,山东诸城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卒于咸丰二年(1852),为清代道光间著名藏书家和金石学家,喜钞书,刻以“东武刘氏味经书屋”、“燕庭抄校”或“嘉荫簃写书”,且所钞书多罕见之书,其所藏书见胶州张鉴祥抄本《刘燕庭藏书目》、沙嘉孙《东武刘氏味经书屋藏书目录》。⑤详细内容可参见沙嘉孙《刘喜海和他的〈天一阁见存书目〉》,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宁波:宁波出版社,1996.11,第76-89页;包云志《孤本〈慎贻堂书目〉查考记》,《文献(季刊)》,2003年第4期,第178-188页;王绍曾《再论山东藏书之风——山东藏书家中的抄书家和校勘学家》,《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2期,第1-7页。刘如海,即刘雯(《佳山堂书目》后署“道光壬辰春兄雯改名如海书时年七十有六”),字子章,号尔文,其事迹多不可考,六十岁之后曾为刘喜海钞书。⑥具体可参见包云志《孤本〈慎贻堂书目〉查考记》,《文献》2003年第4期,第178-188页。

刘喜海跋云:“此益都故相国冯文毅公佳山堂所藏书目。乾隆辛卯间李南涧先生得于其家,其记出数种皆南涧所欲借录借观者……兹得从南涧先生所录书目中钞得此种。”李南涧先生,即李文藻,字素伯,一字茝畹,晚号南涧,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累擢广西桂林府同知,乾隆四十三年(1778)卒于官。李文藻著书、刻书、藏书、校书,为乾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其藏书处曰竹西书屋,藏书数万卷,王献唐称“惟以山东藏书,在清代乾嘉之际,以益都李南涧为最。”曾著《所藏书目》《所见书目》《所闻书目》记其抄刻岁月,可惜早已失传,无从探究。⑦关于李文藻事迹及藏书情况,可参见王献唐《李南涧之藏书及其他》,王绍曾、沙嘉孙著《山东藏书家史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第357-386页。从刘喜海所述仅知,乾隆辛卯(三十六年,1771)时《佳山堂书目》从冯氏家族流出,其为刻本、稿本不可知,此钞本又从中抄出,且并未著录冯氏所有藏书,其述“其书已散佚如烟云,此目亦雪泥鸿爪仅留遗迹耳,且余过益都时,不全得写本周益公集一巨册,云是相国故物冯氏售出者,而此目中无此种,即此目亦恐非当时故籍也。”

此《佳山堂书目》可谓孤本流传,除却此钞本未有其他版本著录,且此钞本也未见著录,可以说几乎不流通,此钞本无界格,半页八行,行列书名,类目空一字,版心上刻“佳山堂书目”、下刻“东武刘氏味经书屋藏书”两行,单黑鱼尾,版心有页数,左栏外下方刻“燕庭校钞”。

3.2 内容特点

冯溥藏书以读书适意为主,并未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分类,其分类随意自然,却又体现其私家藏书特色及目录特点。《佳山堂书目》共分十六类,著录872种。具体分类和书目如下表所列:

《佳山堂书目》将五种书:《坤舆图说》《平砂玉尺经》《地理大全》《阳宅十书》《地理琢玉斧》分类为“地理”,且南怀仁的《坤舆图说》与后四种性质不同,《坤舆图说》主要记录外国地理人物,在大多数目录书中被归入史部地理类,而后四种为传统风水学中的地理书,在大多数目录书中被归入五行类或术数类。并且《佳山堂书目》还有“志书”类,著录27种书,从书名上看此“志书”类与大多数目录书中之史部地理类相当。此处分类之“地理”是第一次在目录分类中用作类目名称代表五行中堪舆术的内容。

分类经书史书前明书志书类书文集子书诗集韵书医书佛书道书天文地理杂记家刻数目106 43 39 27 100 188 25 131 21 27 61 25 18 5 41 15

《佳山堂书目》中的“杂记”类含义亦与大多数目录书中的“杂×”不同,《四库全书总目》在子部“杂家类”小序总结时,云“黄虞稷《千倾堂书目》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小序,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1995年4月第6次印刷,第一○○六页上。不能成类的诸子著述归为“杂家”,而不能归入前类的赋作归为“杂赋”,如《七略》的诗赋略分为屈赋之属、陆赋之属、荀赋之属、杂赋、歌诗。杂赋就是无法归为前三类者。而《佳山堂书目》的“杂记”所列书目并非无法归入前面几类者,如《四书直解》《周易折中》可入“经书”类,《医方集》《奇效良方》《皇帝素问》可入“医书”类,《如皋县志》《仪真县志》《明一统志》可入“志书”,《武备志》可入“类书”类,余者亦都可归入其他类中。故而《佳山堂书目》之“杂记”非无法归类也,而是整理后又收藏的图书,为方便起见另列一类收藏,如《周易折中》为康熙五十四年李光地等奉敕编②《清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卷《经籍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时冯溥已去世。

《佳山堂书目》的分类并不严格,如将《郭氏古葬书》归入“文集”,而其“地理”类只有五种书。至于将《元曲选》归入“文集”,而《元文类》归入“诗集”,更像是看完两种书后放错了。冯溥专设“前明书”一类收录明朝制度典册等书,但《明朝宫史》《明朝谥号》理应在内,却归入“类书”。“韵书”类也收有“字书”,如《说文长笺》《正字通》《字汇》《字汇补》,应是小学类以韵书较多,故以“韵书”名之,且从“经书”类分出,也是在于方便使用。而“天文”类也不仅收入历书,亦收《奇门遁甲》《遁甲大全》《遁甲句解》等术数类其他类作品,却又单独分出“地理”。

《佳山堂书目》“志书”收入《陕西通志》《河南通志》《孝丰志》《浙江通志》,而其祖冯惟讷曾提学陕西、两浙,祖冯子履、冯瑗曾官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父冯士衡官浙江湖州府孝丰县知县,称孝丰公,故而推断出其书有一部分应为家族遗留,况且《佳山堂书目》还专列“家刻”一类。至于冯裕从学贺钦、贺钦为陈献章及门弟子,继承白沙之学。③张立敏《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第40页。故其收有《医闾先生集》《白沙文集》《陈白沙全集》,亦可看出冯氏家族藏书及家学渊源。

另外此味经书屋抄本《佳山堂书目》亦有疑误之处,如“志书”类收《吴兴韦放集》,其书未有他书记载,韦放似人名而难查其人,且又收入“志书”,有明徐献忠辑《吴兴掌故集》记录吴兴风土人情,疑因字形相近而致误。另有《于文定公读史录》(“史书”类)、《日月灯同文录》《文选三字类要》(“韵书”类),也都仅在《佳山堂书目》记载,又因《佳山堂书目》记载仅记书名而无法准确判断。于慎行,谥号文定,无《于文定公读史录》流传,有《读史漫录》流传,而《佳山堂书目》亦载《读史漫录》(“杂记”类)。有《音韵日月灯》和《文选双字类要》流传,可是又难以判断其与《佳山堂书目》所列之《日月灯同文录》《文选三字类要》为同一本书。另外《斗学奇谈》和《张果五星》亦未见他书记载。

Feng Pu and Jia Shan Tang Shu M u

Wang Ni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Feng’s familywas a famous literary and imperial family in Lin Qu of Shandong province.Feng Pu w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His family collection has notbeen studied yet.Jia Shan Tang Shu Mu of Feng Pu records his collection in the form of title summary content.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his family collection and published books through related literature and introduces the version and content feature of Jia Shan Tang Shu Mu.

Feng pu;Lin qu(Shandong)feng shi;Family library;“Jia Shan Tang Shu Mu”

G256

A

猜你喜欢

冯氏刻本书目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破案赚酒
破案赚酒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冯邦与他的《中华冯氏史典》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本刊邮购书目